税务师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税务师 >> 财务与会计 >> 模拟题 >> 文章内容

2019年税务师考试《财务与会计》提分试题及答案(11)_第4页

来源:考试网  [2019年8月20日]  【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选项D,产品已销售,与产品所有权相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不再属于销售企业的存货。

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借方为超支差异,本期甲原材料成本差异率=[100+(210-200)×50]/[(50+50)×200]=3%。

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期末A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10×8-20-1×10=50(万元)。

4、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选项A,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选项B,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谨慎性要求;选项D,为执行销售合同而持有的存货,应当以产品的合同价格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基础。

5、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关税、运输、装卸费、保险费都应该计入企业存货成本,但是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抵扣,不计入存货成本,因此存货的初始入账成本=50×6.55+25+60+10=422.5(万元人民币)。

6、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材料的入账价值=4000+2000=6000(元)。

7、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采用先进先出法核算,发出材料就是先购进的存货,因为物价是持续上涨的,所以发出的存货的成本就低,即本期结转的销售成本比加权平均法的要低,所以就会使本期的年末存货价值上升。

8、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物价持续上涨是现在及将来的价格高于以前的采购价格,在物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先进先出法是先结转最早入库的存货成本,所以结转的成本比较低,而移动加权平均法下,是根据本次进货后的加权成本进行结转,结转的成本小于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下计算的存货成本。

9、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甲公司2013年12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2000×8×7.8-1950×8×7.9=1560(人民币元)。

10、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期末存货的可变现净值=(0.26-0.005)×(1200-400)=204(万元);期末存货应提足的跌价准备额=360×[(1200-400)÷1200]-204=36(万元);期末存货已计提的跌价准备额=30×[(1200-400)÷1200]=20(万元);期末存货应计提的准备额=36-20=16(万元)。

1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分类比较法,指按存货类别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进行比较,A类存货计提减值的金额=28000-26400=1600(元);B类存货的成本小于可变现净值,没有发生减值,因此期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为1600万元。

本题参考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16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1600

1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存货盘亏时,若存货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应当同时结转存货跌价准备。

1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根据判断标准:

(1)收到补价的企业:收到的补价/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 25%;

(2)支付补价的企业:支付的补价/(支付的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 25%。

选项A:比例=80/(260+80)×100%=23.53%< 25%,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选项B:比例=80/(200+80)×100%=28.57%> 25%,不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选项C:比例=140/(140+320)×100%=30.43%> 25%,不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选项D:应收账款是货币性资产,因此不需要计算比例便可判断该项交易不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14、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委托外部加工发出存货应按上月成本差异率计算。月初的材料成本差异率=60/800=7.5%,发出委托加工物资结转的材料成本差异=100×7.5%=7.5(万元)。

15、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材料成本差异率=(45-85)/(250+550)×100%=-5%,当月生产车间领用乙材料的实际成本=600×(1-5%)=570(万元)。

16、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商品进销差价率=(10+15)/(110+90)×100%=12.5%,

已销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120×12.5%=15(万元),

本期销售商品的实际成本=120-15=105(万元),

期末结存商品的实际成本=100+75-105=70(万元)。

17、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成本率=(35+320)/(50+450)=71%,期末存货成本=(50+450-400)×71%=71(万元),本期销售成本=35+320-71=284(万元)。

18、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销售净额=259000-6000=253000(元);销售毛利=253000×30%=75900(元);销售成本=253000-75900=177100(元);期末存货成本=52000+158000-177100=32900(元)。

19、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选项C,换出资产为投资性房地产的,按换出资产公允价值确认其他业务收入,并结转其他业务成本,不确认投资收益。

20、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涉及多项资产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的情况下,换入资产的总成本=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收到的补价,而某项换入资产的成本=换入资产成本总额×该项换入资产公允价值/各项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所以甲公司换入商品的入账价值=(210-10)/(170+30)×170=170(万元)。

2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账面价值(200-40-20)+换出固定资产的增值税120×16%+应支付的相关税费5-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150×16%+支付的现金30=170.2(万元)。

2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运输途中发生合理损耗计入材料的入账价值,原材料入账价值=100+5+5=110(万元);单位成本=110/195=0.56(万元/公斤)。

2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随同商品出售但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应将其成本计入当期销售费用;随同商品出售并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应将其成本计入当期其他业务成本。

24、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表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零:①已霉烂变质的存货;②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③生产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④其他足以证明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二、多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 ADE

【答案解析】 选项A,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存货应该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入账价值;选项D,盘盈的存货应该以重置成本入账;选项E,外购存货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应计入存货的入账成本。

2、

【正确答案】 DE

【答案解析】 原材料在投入使用前发生一般仓储费用和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当期损益,不能计入存货成本。

3、

【正确答案】 AC

【答案解析】 选项B,盘盈的存货经批准后应计入管理费用;选项D,因自然灾害造成非正常损失的存货应计入营业外支出;选项E,企业盘亏的存货,如果是因为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其进项税额不需要转出。

4、

【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 非货币性资产是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选项DE属于货币性资产。

5、

【正确答案】 BDE

【答案解析】 选项AC在贷方核算。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借方登记材料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超支额)和结转的材料的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以及调整库存材料计划成本时调整减少的计划成本。

6、

【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 选项D,只有导致市场价格持续下跌时才表明发生了减值。选项E,原材料的实际成本大于可变现净值才表明发生了减值。

7、

【正确答案】 BC

【答案解析】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①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②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

8、

【正确答案】 ADE

【答案解析】 尚未收到发票账单的,材料验收入库时先不入账,等到月末按照暂估价值入账,借记“原材料”科目,贷记“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科目,下月初作相反分录予以冲回, 在计算材料成本差异时不予以考虑。

9、

【正确答案】 DE

【答案解析】 因为该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采用账面价值计量,不确认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乙公司换入产品的入账价值=420-70-400×16%+60+5=351(万元);甲公司换入设备的入账价值=350+400×16%-60=354(万元)。

甲公司的账务处理:

借:固定资产 354

银行存款 60

贷:库存商品 35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00×16%)64

乙公司的账务处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350

累计折旧 70

贷:固定资产 420

借:库存商品 351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400×16%)64

贷:固定资产清理 350

银行存款 (60+5)65

10、

【正确答案】 BD

【答案解析】 五五摊销法下,周转材料报废时应补提摊销额:

借:管理费用4500

贷:周转材料——摊销4500

同时,按报废周转材料的残料价值:

借:原材料500

贷:管理费用500

并结转全部已提摊销额:

借:周转材料——摊销9000

贷:周转材料——在用9000

三、计算题

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先进先出法计算的发出材料的总成本=200×10+200×11+300×11+500×12=13 500(元),因为在发出的材料中有70%用于产品生产,所以应计入生产成本的材料成本=13 500×70%=9 450(元)。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5月5日单价=(2 000+5 500)/(200+500)=10.71(元),

5月19日单价=(2 000+5 500-400×10.71+7 200)/(200+500-400+600)=11.57(元),

期末材料成本=2 000+5 500-400×10.71+7 200-800×11.57+4 200=5 360(元)。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加权平均价格=(2 000+5 500+7 200+4 200)/(200+500+600+300)=11.81(元),

所以发出材料的成本=(400+800)×11.81=14 172(元),

计入制造费用金额=14 172×15%=2 125.8(元)。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先进先出法计算的发出材料的总成本=200×10+200×11+300×11+500×12=13 500(元),先进先出法计入期间费用的金额=13 500×(10%+5%)=2 025(元)

1 2 3 4
责编:jiaojiao95

报考指南

焚题库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职业资格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