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城乡规划师 >> 规划实务 >> 复习辅导 >> 2020年城乡规划师《规划实务》考点:住宅布置规划

2020年城乡规划师《规划实务》考点:住宅布置规划

来源:考试网  [ 2019年11月18日 ]  【

  住宅布置规划

  住宅建筑的规划设计,应综合考虑用地条件,选型、朝向、间距、绿地、层数与密度、布置方式、群体组合和不同使用者的需要等因素确定,同时,应安排一定比例的老年人住居建筑。

  1. 居住用地指标及影响因素

  住宅用地规划布置及住宅群体组合是整个居住区规划的主要内容,在体现城市面貌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讲,住宅的建筑面积能占到居住区总建筑面积的80%,居住用地则占居住区总面积的50%。

  1) 城市规模 大城市人口集中,城市用地紧张,人口密度一般都较高,人均用地指标相应比较低,中小城市,特别是小城市用地条件相对宽裕一些,人口密度一般较低,人均用地指标相应要高一些。

  2) 居住区居住人口规模 因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公共绿地的配置等级不同,一般人均用地指标,居住区高于小区,小区高于组团。

  3) 住宅层数 一般住宅层数较高,居住密度相对较高,人均用地指标就相应低一些。

  4) 城市地理位置的影响 城市地理位置与维度有关,维度高,日照间距大,人均用地面积大,维度低,日照间距小,人均用地面积小。

  5) 城市发展水平的影响

  6) 人口户型结构的影响

  2. 住宅间距

  住宅间距应以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综合考虑采光、通风、消防、防灾、管线埋设、视觉卫生等要求确定。标准的日照间距为:当地正南向住宅,满足日照标准的证明间距,其计算公式为:L = a * (H1-H2)式中,L为标准日照间距;H1为其安排建筑屋檐的标高;H2为后排建筑底层窗台标高;a为日照标准间距系数。

  对于特定情况,还应该满足一下规定:

  1) 老您人居住建筑不应低于冬至日2小时的日照标准

  2) 在原设计的建筑外增加设施不应该使相邻住宅日照标准降低

  3) 旧区改建的项目内新建住宅日照标准可酌情降低,但不应该低于大寒日日照1小时的标准

  3. 住宅群体组合与节约居住用地

  合理组织建筑群体的规划布置,可以有效的提高土地利用的效益,达到节约用地的目的,一般有4个方面的用途:

  1) 在住宅底层合理布置公共建筑

  2) 合理的利用住宅间的用地,使住宅建筑与公共建筑相结合布置,达到节约用地的效果。

  3) 住宅用地不知要充分利用道路、绿地、河流等空间,以提高建筑层数,达到节约用地、提高建筑面积密度的效果

  4) 利用少量住宅做东西向不知,高潮呢个住宅与底层住宅混合布置。

  三 公共建筑规划布置

  1. 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

  居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也称配套公建,应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及其他等8类设施。

  2. 配套公建的规划布局要求

  1) 根据不同项目的使用性质和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式采用相对集中与适当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合理布局。同时应有利于发挥设施效益,方便经营管理,使用和减少干扰。

  2) 商业服务和金融邮电、文体等有关项目宜集中布置,以便形成居住区各级公共活动中心。

  3) 基层服务设施的设置应方便居民,满足服务半径的要求。

  4) 配套公建的规划布局和设计应考虑发展需求。

  3. 公共设施布局

  1) 公共服务设施 根据其设置规模、服务对象、服务时间和服务内容等在平面上和空间上合理布置。

  2) 教育设施 各类教育设施应安排在住宅内部,与住宅区的步行和绿地系统相联系,并接近住宅区的中心位置。

  3) 户外场地设施 包括户外活动场地,住宅原来以及其中的各类活动设施和配套设施。给累户外活动场地应与居住区的不行和绿地形同紧密联系或结合,其位置和通路应具有良好的通达性。

  4) 安全设施 主要指居住区所采用的安全系统

  5) 附属工程 包括锅炉房、热力点、煤气站等公共设施,应与住宅隔开,以防止干扰,但与外界要有方便的交通联系,并保证安全。

—— 2020年城乡规划师考试题库-网校课程培训方案 ——
考试题库 2020年城乡规划师考试题库 在线做题

网校课程

2020年城乡规划师:备考指导+教材精讲班+考点强化班+模考点题班+内部密卷

最新报名、考试动态,备考资料、讲义学习、考试题库等学习资料获取,欢迎加入城乡规划师考试交流群:686502693城乡规划师考试 有专业的老师为你解答。

在线试听

  四 道路规划布置

  1. 道路规划的原则

  根据地形、气候、用地规模、用地四周的环境条件、城市交通系统以及居民的出行方式,选择经济、便捷的道路系统和道路断面形式;

  小区内应避免过境车辆的穿行,道路通而不畅,避免往返迂回,并适于消防车、救护车、商店货车和垃圾车等的通行;

  有利于居住区内各类用地的划分和有机联系,以及建筑物的布置多样化;

  满足居住区的日照通风和地下工程管线的埋设要求;

  城市旧城改造,其道路系统应该充分考虑原有的道路特点,保留和利用有利是文化价值的街道;

  应便于居民汽车的通行。

  2. 居住区的道路组织

  1)人车分流 人车分流的交通组织与路网布局在居住环境的保障方面有明显的效果,建立人车分流的交通组织体系的目的在于保证居住区内居住环境的安静与安全。

  2) 人车混行和局部分行 在许多情况下,人车混行的交通组织方方式与路网布局有其独特的有点。人车混行的交通组织方式是指机动车交通和人行交通共同使用一套路网,具体说就是机动车和行人在同一道路断面中通行。

  3. 居住区道路设计的基本目标

  1) 通而不畅,保持住宅内居民生活的完整与舒适。住宅区内的路网布局包括住宅区出入口的位置与数量。应温居民交通的要求;防止不必要的外部交通穿行或进入住宅区,应使居民的出行能安全、便捷的到达目的地。

  2) 分及明确,保证住宅区交通安全、环境安静以及居住空间领域的完整性。根据道路所在位置、空间性质和服务人口,确定性质等级、宽度和断面形式。不同等级的道路归属于形影的空间层次内;不同等级的道路特别是机动车道路,应该可能做到逐级衔接。

  3) 因地制宜,使住宅区的路网布局合理,建设经济、根据住宅区不同的基地形式,基地地形。人口规模、军民需求和居民的行为轨迹来合理的规划路网布局、道路用地的比例和各类道路的宽度与断面形式。

  4) 功能复合化,营造人性化的街道空间。住宅区的道路属于生活型的街道,应同时具有居民日常生活、活动等各种功能。住宅区内街道生活的营造也是住宅区适居性的重要方面。

  5) 空间结构的完整性,构筑方便、系统、丰富和整体的住在区交通、空间和景观网络。

  6) 避免影响城市交通。应该考虑住宅区居民的交通对周边城市交通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避免在城市主要交通干道上设出入口或控制出入人口的数量和位置,并避免住宅区的出人口靠近道路交叉口设置。

纠错评论责编:shunning阳
考试题库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