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成人高考 >> 高起点辅导 >> 语文 >> 文章内容

报考指南

招生简章

点击排行

2015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读伊索寓言》复习_第2页

来源:考试网  [ 2015年4月27日 ]  【
 (9)驴子跟狼的故事

  驴子跟狼的故事原题作《驴和狼》,讲的是“有些人去做不该做的事情,自然要倒霉”的道理。 “狼信以为真,专心寻刺,被驴踢伤逃去”,原意是赞扬驴的机智,讽刺恶狼的愚蠢可笑。

  作者的议论,“医生也是屠夫的一种”。指出有些医生是凶手伪装的,居心叵测。伪善者常是杀戮生灵的屠夫。作者本意是揭露那些披着羊皮的狼,这些伪善者打着治病救人的幌子,行害人杀人之实,他们是统治者的帮凶,但面目早经伪装,一时难以识破,因而人们不可过于天真。值得注意的是,这里作者并非在抨击所有的医生,但用以指一部分误人的庸医,未尝不可。

  3、难点、重点分析

  (一)第一部分(1、2自然段)

  (1)为什么要从两类人、两种关系说起?

  为了纠正《伊索寓言》浅薄的见解,首先要树立一个观点,把人类历史比作人的一生,古代是人类的童年时期,现代是成人时期。这就使人明白了《伊索寓言》那样浅薄、幼稚的原因。又由于成人总是喜欢小孩子,这就使人明白了人们喜欢《伊索寓言》的原因,即:我们反比古人复杂了,思慕古代也许只是喜欢其幼稚,也许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成熟。作者洞烛世相,就从第一部分开始。

  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遍经验,以此入题,容易理解我们思慕古代,有如大人喜欢小孩子一样。说两类人,目的是说大人与小孩子的关系,第二种人只是一个比较,有比较,就清楚大人对小孩子的喜欢含有卖老(居高临下,摆老资格)的成分。作者对下面九个寓言故事的纠正,在第一部分中立下了基调。

  (2)对“没有老头子肯承认自己是衰朽顽固的,所以我们也相信现代一切,在价值上、品格上都比古代进步。”这句话如何理解?

  这句话是反语,用于讽刺。前一句说“我们思慕古代不一定是尊敬祖先,也许只是喜欢小孩子,并非为敬老,也许是卖老”。接着就对“卖老”这一点申述理由,正因为相信现代的一切都比古代进步,所以会“卖老”。这个话不无讽刺意味。现代与古代相比,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当然是大大进步了,但是现代社会的阴暗面也远比古代丑恶复杂。在这一方面,要说“进步”,只是越来越狡猾。把狡猾也看作进步,以至“相信现代一切,在价值上、品格上都比古代进步”,显然缺乏自知之明。

  (二)第二部分(3――12自然段),质疑解难。

  (1)“它至少给予我们三重安慰”应如何理解?

  “三重安慰”都是讽刺。“增进我们对于现代文明的骄傲”,实质上就是对于狡猾的智慧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愈觉得我们是成人了”,“已超出那些幼稚的见解”,实质上是远比古代的人狡猾。我们“进化”了,把人类的早期看做“穷朋友”、“小孩子”,这“进化”,实质上是越来越狡猾。

  (2)“觉得有好多浅薄的见解,非加以纠正不可”是不是反语?

  不是反语。是将要对以下九个故事,进行独到、深刻的分析,针对当时社会现实提出新的见解。作用是引起下文。

  (三)第三部分(最后一段)怎样理解?

  (1)作者真的认为“《伊索寓言》是不宜作现代儿童读物的”吗?并非如此。

  卢梭反对小孩子读寓言,认为有坏心术,他认为小孩子不辨是非,有可能学坏。这里卢梭是指出了读寓言可能发生的负面作用。而本文作者认为,“小孩子该不该读寓言,全看我们成年人在造成什么一个世界、什么一个社会,给小孩子长大了来过活。”也就是说,如果社会具备高度的精神文明,孩子们读寓言,会有益于身心发展。

  至于作者提到卢梭说小孩子不同情被骗的乌鸦,反会羡慕善骗的狐狸,证明孩子的居心本来欠好。这并非作者同意此说法,而正是借此指出了伤害小孩子心灵的社会风气、社会原因。

  (2)“卢梭认为寓言会把纯朴的小孩教得复杂了,失去了天真,所以要不得。”

  作者的观点恰恰相反,作者认为“寓言要不得,因为它把纯朴的小孩教得愈简单了,愈幼稚了,以为人事里是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也像在禽兽中间一样公平清楚,长大了就处处碰壁上当。”

  以上这些话,作者是说对儿童的教育不能只讲真善美,不能把真善美简单化和理想化,以致脱离了社会实际,这样对孩子有害无益。同时,作者呼吁净化社会环境,为下一代创造良好的生活空间。

  (3)“卢梭……主张复古”认为社会应回到原始状态,那是倒退,也是不可能的。

  作者相信进步,相信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相信真善美终将战胜假恶丑。尽管伴随文明的进步,有些人的心越来越坏,但假恶丑终究是站不住的,而要战胜假恶丑,就要认识假恶丑,世界是复杂的,我们的头脑也要复杂一点。

  (4)为什么在“我是相信进步的人”之后又连带一句“虽然并不像寓言里所说的苍蝇,坐在车轮的轴心上,嗡嗡地叫:‘车子的前进,都是我的力量”’?

  这里作者顺便抨击了自封为英雄、以救世主自居、贪天之功据为己有的狂人。这种人像苍蝇一样可笑,实际上对历史的前进丝毫没有推动作用,却把一切功劳归于自己。

  4、本文中心思想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通过《伊索寓言》与现代社会中种种卑劣行径的比较,说明现代有些人远比古代寓言所说的狡猾者狡猾得多,因此我们的头脑也要复杂一点,这才不致碰壁上当。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小孩子有这样的心术,正是社会风气残害了他们的心灵。现代的社会中,是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并不象寓言理解的那样公平清楚。是非颠倒,善之善报的情形是常有的,人类文明的进步,在恶的一面;随经验的积累,人便越来越狡猾了。因此对儿童的教育也不能只讲真善美,不能把真善美简单化、理想化,以致脱离社会实际,这样对孩子没有任何好处。同时作者呼吁净化社会环境,为下一代创造良好的生活空间。这一愿望的表达,是通过作者对这九个寓言故事作的眉批式的“翻案”而展示的。

  5、晦涩语句分析

  ⑴人“把蝙蝠的方法反过来施用”,这句话讽刺什么?

  讽刺那些总以为自己比别人强的人。他们总不肯虚心向别人学习,总以为自己有骄傲的资本。在不同的场合,他们使出不同的骄傲资本,傲视别人,自高自大。

  ⑵“有些东西最好不要对镜自照”,这一句斥责什么?

  斥责他们毫无自知之明,听不得批评,不能知错改错,这号人老虎屁股摸不得,你批评他一下,他反而胡闹,反咬你一口。

  ⑶“就是下去以后,眼睛还是向上看的”,说的是什么意思?

  “下去”,指的是下野或者下台,“上”“下”指的是地位的上下,官职的高低。可见“眼睛还是向上看的”,就是不甘心下野或者下台,还是一心向上爬。

写作特点

  (1)钱钟书先生这篇谈《伊索寓言》的文章,可说是自出机杼,别具一格。他结合人生独特的经历,用极富智慧的述说,重新解读了一些寓言。其独创性、

  其幽默感、其渊博的学识以及超人的胆识,令人叹服。

  (2)语言生动幽默,文笔娴熟老练。

1 2
责编:daibenhua
  • 学历考试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职业资格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