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成人高考 >> 专升本模拟试题 >> 政治 >> 文章内容

报考指南

招生简章

点击排行

2017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时政强化练习14

来源:考试网  [ 2017年8月3日 ]  【

  选择题

  1.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  )

  A.客观规律

  B.科学理论

  C.社会实践

  D.对人们是否有用

  2.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  )

  A.普遍有用性的优点

  B.绝对性的优点

  C.直接现实性的优点

  D.相对性的优点

  3.认识的第二次飞跃指的是(  )

  A.由认识的实践

  B.由实践到认识

  C.由认识到真理

  D.由真理到认识

  4.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  )

  A.分析与综合的统一

  B.归纳和演绎的统一

  C.可能与现实的统一

  D.具体和历史的统一

  5.真理发展的根本途径是(  )

  A.由绝对走向相对

  B.由相对走向绝对

  C.由绝对走向绝对

  D.由相对走向相对

  二、辨析题

  1.一个人所有的知识都来源于实践。

  2.实践是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

  三、简答题

  1.简述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2.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简述认识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

  一、选择题

  1.C

  2.C

  3.A

  4.D

  5.B

  二、辨析题

  1.答:错误。

  (1)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来源于实践,但不等于说每个人的知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

  (2)一个人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经验,即亲身实践获得的知识;一种是间接经验,即通过书本和向他人学习获得知识。

  (3)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源”和“流”的关系。在我为间接经验者,在他人则为直接经验者。而且学习经验必须结合实际才能变为自己的知识;也只有用于指导实践,才能发挥知识的作用。

  2.正确。

  (1)不可知论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认为客观世界是不可能认识或者不可能完全认识。其主要代表是英国的休谟和德国的康德,在中国有庄子。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以科学的实践观对不可知论作了最令人信服的驳斥:①实践能使主体认识的正确性得到确实可靠的验证。②实践能不断创造出新的认识工具,不断扩大和加强认识主体的认识能力和范围,证明客观世界的可知性。③实践能不断提高人的思想能力,使人们能永无止境地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三、简答题

  1.在认识与实践的相互关系中,实践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对认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认识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但是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的发生、发展、检验和归宿,即认识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认识和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也具有两重性,正确的认识和理论对实践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和理论则对实践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还表现在认识对实践具有预见作用、组织作用和动员作用。我们既要反对否认实践决定认识的唯心主义认识论,又要反对否认对实践具有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认识论。

  2.实践推动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由浅人深、由片面到更多方面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第一,实践的发展不断地给认识提出新课题,规定了认识发展的方向,推动人们从事新的探索,形成新的理论。第二,社会实践的发展给解决新问题提供了主要的经验材料,使发现新的科学知识成为可能。任何认识问题的解决,都要依据大量的经验材料。第三,社会实践给人们认识事物不断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从而冲破了人的感官的局限,扩大了人类的认识领域,拓展了人类的认识视角,推动了人类认识的发展。第四,社会实践不断锻炼和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了自己的主观世界。社会实践水平越高,人们的认识能力就越强。

  3.认识的主体是指参加实践活动有目的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人。认识主体的基本形式有:个人主体、群体主体和社会主体。认识客体是指进入人们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对象。认识客体的基本形式有: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

  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实践关系,即主体和客体之问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第二,认识关系,即主体与客体是反映与被反映关系。第三,价值关系,即主体和客体之间是需要和满足的对应关系。

责编:jiaojiao95
  • 学历考试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职业资格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