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成人高考 >> 专升本模拟试题 >> 语文 >> 文章内容

报考指南

招生简章

点击排行

2019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预习试题及解析(1)

来源:考试网  [ 2019年2月21日 ]  【

  1.阅读韩愈《张中丞传后叙》中的一段文字:

  说着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诚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

  请回答:

  (1)这段文字所驳斥的谬论是什么?(2分)

  这段文字所驳斥的谬论是:由于城破是从许远所分守的地方开始的,所以就认为许远是投降了敌人。

  (2)这里用的是什么驳论方法和论证方法?(2分)

  这里用的驳论方法是驳斥论据。所用的论证方法是:比较法中的类比法,即比喻论证方法。

  (3)概括文中的论据,说明其属于什么论据。(3分)

  这里运用了两个比喻论据,一是人之死必有某脏腑先受病,二是引绳而绝必有处。这两个论据都是日常事理论据。

  2.阅读梁实秋的《谈时间》中的一段文字:

  不可挽住的就让它去罢!问题在,我们所能掌握的尚未逝去的时间,如何去打发它。梁任公先生最恶闻“消遣”二字,只有活得不耐烦的人才忍心去“杀时间”。他认为一个人要做的事太多,时间根本不够用,哪里还有时间可供消遣?不过打发时间的方法,亦人各个不同,士各有志。乾隆皇帝下江南,看见运河上舟楫往来,熙熙攘攘,顾问左右:“他们都在忙些什么?”和珅侍卫在侧,脱口而出:“无非名利二字。”这答案相当正确,我们不可以人废言。不过三代以下唯恐其不好名,大概名利二字当中还是利的成分大些。“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时间即金钱之说仍属不诬。

  请回答:

  (1)本片段从内容上可分为几个层次?哪个层次是论点?论点的实质是什么?(2分)

  分两个层次:“不可挽住的就诖它去罢”为第一层;从“问题在,我们所能掌握的尚未逝去的时间”至结尾为第二层。第二层是论点。论点的实质是如何处理和运用“我们所能掌握的尚未逝去的时间”

  (2)本片段中,作者在议论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2分)

  比较论证中的对比论证法。

  (3)本片段中,作者列举了两种人打发时间的方式,请说出他们之间的根本区别。由此能看出作者的意图吗?(3分)

  梁公所说的名人志士与和坤所说的凡夫俗子。他们之间的区别是打发时间的方式不同。前者为了要有所作为,不浪费任何时间,重寸之阴,后者也重视时间,但忙碌是为了名利。作者的意图是通过两种人打发时间的方式不同,将“时间即生命”和“时间即金钱”两种观点作对比,来说明“士各有志”

  3.阅读沈从文《箱子岩》中的一段文字:

  那一天正是五月十五,河中人过大端阳节。箱子岩洞窟中最美丽的三只龙船,早被乡下人拖出浮在水面上。船只狭而长,船舷描绘有朱红线条,全船坐满了青年浆手,头腰各缠红布。鼓声起处,船便如一支没羽箭,在平静无波的长潭中来去如飞。河身大约一里路宽,两岸皆有人看船,大声呐喊助兴。且有好事者,从后山爬到悬岩顶上去,把“铺地锦”百子鞭炮从高岩上抛下,尽鞭炮在半空中爆裂,形成一团团五彩碎纸云尘,彭彭彭彭的鞭炮声与水面船中锣鼓声相应和。引起人对于历史回溯发生一种幻想,一点感慨。

  请回答:

  (1)作者在这一片段中着重描写了什么场面?(2分)

  因为蒋筑英和罗健夫是跟小弟一样为国无私奉献的人,作者对他们的去世也同样感到痛惜,同时,作者在这里哭的是整一代人,蒋、罗二人就起了过渡的作用,作者从小弟这里,通过他们二人,哭了整整的一代人。

  (2)这一片段场景描写的作用是什么?(3分)

  排比、比喻。

  (3)沈从文的这一场面描写的地域背景是哪里?(2分)

  直接抒情。

1 2
责编:jiaojiao95
  • 学历考试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职业资格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