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工程师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消防工程师 >> 一级消防工程师 >> 模拟试题 >> 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习题及答案(13)

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习题及答案(13)_第3页

来源:考试网  [2016年12月5日]  【

  1.【精析】B。本题考查的是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热传导依靠物质的分子、原子或电子的移动或振动来传递热量,热对流依靠流体微团的宏观运动来传递热量,热辐射通过电磁波来传递热量。故本题答案为B。

  2.【精析】D。本题考查的是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建筑物内火灾蔓延,是通过热传播进行的,其形式与起火点、建筑材料、物质的燃烧性能和可燃物的数量等因素有关。在火场上燃烧物质所放出的热能,通常是以传导、辐射和对流三种方式传播,并影响火势蔓延扩大。故本题答案为D。

  3.【精析】A。本题考查的是对热传导的理解。热传导又称导热,属于接触传热,是连续介质就地传递热量而又没有各部分之间相对的宏观位移的一种传热方式。固体、液体和气体物质都有这种传热性能,其中以固体物质为最强,气体物质最弱。故本题答案为A。

  4.【精析】B。本题考查的是火灾发展的几个阶段。火灾发展主要有初期增长阶段、充分发展阶段和衰减阶段。在建筑室内火灾持续燃烧一定时间后,燃烧范围不断扩大,温度升高,室内的可燃物在高温的作用下,不断分解释放出可燃气体,当房间内温度达到400~600℃时,室内绝大部分可燃物起火燃烧,这种在一限定空间内可燃物的表面全部卷入燃烧的瞬变状态,称为轰燃。通常,轰然的发生标志着室内火灾进入全面发展阶段。故本题答案为B。

  5.【精析】C。本题考查的是灭火的基本原理。灭火基本原理主要有冷却灭火、隔离灭火、窒息灭火、化学抑制灭火。故本题答案为C。

  6.B【解析】如按重量含水至少10%的苦味酸铵、二硝基苯酚盐、硝化淀粉等均属湿爆炸品。实务教材P32

  7.A【解析】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发烟现象。实务教材P1

  8.C【解析】在建筑室内火灾持续燃烧一定时间后,燃烧范围不断扩大,温度升高,室内的可燃物在高温的作用下,不断分解释放出可燃气体,当房间内温度达到400-600度时,室内绝大部分可燃物起火燃烧,这种在一限定空间内可燃物的表面全部卷入燃烧的瞬变状态,称为轰燃。实务教材P17

  9.D【解析】在含有水分、黏度较大的重质石油产品,如原油、重油、沥青油等发生燃烧时,有可能产生沸溢现象和喷溅现象。实务教材P6

  10.B【解析】自由基的链式反应是这些燃烧反应的实质,光和热是燃烧过程中的物理现象。实务教材p2

  11.C【解析】可燃固体(如木炭、焦炭、铁、铜等)的燃烧反应是在其表面由氧和物质直接作用而发生的,称为表面燃烧。这是一种无火焰的燃烧,有时又称之为异相燃烧。实务教材p7

  12.B【解析】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化学反应的物质,均称为可燃物。实务教材p2

  13.A【解析】凡是与可燃物结合能导致和支持燃烧的物质,称为助燃物。实务教材p2

  14.C【解析】根据闪点的高低,可以确定生产、加工、储存可燃性液体场所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实务P4

  15.【精析】B。本题考查的是化学爆炸的概念。化学爆炸是指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产生温度、压力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而形成的爆炸现象。化学爆炸前后,物质的化学成分和性质均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故本题答案为B。

  16.【精析】C。本题考查的是爆炸极限在消防上的应用。生产、储存爆炸下限<10%的可燃气体的工业场所,应选用隔爆型防爆电气设备;生产、储存爆炸下限≥10%的可燃气体的工业场所,可选用任一防爆型电气设备;故本题答案为C。

  17.【精析】B。本题考查的是气体的爆炸(浓度)极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空气中的爆炸下限是5%,上限是15%。故本题答案为B。

  18.【精析】A。本题考查的是物理爆炸。物质因状态或压力发生突变而形成的爆炸称为物理爆炸。物理爆炸的特点是前后物质的化学成分均不改变。如蒸汽锅炉因水快速汽化,容器压力急剧增加,压力超过设备所能承受的强度而发生的爆炸;压缩气体或液化气钢瓶、油桶受热爆炸等。故本题答案为A。

  19.【精析】B。本题考查的是化学爆炸的种类。化学爆炸包括炸药爆炸、可燃气体爆炸以及可燃粉尘爆炸。故本题答案为B。

  20.【精析】A。本题考查的是爆炸的概念,爆炸是物质从一种状态迅速转变成另一状态,并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同时产生声响的现象。故本题答案为A。

12 3
责编:sunshine

报名通关必备

  • 姓名
  • 电话
  • 邮箱

报名指南

在线题库

编辑推荐

  • 建筑工程
  • 会计考试
  • 职业资格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