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员考试

当前位置:考试网 >> 建筑八大员 >> 测量员 >> 模拟试题 >> 测量员考试巩固复习试题及答案五

测量员考试巩固复习试题及答案五

来源:考试网 [2018年8月29日] 【

  1. 经纬仪度盘配位的目的是( C )。

  A、减小读数误差

  B、 减小仪器竖轴不竖直误差

  C、减小刻度盘不均匀误差

  D、减小视准轴不水平误差

  2. 经纬仪测角误差注意事项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

  A经纬仪测水平角时,用盘左、盘右两个度盘位置进行观测,可减小或消除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横轴不垂直于竖轴,以及水平度盘偏心误差等的影响。

  B经纬仪测角误差与对中时的偏心距成反比。

  C、经纬仪测角误差,与所测点的边长成反比。

  3. 某经纬仪,竖盘为顺时针方向注记,现用盘右测得读数为290°35′24″,则此角值为( A )。

  A、20°35′24″  B、-69°24′36″

  C、 -20°35′24″ D、69°24′36″

  4. 观测竖直角时,采用盘左、盘右观测,可消除( D  )的影响。

  A、i角影响 B、视差

  C、目标倾斜 D、指标差

  5. 经纬仪四条轴线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照准部水准管轴垂直于仪器的竖轴;

  B、望远镜横轴平行于竖轴;

  C、望远镜视准轴平行于横轴

  D、望远镜十字竖丝平行于竖盘水准管轴。

  6. 安置经纬仪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三条腿的高度适中 B、三腿张开面积不宜过小

  C、三腿张开面积越大越好

  7. 测回法适用于观测(  B  )间的夹角。

  A、三个方向 B、两个方向

  C、三个以上的方向 D、一个方向

  8. 变换度盘位置观测值取平均的方法测水平角,可减弱误差的影响。( D  )。

  A、对中 B、整平

  C、目标偏心 D、水平度盘刻划不均匀

  9. 经纬仪整平,要求其水准管气泡居中误差一般不得大于( A )。

  A、1格 B、1 .5格

  C、2格 D、2.5格

  10. 下列是AB直线用经纬仪定线的步骤,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D )。

  水平制动扳纽制紧,将望远镜俯向1点处;(2)用望远镜照准B点处所立的标志;

  (3)在A点安置经纬仪,对中、整平;(4)指挥乙手持的标志移动,使标志与十字丝重合;

  (5)标志处即为1处,同理可定其它各点。

  A、(1)(2)(3)(4)(5)

  B、(2)(3)(4)(1)(5)

  C、(3)(1)(2)(4)(5)

  D、(3)(2)(1)(4)(5)

  11. 用一根实际长度是30.010米的钢尺(名义长度是30.000米)去施工放样,一座120米长的房子,丈量4尺后应( A )。

  A、返回0.040米

  B、增加0.040米

  C、不必增减

  D、增加多少计算后才能确定

  12. 在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中,后尺手所持的工具是 (  B  )。

  A、钢尺末端 B、钢尺的零端

  C、测钎 D、标杆

  13. 已知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58°15',则它的反坐标方位角为( C  ) 。

  A、58°15' B、121°15'

  C、238°15' D、211°15'

  14. 用精密方法丈量距离时,定线应用(  A )

  A、经纬仪 B、水准仪

  C、标杆 D、目测

  15. 直线定线不准时,丈量结果将会(  B )。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不知道

  16. 钢尺量距注意事项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量完一段前进时,钢尺应沿地面拉动前进,以防钢尺断裂

  B丈量时尺应用力均匀拉紧,尺零点应对准尺段终点位置

  C测量整尺段数应记清,并与后测手收回的测钎数应符合

  17. 测量某段距离,往测为123.456米,返测为123.485米,则相对误差为( C )。

  A. 1/4300 B. 1/4200

  C. 0.000235 D. 0.029

  18. 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121°23′36″,则反坐标方位角为( B )。

  A. 238°36′24″ B. 301°23′36″

  C. 58°36′24″ D. -58°36′24″.

  19. 钢尺量距时,量得倾斜距离为123.456米,直线两端高差为1.987米,则高差改正为( A )m。

  A. -0.016 B. 0.016

  C. -0.032 D. 1.987

  20. 用尺长方程式为lt=30-0.0024+0.0000125×30×(t-20℃)米的钢尺丈量某段距离,量得结果为121.4090m,丈量时温度为28℃,则温度改正为( D )m。

  A.0

  B.0.0424

  C.-0.121

  D.0.0121

1 2
责编:zj1016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