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师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安全工程师 >> 生产技术 >> 考试辅导 >> 2018年安全工程师《生产技术》第四章:第三节防火防爆技术

2018年安全工程师《生产技术》第四章:第三节防火防爆技术_第3页

来源:考试网  [2018年9月13日]  【

  (4)人体静电防护。在静电场中,人体是一个活动的静电导体,很容易由静电感应而导致火花放电,因此要特别注意防止其他人员过分接近正在操作有爆炸危险品的工作人员.以避免不必要的静电放电现象的发生。生产和工作人员应尽量避免穿尼龙或的确良等易产生静电的工作服,而且为了导除人身上积累的静电,最好穿布底鞋或导电橡胶底胶鞋。工作地点宜采用水泥地面。

  (5)其他技术。在具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内,一般不允许采用平皮带传动,可以采用三角皮带传动。但最好的方法是安设单独的防爆式电动机,即电动机和设备之问用轴直接传动或经过减速器传动。采用皮带传动时,为防止传动皮带在运转中产生静电发生危险时,可每隔3—5天在皮带上涂抹一次防静电的涂料。此外,还应防止皮带下垂,皮带与金属接地物的距离不得小于20~30 cm,以减小对接地金属物放电的可能性。

  增高厂房或设备内空气的湿度,也是防止静电的基本措施之一。当相对湿度在65%~70%以上时,能防止静电的积累。对于不会因空气湿度而影响产品质量的生产,可用喷水或喷水蒸气的方法增加空气湿度。

  5.化学能和太阳能

  有些物质在常温下能与空气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引起自燃,因此,应保存在水中(液封),避免与空气接触;有些物质与水作用能够分解放出可燃气体,如电石与水作用可分解放出乙炔气体,金属钠与水作用分解放出氢气,五硫化磷与水作用分解放出硫化氢 等,这类物质应特别注意采用防潮措施;有的物质受热升温能分解放出具有催化作用的气体,如硝化棉、赛璐珞等受热能放出氧化氮和热量,氧化氮对其进一步分解有催化作用.以至发生燃烧和爆炸。对上述各类物质要特别注意防热、通风。直射的太阳光通过凸透镜、圆形玻璃瓶、有气泡的玻璃等会聚焦形成高温焦点,能够点燃易燃易爆物质。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和库房必须采取遮阳措施,窗户采用磨砂玻璃,以避免形成点火源。

  三、爆炸控制

  防止爆炸的一般原则:一是控制混合气体中的可燃物含量处在爆炸极限以外;二是使用惰性气体取代空气;三是使氧气浓度处于其极限值以下。为此应防止可燃气向空气中泄漏,或防止空气进入可燃气体中;控制、监视混合气体各组分浓度;装设报警装置和设施。

  1.惰性气体保护

  2.系统密闭和正压操作

  3.厂房通风

  4.以不燃溶剂代替可燃溶剂

  5.危险物品的储存

  6.防止容器或室内爆炸的安全措施

  7.爆炸抑制

  1.惰性气体保护

  由于爆炸的形成需要有可燃物质、氧气以及一定的点火能量,用惰性气体取代空气,避免空气中的氧气进入系统,就消除了引发爆炸的一大因素,从而使爆炸过程不能形成。在化工生产中,采取的惰性气体(或阻燃性气体)主要有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烟道气等。

  如下情况通常需考虑采用惰性介质保护:

  (1)可燃固体物质的粉碎、筛选处理及其粉末输送时,采用惰性气体进行覆盖保护。

  (2)处理可燃易爆的物料系统,在进料前用惰性气体进行置换,以排除系统中原有的气体,防止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3)将惰性气体通过管线与火灾爆炸危险的设备、储槽等连接起来,在万一发生危险时使用。

  (4)易燃液体利用惰性气体充压输送。

  (5)在有爆炸性危险的生产场所,对有可能引起火灾危险的电器、仪表等采用充氮正压保护。

  (6)易燃易爆系统检修动火前,使用惰性气体进行吹扫置换。

  (7)发现易燃易爆气体泄漏时,采用惰性气体(水蒸气)冲淡。发生火灾时,用惰性气体进行灭火。

  向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的混合物中加入惰性气体,可以达到两种效果,一是缩小甚至消除爆炸极限范围,二是将混合物冲淡。例如,易燃固体物质的压碎、研磨、筛分、混合以及粉状物料的输送,可以在惰性气体的覆盖下进行;当厂房内充满可燃性物质而具有危险时(如发生事故使车间、库房充满有爆炸危险的气体或蒸气),应向这一地区放送大量惰性气体加以冲淡;在生产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燃混合物在处理过程中亦应加入惰性气体作为保护气体;还有用惰性介质充填非防爆电气、仪表;在停车检修或开工,生产前,用惰性气体吹扫设备系统内的可燃物质等。总之,合理利用惰性气体,对防火防爆具有很大的实际作用。采用烟道气时应经过冷却,并除去氧及残余的可燃组分。氮气等惰性气体在使用前应经过气体分析,其中含氧量不得超过2%。

  惰性气体的需用量取决于允许的最高含氧量(氧限值)。可燃物质与空气的混合物中加人氮或二氧化碳,成为无爆炸性混合物时氧的浓度

  极限范围

  2.系统密闭和正压操作

  装盛可燃易爆介质的设备和管路,如果气密性不好,就会由于介质的流动性和扩散性,造成跑、冒、滴、漏现象,逸出的可燃易爆物质,在设备和管路周围空间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设备或系统处于负压状态时,空气就会渗入,使设备或系统内部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设备密闭不良是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容易发生可燃易燃物质泄漏的部位主要有设备的转轴与壳体或墙体的密封处,设备的各种孔(人孔、手孔、清扫孔)盖及封头盖与主体的连接处,以及设备与管道、管件的各个连接处等。

责编:qingqing
  • 建筑工程
  • 会计考试
  • 职业资格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