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从业资格考试

当前位置:考试网 >> 证券从业资格考试 >>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 >> 考试辅导 >> 文章内容

2018证券从业资格考试金融市场基础知识辅导:第七章第二节_第3页

来源:考试网  [2018年9月18日]  【

  考点十二、可交换公司债券

  可交换公司债券是指上市公司的股东依法发行,在一定期限内依据约定的条件可以交换成该股东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的公司债券。

  考点十三、可交换债券与可转换债券的不同

  (1)发债主体和偿债主体不同。可交换债券的发债主体是上市公司的股东,通常是大股东;可转换债券的发债主体是上市公司本身。

  (2)适用的法规不同。在我国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的适用法规是《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侧重于债券融资;可转换公司债券的适用法规是《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更接近于股权融资。

  (3)发行目的不同。前者的发行目的包括投资退出、市值管理、资产流动性管理等,不一定要用于投资项目;后者和其他债券的发债目的一般是将募集资金用于投资项目。

  (4)所换股份的来源不同。前者是发行人持有的其他公司的股份;后者是发行人未来发行的新股。

  (5)股权稀释效应不同。前者换股不会导致标的公司的总股本发生变化,也不会摊薄每股收益;后者会使发行人的总股本扩大,摊薄每股收益。

  (6)交割方式不同。前者在国外有股票、现金和混合三种交割方式;后者一般采用股票交割。

  (7)条款设置不同。前者一般不设置转股价向下修正条款;后者一般附有转股价向下修正条款。所谓转股价向下修正条款是指在股价持续比转股价格低的情况下,可以重新议定股价的条款。

  考点十四、资产证券化

  (一)资产证券化的定义

  资产证券化是以特定资产组合或特定现金流为支持,发行可交易证券的一种融资形式。传统的证券发行是以企业为基础,而资产证券化则是以特定的资产池为基础发行证券。

  (二)资产证券化的种类与范围

  (1)根据基础资产分类。根据证券化的基础资产不同,可以将资产证券化分为不动产证券化、应收账款证券化、信贷资产证券化、未来收益证券化(如高速公路收费)、债券组合证券化等类别。

  (2)根据资产证券化的地域分类。根据资产证券化发起人、发行人和投资者所属地域不同,可将资产证券化分为境内资产证券化和离岸资产证券化。

  (3)根据证券化产品的属性分类。根据证券化产品的金融属性不同,可以分为股权型证券化、债权型证券化和混合型证券化。

  考点十五、结构化金融衍生产品

  (一)结构化金融衍生产品的定义

  结构化金融衍生产品是运用金融工程结构化方法,将若干种基础金融商品和金融衍生产品相结合设计出的新型金融产品。目前最为流行的结构化金融衍生产品主要是由商业银行开发的各类结构化理财产品以及在交易所市场上市交易的各类结构化票据,它们通常与某种金融价格相联系,其投资收益随该价格的变化而变化。

  目前,我国内地尚无交易所交易的结构化产品,但是,很多商业银行均通过柜台销售各类“挂钩理财产品”。这些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与某种利率、汇率或者黄金、股票、能源价格相联系,通过事先约定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二)结构化全融衍生产品的类别

  (1)按联结的基础产品分类,可分为股权联结型产品(其收益与单只股票、股票组合或股票价格指数相联系)、利率联结型产品、汇率联结型产品、商品联结型产品等种类。

  (2)按收益保障性分类,可分为收益保证型产品和非收益保证型产品两大类,其中,前者又可进一步细分为保本型产品和保证最低收益型产品。

  (3)按发行方式分类,可分为公开募集的结构化产品与私募结构化产品,其中,前者通常可以在交易所交易。

  (4)按照嵌入式衍生产品的属性不同,可以分为基于互换的结构化产品、基于期权的结构化产品等类别。

  考点十六、金融衍生工具及金融衍生工具市场

  (一)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动因

  (1)金融衍生工具产生的最基本原因是避险。

  (2)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金融自由化进一步推动了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所谓金融自由化,是指政府或有关监管当局对限制金融体系的现行法令、规则、条例及行政管制予以取消或放松,以形成一个较宽松、自由、更符合市场运行机制的新的金融体制。

  (3)金融机构的利润驱动是金融衍生工具产生和迅速发展的又一重要原因。

  (4)新技术革命为金融衍生工具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与手段。

  (二)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现状

  (1)金融衍生工具以场外交易为主。

  (2)按基础产品比较,利率衍生品无论在场内还是场外,均是名义金额最大的衍生品种类,其中,场外交易的利率互换占所有衍生品名义金额的半数以上,是最大的单个衍生品种类。

  (3)按产品形态比较,远期和互换这两类具有对称性收益的衍生产品比收益不对称的期权类产品大得多,但是,在交易所市场上则正好相反。

  (4)金融危机发生后,衍生品交易的增长趋势并未改变,但市场结构和品种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三)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趋势

  金融衍生产品是一把双刃剑。尽管近年来震动世界金融体系的危机和风波似乎都与金融衍生品有关,但金融衍生产品仍处于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之中。

  (1)衍生产品的创新定价和套期保值。

  (2)信用分析和信用衍生产品的开发。

  (3)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国际化。

  (四)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特点

  (1)杠杆性。杠杆性是金融衍生交易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即交易者能以较少的资金成本控制较多的投资,从而提高投资的收益,达到“以小博大”的目的。

  (2)风险性。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管理风险。

  (3)虚拟性。虚拟性是指金融衍生工具的价格运动过程脱离了现实资本的运动,但却能给持有者带来一定收入的特征。

  (五)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功能

  (1)价格发现功能。

  (2)套期保值功能(又被称为“风险管理功能”)。套期保值是金融衍生工具市场最早具有的基本功能。

  (3)投机获利手段。

  (六)我国衍生工具市场的发展状况

  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金融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2)金融市场监管力度加大,制度建设稳步推进。

  (3)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

  试题来源:2018年证券从业资格资格考试题库全真模拟机考系统 抢做考试原题,高能锁分!

1 2 3
责编:jianghongying

报考指南

焚题库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职业资格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