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从业资格考试

当前位置:考试网 >> 证券从业资格考试 >> 证券市场基本法律法规 >> 模拟试题 >> 文章内容

2019年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法律法规专项练习题(十二)_第2页

来源:考试网  [2019年10月22日]  【

  二、组合型选择题

  1、根据《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违背受托义务,擅自运用客户资金或者其他委托、信托的财产,情节严重的,则( )。

  Ⅰ.对单位判处罚金

  Ⅱ.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Ⅲ.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3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罚金

  Ⅳ.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没收财产

  A、Ⅰ、Ⅱ、Ⅲ

  B、Ⅰ、Ⅱ、Ⅳ

  C、Ⅰ、Ⅲ、Ⅳ

  D、Ⅰ、Ⅱ、Ⅲ、Ⅳ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根据《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违背受托义务,擅自运用客户资金或者其他委托、信托的财产,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3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

  2、虚假陈述的行为根据信息公开的对象不同,可以分为( )。

  Ⅰ.一级市场中的虚假陈述

  Ⅱ.针对公众的虚假陈述

  Ⅲ.二级市场中的虚假陈述

  Ⅳ.针对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虚假陈述

  A、Ⅰ、Ⅲ

  B、Ⅱ、Ⅳ

  C、Ⅰ、Ⅱ、Ⅲ

  D、Ⅱ、Ⅲ、Ⅳ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在证券交易活动中作出虚假陈述或者信息误导的责任认定。虚假陈述的行为根据信息公开的对象不同,可以分为针对公众的虚假陈述和针对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虚假陈述。

  3、根据《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与他人串通,以事先约定的时间、价格和方式相互进行证券、期货交易,影响证券、期货交易价格或者证券、期货交易量的,刑罚为( )。

  Ⅰ.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Ⅱ.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Ⅲ.情节特别严重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Ⅳ.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A、Ⅰ、Ⅲ

  B、Ⅱ、Ⅳ

  C、Ⅰ、Ⅳ

  D、Ⅱ、Ⅲ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的责任认定。根据《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操纵证券、期货市场,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1)单独或者合谋,集中资金优势、持股或者持仓优势或者利用信息优势联合或者连续买卖,操纵证券、期货交易价格或者证券、期货交易量的。(2)与他人串通,以事先约定的时间、价格和方式相互进行证券、期货交易,影响证券、期货交易价格或者证券、期货交易量的。(3)在自己实际控制的账户之间进行证券交易,或者以自己为交易对象,自买自卖期货合约,影响证券、期货交易价格或者证券、期货交易量的。(4)以其他方法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的。

  4、根据《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或者非法获取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在涉及证券的发行、交易或者其他对证券的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公开前,买入或者卖出该证券,或者泄露该信息,情节特别严重的,处( )。

  Ⅰ.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Ⅱ.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Ⅲ.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金

  Ⅳ.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

  A、Ⅰ、Ⅲ

  B、Ⅱ、Ⅳ

  C、Ⅱ、Ⅲ

  D、Ⅰ、Ⅳ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的责任认定。根据《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或者非法获取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在涉及证券的发行、交易或者其他对证券的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公开前,买入或者卖出该证券,或者泄露该信息,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

  5、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在涉及证券的发行,证券、期货交易或者其他对证券、期货交易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公开前,买入或者卖出该证券,或者从事与该内幕信息有关的期货交易,或者泄露该信息,或者明示、暗示他人从事上述交易活动,情节特别严重的,处( )。

  Ⅰ.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Ⅱ.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Ⅲ.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金

  Ⅳ.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

  A、Ⅰ、Ⅲ

  B、Ⅰ、Ⅳ

  C、Ⅱ、Ⅲ

  D、Ⅱ、Ⅳ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根据《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或者非法获取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在涉及证券的发行,证券、期货交易或者其他对证券、期货交易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公开前,买入或者卖出该证券,或者从事与该内幕信息有关的期货交易,或者泄露该信息,或者明示、暗示他人从事上述交易活动,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

  6、《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规定,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的从业人员,证券业协会、期货业协会或者证券期货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故意提供虚假信息或者伪造、变造、销毁交易记录,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期货合约,涉嫌下列( )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Ⅰ.获利或者避免损失数额累计在3万元以上的

  Ⅱ.获利或者避免损失数额累计在5万元以上的

  Ⅲ.造成投资者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3万元以上的

  Ⅳ.造成投资者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

  A、Ⅰ、Ⅲ

  B、Ⅰ、Ⅳ

  C、Ⅱ、Ⅲ

  D、Ⅱ、Ⅳ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期货合约的刑事责任的追溯标准。《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规定,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的从业人员,证券业协会、期货业协会或者证券期货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故意提供虚假信息或者伪造、变造、销毁交易记录,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期货合约,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1)获利或者避免损失数额累计在5万元以上的。(2)造成投资者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3)致使交易价格和交易量异常波动的。(4)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

  7、《人民共和国证券法》规定,发行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指使从事擅自改变公开发行证券募集资金用途行为的,应( )。

  Ⅰ.责令改正

  Ⅱ.予以警告

  Ⅲ.并处以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

  Ⅳ.并处以30万元以上60万元以下的罚款

  A、Ⅰ、Ⅱ、Ⅲ

  B、Ⅰ、Ⅳ

  C、Ⅰ、Ⅱ、Ⅳ

  D、Ⅱ、Ⅳ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擅自改变公开发行证券募集资金用途的法律责任。《人民共和国证券法》规定,发行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指使从事擅自改变公开发行证券募集资金用途行为的,给予警告,并处以30万元以上60万元以下的罚款。

  8、在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的行政责任的认定中,信息披露违法责任人员的责任大小,可以从( )方面考虑责任人员与案件中认定的信息披露违法的事实、性质、情节、社会危害后果的关系,综合分析认定。

  Ⅰ.在信息披露违法行为发生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Ⅱ.知情程度和态度

  Ⅲ.职务、具体职责及履行职责情况

  Ⅳ.工作经历

  A、Ⅰ、Ⅱ、Ⅲ

  B、Ⅰ、Ⅱ、Ⅳ

  C、Ⅰ、Ⅲ、Ⅳ

  D、Ⅰ、Ⅱ、Ⅲ、Ⅳ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的行政责任的认定。信息披露违法责任人员的责任大小,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责任人员与案件中认定的信息披露违法的事实、性质、情节、社会危害后果的关系,综合分析认定:(1)在信息披露违法行为发生过程中所起的作用。(2)知情程度和态度。(3)职务、具体职责及履行职责情况。(4)专业背景。(5)其他影响责任认定的情况。

  9、《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规定:非法金融业务活动,是指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擅自从事的下列活动( )。

  Ⅰ.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Ⅱ.未经依法批准,以任何名义向社会不特定对象进行的非法集资

  Ⅲ.非法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票据贴现、资金拆借、信托投资、金融租赁、融资担保、外汇买卖

  Ⅳ.制造、贩卖假币金额巨大

  A、Ⅰ、Ⅱ、Ⅲ

  B、Ⅱ、Ⅲ

  C、Ⅲ、Ⅳ

  D、Ⅰ、Ⅱ、Ⅲ、Ⅳ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非法集资类犯罪的犯罪构成。《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规定:本办法所称非法金融业务活动,是指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擅自从事的下列活动:(1)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2)未经依法批准,以任何名义向社会不特定对象进行的非法集资。(3)非法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票据贴现、资金拆借、信托投资、金融租赁、融资担保、外汇买卖。(4)中国人民银行认定的其他非法金融业务活动。

  10、《证券法》规定,禁止证券公司及其从业人员从事的损害客户利益的欺诈行为包括( )。

  Ⅰ.违背客户的委托为其买卖证券

  Ⅱ.不在规定时间内向客户提供交易的书面确认文件

  Ⅲ.挪用客户所委托买卖的证券或者客户账户上的资金

  Ⅳ.未经客户的委托,擅自为客户买卖证券,或者假借客户的名义买卖证券

  A、Ⅳ

  B、Ⅲ、Ⅳ

  C、Ⅱ、Ⅲ、Ⅳ

  D、Ⅰ、Ⅱ、Ⅲ、Ⅳ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的犯罪构成。《证券法》规定,禁止证券公司及其从业人员从事下列损害客户利益的欺诈行为:(1)违背客户的委托为其买卖证券。(2)不在规定时间内向客户提供交易的书面确认文件。(3)挪用客户所委托买卖的证券或者客户账户上的资金。(4)未经客户的委托,擅自为客户买卖证券,或者假借客户的名义买卖证券。(5)为牟取佣金收入,诱使客户进行不必要的证券买卖。(6)利用传播媒介或者通过其他方式提供、传播虚假或者误导投资者的信息。(7)其他违背客户真实意思表示,损害客户利益的行为。

  11、当前,非法证券活动的主要形式为( )。

  Ⅰ.编造公司即将在境内外上市或股票发行获得政府批准等虚假信息,诱骗社会公众购买所谓“原始股”

  Ⅱ.非法中介机构以“投资咨询机构”“产权经纪公司”“外国资本公司或投资公司驻华代表处”的名义,未经法定机关批准,向社会公众非法买卖或代理买卖未上市公司股票

  Ⅲ.不法分子以证券投资为名,以高额回报为诱饵,诈骗群众钱财

  Ⅳ.证券公司按照客户委托购买上市公司股票

  A、Ⅰ、Ⅱ、Ⅲ、Ⅳ

  B、Ⅰ、Ⅱ、Ⅲ

  C、Ⅰ、Ⅲ、Ⅳ

  D、Ⅰ、Ⅱ、Ⅳ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擅自公开或变相公开发行证券的特征。当前,非法证券活动的主要形式为:(1)编造公司即将在境内外上市或股票发行获得政府批准等虚假信息,诱骗社会公众购买所谓“原始股”。(2)非法中介机构以“投资咨询机构”“产权经纪公司”“外国资本公司或投资公司驻华代表处”的名义,未经法定机关批准,向社会公众非法买卖或代理买卖未上市公司股票。(3)不法分子以证券投资为名,以高额回报为诱饵,诈骗群众钱财。

2019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证券市场法律法规》在线题库

抢先试用

2019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金融市场基础知识》在线题库

抢先试用

  更多2019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备考资料、讲义学习、考前冲刺资料,加入证券从业资格证学习群:1018359976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   ,更有老师答疑解惑

1 2
责编:jianghongying

报考指南

焚题库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职业资格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