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质量工程师 > 质量工程师中级 > 中级知识 > 文章内容

09年质量工程师中级考试综合知识点(4)

考试网(www.examw.com)  2009年10月8日  
0

2.管理层次和技能
  (1)管理幅度
  管理幅度是指管理者直接领导下属的数量;管理层次是最高管理者到具体执行人员之间的不同管理层次。在管理幅度给定的条件下,管理层次与组织规模的大小成正比,即组织规模越大,成员人数越多,管理层次就越多;在组织规模给定的条件下,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成反比,即管理者直接领导下属的人员越多,组织所需的层次就越少。
  有效的管理幅度的大小受到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
  管理者本身的素质与被管理者的工作能力;
  管理者工作的内容;
  工作环境与工作条件。
  (2)管理层次
  按层次划分,管理可分为高层管理、中层管理和基层(底层)管理三个层次。
  高层管理者是组织的高级管理者,其主要作用是确立组织的宗旨和目标,规定职责和提供资源。他们主要负责与外部环境联系,如政府、学界、重要顾客或供应商、金融机构等沟通。
  中层管理者负责利用资源以实现高层管理者确立的目标,主要通过在其职权范围内执行计划并监督基层管理人员来完成。
  基层管理者负责日常业务活动,他们通常监督指导作业人员,保证组织正常运转。

 (3)组织活动
  相应的,组织的活动也有三种:作业活动、战术活动和战略计划活动,分别由基层、中层和高层管理者负责执行。
  作业活动是组织内的日常活动,包括申请与消费资源。基层管理者必须对引起资源需求与消耗的业务过程进行识别、收集、登记和分析。
  组织的战术功能由其中层管理者负责,监督作业活动,保证组织实现目标,节约资源,并确定如何配置企业资源以达到组织目标。
  战路计划活动需要建立组织的长期目标计划,综观全局做出决策。
  (4)管理技能
  通常情况下,作为一名管理者应具备三个管理技能,即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技术技能:指具有某一专业领域的技术、知识和经验完成组织活动的能力。
  人际技能:指与处理人事关系有关的技能,即理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共事的能力,主要包括领导能力、影响能力和协调能力。
  概念技能:指综观全局,认清为什么要做某事的能力,也就是洞察企业与环境相互影响的复杂性的能力,它包括理解事物相互关联性从而找出关键影响因素的能力,确定与协调各方面关系的能力。
  高层管理者尤其需要较强的概念技能;
  中层管理者更多需要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二、质量管理
 
  1.质量管理的定义
  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在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上述定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质量管理是通过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为实现规定的质量目标进行质量策划,实施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开展质量改进等活动予以实现的。 来源:考试通
  第二、组织在整个生产和经营过程中,需要对诸如质量、计划、劳动、人事、设备、财务和环境等各个方面进行有序的管理。由于组织的基本任务是向市场提供符合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的产品,围绕着产品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实施质量管理是组织的各项管理的主线。
  第三、质量管理涉及到组织的各个方面,是否有效地实施质量管理关系到组织的兴衰。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正式发布本组织的质量方针,在确立质量目标的基础上,按照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运用管理的系统方法来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为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配备必要的人力和物质资源,开展各项相关的质量活动,这也是各级管理者的职责。所以,组织应采取激励措施激发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干和工作热情,造就人人争做贡献的工作环境,确保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活动顺利地进行。
  2.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质量方针是指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质量方针是企业经营总方针的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者对质量的指导思想和承诺。企业最高管理者应确定质量方针并形成文件。
  质量方针的基本要求应包括供方的组织目标和顾客的期望和需求,也是供方质量行为的准则。
  质量目标是组织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是组织质量方针的具体体现,自标既要先进,又要可行,便于实施和检查。

来源:考试网-质量工程师考试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