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质量工程师 > 质量工程师中级 > 中级知识 > 文章内容

质量中级知识——质量与标准化

考试网(www.examw.com)  2008年4月18日  
  一、 内容提要: 
  主要介绍标准、标准化的概念和相关知识。
  二、 重点、难点:
  掌握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概念,掌握制定标准的基本原则、我国强制性标准的概念和法律地位。
  大纲要求:
  (一)我国标准的体制
  1.掌握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的概念
  2.掌握我国强制性标准的概念和法律地位
  3.了解强制性标准的范围
  4,熟悉强制性标准的形式
  5.熟悉推荐性标准的概念
  6.了解推荐性标准的作用
  (二)标准的制定
  1.掌握制定标准的基本原则
  2.熟悉制定标准的对象
  3.熟悉标准制定的一般程序、标准的备案和复审
  (三)标准化的常用形式
  1.熟悉简化、统一化、通用化、系列化的概念
  (四)企业标准化
  1.熟悉企业标准化的基本任务
  2.熟悉企业标准体系的构成
  3.了解企业标准的贯彻与监督
  (五)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1.掌握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概念
  2.熟悉采用国际标准的程度及表示方法
  3.熟悉采用国际标准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方法
  (六)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技术壁垒(WIOITBT)协议
  1.了解WTO/TBT协议的基本内容
  2.熟悉WTO/TBT协议的主要原则 
    质量与标准化
  标准化是进行质量管理的依据和基础,质量改进的成果要通过标准化固化,标准化的活动贯穿于质量管理的始终,标准与质量在循环过程中互相推动共同提高。
  标准: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文件。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的批准。
  注:标准应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
  标准化: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注:①上述活动主要是包括制定、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
  ②标准化的重要意义是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减少和消除贸易技术壁垒,并促技术合作。
  一、我国标准的体制
  标准体制主要包括标准分级和标准性质两方面内容。
  (一)标准分级
  所谓标准分级就是根据标准适用范围的不同,将其划分为若干不同的层次。我国标准分为四级,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另外,自1998年始在四级标准之外,又增设了 一种“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作为对四级标准的补充。
  1.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是指由国家的官方标准化机构或国家政府授权的有关机构批准、发布,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和适用的标准。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是指对全国经济技术发展有重大意义,必须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标准。我国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编制计划和组织草拟,并统一审批、编号和发布。

来源:考试网-质量工程师考试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