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质量工程师 > 质量工程师中级 > 中级知识 > 文章内容

2013年中级质量工程师综合知识考试精析五_第2页

考试网(www.examw.com)  2012年9月13日  
0

根据上述的取得成本及维护成本,其真正的目的应该是将这些产能用出来,创造业绩达成经营目标。但这还不能确保目标一定能够达成,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面对竞争激烈的产业环境,挑战愈来愈严苛,员工必须学习更多的知识与技能,才能面对多变的环境。以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作比喻,DOS如果不换成Windows,再好的应用软件(例如DOS版的Lotus 123)也无法在Windows上发挥效果。故员工的知识与技能必须不断的更新、灌输与加强,这就是所谓的人力发展成本,包含常见的教育训练。在知识与科技挂帅的年代,企业为了领先人力优势,这块成本相信只会与日俱增,如何发挥人力发展的投资效能,将是人资主管的一大挑战。

企业一但取得了人力,给予必要的维护,并持续发展最适人力,从纯资源的角度来看,应该是够了。但人毕竟是人,他有情绪、有需求,不能以无生命的企业资源来看待,所以公司在取得、维护、发展、以及使用这些人力的过程中,员工本身也会评估这样的交易对他是否公平?如果他觉得自己的付出对公司的贡献大于公司给他的报酬,他会怀疑公司占他便宜,于是产生两种情形,一是继续留在公司,但保留实力只做出他认为该做的事;不然就是提出辞呈,投抱愿意提供更高报酬的竞争公司。这两种情形对公司而言都是伤害,故当员工努力贡献他的能力,达成企业的经营目标时,公司应将达成目标的成果,回馈给绩优的员工,才能激发员工更多的贡献,这就是所谓的激励成本。激励成本的特性不同于维护成本,增加激励成本可以增加预期的成本效益,但增加福利成本,对经济效益的投资报酬不大。

最后一项成本,常被企业忽略,这块成本占总成本的比率,与取得成本(月薪)、维护成本、试用期长短、及离职率息息相关。你可以将它视为能量做功过程中的必然损耗,就如马达运转久了会发热一样。中 华 考 试 网

根据我的经验,离职造成的损失成本,在某些高科技产业居然达到总人力成本的10%至15%左右。从能量的使用效率来看,显然非常不经济,但从来没人去注意这块无形的损失,如何降低这块人力损耗,绝对是人资主管的责任。

从人力成本结构看用人策略是否得当

现在我们可以利用以上五项成本的定义,将公司整年度的人力成本,分为五类,然后按比例画成一个饼图,就可以看出公司下意识的用人理念。我之所以说“下意识”,是表示很多人资主管从来没有认真分析过公司的人力成本结构,一旦有一天他将所有成本统计出来画成饼图,才恍然大悟为何企业的经营绩效在同业里面总是敬陪末座。

来源:考试网-质量工程师考试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