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质量工程师 > 质量工程师中级 > 中级知识 > 文章内容

质量工程师中级知识辅导:可靠性鉴定试验

考试网(www.examw.com)  2010年11月4日  
0
可靠性鉴定试验
  为了验证开发的产品的可靠性是否与规定的可靠性要求一致,用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在规定条件下所作的试验叫可靠性鉴定试验,并以此作为是否满足要求的依据。
  可靠性鉴定试验是一种验证试验。验证试验就其方法而言是一种抽样检验程序,与其他抽样验收的区别在于,它考虑的是与时间有关的产品质量特性,如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因此,产品可靠性指标的验证工作原理是建立在一定寿命分布假设的基础上。目前使用最多的是指数分布假设情形下的统计试验方案。
  寿命服从指数分布的定时截尾可靠性鉴定试验有标准的试验方案。当受试的产品累积试验时间达到方案规定的时间T*时即停止试验,把试验中出现的故障数γ与方案中的判别标准相比,当故障数大于或等于拒收数RE时即做出拒收判断,若小于拒收数RE时即做出接收判断。常用的定时截尾试验方案见教材表5.3-1.表中的θ0、θ1、D、α、β均为统计试验的一些基本参数,它们的具体含义为:θ0——MTBF检验的上限值。它是可以接收的MTBF值。当试验产品的MTBF真值接近θ0时,指数分布标准型试验方案,以高概率接收该产品。
  θ1一MTBF检验的下限值。当试验产品的的MTBF真值接近θ1时,指数分布标准型试验方案,以高概率拒收该产品。
  D——鉴别比。对指数分布试验方案:D=θ0/θ1α——生产方风险。当产品MTBF的真值等于θ0时,产品被拒收的概率。也叫第一类错误。这是由抽样引起的。如本来该批产品的MTBF已达到θ0,但由于仅抽样部分产品做试验,刚好抽到样品的MTBF值较小,而使整批合格产品被判为不合格而拒收,致使生产方受到损失。
  β——使用方风险。当产品MTBF的真值等θ1时,产品被接收的概率。也叫第二类错误。同样是由于抽样造成的。
  由表中还可以看出风险越高,试验的时间越短,反之亦然。如果要在试验时间比较短的情况下做出接收或拒收判断,而生产方和使用方都愿意承担比较高的风险,此时就可以采用高风险试验方案,α=β=30%。方案11的鉴别比D=2,试验时间为3.7θ1,拒收判据为故障数大于或等于3次。而方案12的鉴别比D=3,试验时间为1.1θ1,拒收判据为故障数大于或等于1次。由此可见,同样风险的情况下,鉴别比越小,试验时间越长。
  这类试验只要求累计试验时间,投入试验的产品数可视情况自定。一般抽2~3个以上产品,以便核对故障率的一致性。
  例.可靠性鉴定试验是一种(  )试验。
  A.工程试验
  B.性能试验
  C.统计试验
  D.环境试验
  【答案】C

来源:考试网-质量工程师考试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