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质量工程师 > 综合辅导 > 文章内容

质量工程师:质量管理概论名词解释

考试网(www.examw.com)  2007年3月15日  
1、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规定要求的程度。
2、质量的内涵——由一组固有的特性组成,并且这些固有特性是以满足顾客及其他要求的能力加以表征。
3、质量的广义性——在质量管理体系所涉及的范畴内,组织的相关方对组织的产品、过程和体系都可能提出要求。
4、质量的时效性——由于组织的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对组织的产品、过程和体系的需求和期望是不断变化的,组织应不断调整对质量的要求,
5、质量的相对性——组织的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可能对同一产品的功能提不同的需求,也可能对同一产品的同一功能提出不同的需求。
6、质量特性——产品、过程或体系与要求有关的固有特性。通常将质量特性划分为:关键、重要和次要三类。
7、顾客——接受产品的组织和个人,有外部顾客和内部顾客。
8、顾客的四种类型:内部顾客、中间顾客、外部顾客和竞争顾客。
9、顾客满意的特征:主观性、层次性、针对性和阶段性。
10、质量管理——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11、质量管理的内容: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12、质量管理的主要职能: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确定质量职责和权限;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使其有效运行。
13、全面质量管理(TQM)——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者、员工、供方、合作伙伴和社会等相关方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一种管理途径。
质量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14、方针目标管理——是企业为实现以质量为核心的中长期和年度经营方针目标,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通过个体与群体的自我控制与协调,以实现共同成就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
15、方针目标管理的特点:强调系统管理;强调重点管理;注重措施管理;注重自我管理。
16、目标管理的基本原理:就是运用行为科学的激励理论来激发、调动人的积极性,对企业实行系统管理。
方针目标管理的理论依据是:行为科学和系统理论。
17、方针目标管理的作用:是实现企业经营目的、落实经营决策的根本途径;是调动职工参加管理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是提高企业整体素质的有效措施。
18、 企业方针目标管理包括:制定、展开、执行和考评四个环节。
19、方针目标指定的依据:国家法令法规与政策;市场需求和顾客要求;行业竞争对手情况;社会经济发展动向和有关部门宏观管理要求;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经营目标;企业及质量方针;上一年度未实现的目标及存在的问题。
20、方针目标制定程序:宣传教育;搜索资料;起草建议草案;组织评议;审议通过。
21、方针目标制定要求:企业方针目标是由总方针、目标和措施构成的整体;企业方针目标的内容较多,可以归结为质量品种、利润效益、成本消耗、产量产值、技术进步、安全环保、职工福利、管理改善等项目,但每一年度的方针目标不必把企业项目全部列入,而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重点、关键项目作为目标;目标和目标值应有挑战性;指导思想上要体现以下原则:长远目标和当前目标并重,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并重,发展生产和提高职工福利并重。

来源:考试网-质量工程师考试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