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质量工程师 > 综合辅导 > 文章内容

综合知识辅导:施工项目质量问题的处理

考试网(www.examw.com)  2007年3月3日  
  质量问题处理的目的是消除缺陷或隐患,以保证建筑物安全正常使用,满足建筑物各项功能要求,保证施工正常进行。
    一、质量问题处理的应急措施
    工程中的质量问题具有可变性,往往随时间、环境、施工情况等而发展变化,有的细微裂缝,可能逐步发展成构件断裂;有的局部沉降、变形,可能致使房屋倒塌。为此,在处理质量问题前,应及时对问题的性质进行分析,作出判断,对那些随着时间、温度、湿度、荷载条件变化的变形、裂缝要认真观测记录,寻找变化规律及可能产生的恶果;对那些表面的质量问题,要进一步查明问题的性质是否会转化;对那些可能发展成为构件断裂、房屋倒塌的恶性事故,更要及时采取应急补救措施。
    在拟定应急措施时,一般应注意以下事项:
    (1)对危险性较大的质量事故,首先应予以封闭或设立警戒区,只有在确认不可能倒塌或选行可靠支护后,方准许进入现场处理,以免人员的伤亡。
    (2)对需要进行部分拆除的事故,应充分考虑事故对相邻区域结构的影响,以免事故进一步扩大,且应制定可靠的安全措施和拆除方案,要严防对原有事故的处理引发新的事故,如托梁换柱,稍有疏忽将会引起整幢房屋的倒塌。
    (3)凡涉及结构安全的,都应对处理阶段的结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进行验算,提出可靠的防护措施,并在处理中严密监视结构的稳定性。
    (4)在不卸荷条件下进行结构加固时,要注意加固方法和施工荷载对结构承载力的影响。
    (5)要充分考虑对事故处理中所产生的附加内力对结构的作用,以及由此引起的不安全因素。
    二、质量问题处理的基本要求
    对质量问题处理的基本要求是;
    (1)处理应达到安全可靠,不留隐患,满足生产、使用要求,施工方便,经济合理的目的。
    (2)重视消除事故的原因。这不仅是一种处理方向,也是防止事故重演的重要措施,如地基由于浸水沉降引起的质量问题,则应消除浸入的原因,制定防治浸水的措施。
    (3)注意综合治理。既要防止原有事故的处理引发新的事故1又要注意处理方法的综合应用,如结构承载能力不足时,则可采取结构补强、卸荷,增设支撑、改变结构方案等方法的综合应用。
    (4)正确确定处理范围。除了直接处理事故发生的部位外,还应检查事故对相邻区域及整个结构的影响,以正确确定处理范围。例如,板的承载能力不足进行加固时,往往形成从板、梁、柱到基础均可能要予以加固。
    (5)正确选择处理时间和方法。发现质量问题后,一般均应及时分析处理;但并非所有质量问题的处理都是越早越好,如裂缝、沉降,变形尚未稳定就匆忙处理,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常会进行重复处理。处理方法的选择,应根据质量问题的特点,综合考虑安全可靠、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施工方便等因素,经分析比较,择优选定。

来源:考试网-质量工程师考试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