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质量工程师 > 综合辅导 > 文章内容

2011年中级质量专业考试综合知识教材辅导知识41

考试网(www.examw.com)  2010年12月9日  
0
供应商契约与供应商动态管理
(一)供给商的契约内容
供给商与企业之间的契约,一般包括企业的需求及技术要求、基本供货合同、质量保证协议及技术协议等类型。契约内容应涵盖从产品开发、试制、检验、包装运送到不合格品处理、售后服务的全过程,所以契约可包含多个层次,如供货合同、质量保证协议、技术协议、售后服务协议等。
企业与供给商之间的契约,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产品技术信息。
2、质量协议。
为保证供应商的供货能力及产品质量,企业均与供货商签订契约进行控制,对于产生不合格品的处理方式应在(B )中详细说明。
A、产品技术信息B、质量协议C、供货协议D、技术协议
3、基本供货协议。
4、技术协议。
(二)契约的有效性要求
1、契约内容与标准、法规和企业制度的统一性
2、契约的可操作性
3、契约的激励性
(三)供给商的业绩评定
对供给商进行业绩评定是企业进行供给商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对供给商进行动态治理的依据和前提。
对供应商进行( )是企业进行供应商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对供应商进行动态管理的依据和前提。
A、质量奖惩B、签订契约C、业绩评定D、评价与选择
1、供给商选择评价与供给商业绩评定
供给商选择评价和供给商业绩评定的区别在于:供给商选择评价的目的在于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供给商业绩评定的目的在于对供给商满足企业要求的结果进行评定,及时肯定优秀供给商、鞭策合格供给商、淘汰不合格供给商。
  2、供给商业绩评定的主要指标
  供给商业绩的评价指标主要有供给商提供产品的质量、服务的质量、满足企业订货的情况、及时交付产品的情况等。
  (1)供给商的产品及服务
  主要是指供给商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这是评价供给商业绩的最重要指标。
  ①产品质量指标
  产品质量指标主要考察4个方面:产品实物质量水平、进货检验质量、投入使用质量和产品寿命。
  A、产品实物质量水平,通过产品的主要性能指标来反映;
  B、检验质量,主要通过批次合格率(每百批产品中经检验合格的总批数)、零部件的让步接收情况、质量问题重复出现情况来体现;
  C、投入使用质量,通过零部件投入使用合格率(每百个零部件投人生产后总的合格数)体现;
  D、产品寿命(三包期内,每百单位零部件在整机使用中未出现故障的零部件总数)。
  ②服务质量供给商的服务质量,包括售前、售中、售后服务质量。
  A、售前服务,主要指供给商的业务人员与企业相关部门的交流和沟通,探讨所供零部件的技术参数及加工过程,介绍供给商的基本情况、技术实力、主要设备及过程控制,需要开发模具时共同选择模具开发商、商定模具开发费用;为实现零部件的加工制作做好预备。
  B、售中服务,供给商应确保及时、保质保量地交付货物,及时了解产品的质量状况,出现质量问题积极协助主机厂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了解提供给主机厂的零部件的使用状况,必要时可以开展联合设计。
  C、售后服务,当产品出现质量问题,供给商的反应速度、处理态度和问题解决的结果;以及为用户提供产品维修、保养和技术支持,开展用户满足度调查,及时了解产品市场质量信息反馈,并根据用户信息反馈,积极展开持续改进。
  (2)订货满足率与供货及时率
  要求企业对所有供给商建立供货档案,签署契约,明确违约责任。每月统计对每个供给商下达的采购计划的时间、数量和要求供货时间,记录实际供货数量和时间,并对未完成计划的原因进行分析,对未完成计划造成的损失进行预算,并及时通知供给商。年底针对每月的供货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必要时对同类型的供给商进行对比分析,为对供给商总体业绩评价提供依据,对所造成的损失根据双方签署的契约进行追偿。

来源:考试网-质量工程师考试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