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咨询工程师 >> 政策规划 >> 规划指导 >> 2017年咨询工程师《政策规划》章节知识点:第六章第二节

2017年咨询工程师《政策规划》章节知识点:第六章第二节_第2页

中华考试网  [ 2016年9月27日 ]  【

  三、规制编制中的衔接

  规划编制过程中,为了保证规划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必须保证与其他各类规划的衔接。要高度重视规划衔接工作,使各类规划协调一致,形成合力。

  (一)规划衔接要遵循的原则

  (1)下级政府规划服从上级政府规划的原则;

  (2)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服从本级和上级总体规划的原则;

  (3)专项规划之间不得相互矛盾的原则;

  (4)编制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区域规划,要充分考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等相关领域规划的要求。

  (二)规划之间的衔接协调程序

  1.总体规划衔接程序

  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总体规划草案在送本级人民政府审定前,应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部门送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与国家总体规划进行衔接,并送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与其总体规划进行衔接,必要时还应送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与国家级专项规划进行衔接。相邻地区间规划衔接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可由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进行协调,重大事项报国务院决定。

  2.专项规划衔接程序

  专项规划草案由编制部门送本级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与总体规划进行衔接,送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与其编制的专项规划进行衔接,涉及其他领域时还应当送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与其编制的专项规划进行衔接。同级专项规划之间衔接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由本级人民政府协调决定。

  3.区域规划衔接程序

  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规划草案由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送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与相关专项规划进行衔接。

  (三)衔接的内容

  各级各类规划衔接整合的内容包括:

  1.方针政策的衔接

  主要目的是保持各级各类规划方针原则的一致性,保持政策的有效性和连续性。地方规划、行业规划、专项规划都要与国家总体规划所确定的政策方向相衔接,符合国家的基本政策、基本战略方针和基本政策走势。

  2.发展目标的衔接

  一方面要求地方规划的基础性发展规划指标应与国家总体规划指标保持一致,以便于国家与各省以及各省之间的衔接和比较,比如经济增长速度、国内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等。另一方面也认同各地在此基础上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增加一些指标,如反映人民生活水平、可持续发展等的指标。

  3.措施手段的衔接

  国家总体规划作为指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其政策措施可以比较原则。行业规划的政策措施也可以比较原则并逐步减少。地方规划和专项规划的措施手段应以总体规划的政策措施为基础,改变目前政策措施比较空洞的状况,增强可操作性和针对性。

  4.重大建设项目的衔接

  地区规划制定中,首先要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需要,要与国家有关部委做好项目衔接,其次要合理组织地方项目建设,根据地方紧急社会发展需要和财政经济承受能力,按轻重缓急,量力而行。

  5.不同层次规划对象的衔接

  (1)国家、省级、市县级规划的衔接。国家规划在战略方向上为地方规划提供引导。省级规划既要与国家规划在大方向上保持一致,又要有自己的特色。市县级规划应更多地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强调规划的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各县市优势。

  (2)国家总体规划、行业规划、专项规划的衔接。国家总体规划是制定行业规划和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行业规划应在国家总体规划基础上,结合行业发展特点和具体情况制定。专项规划的内容是总体规划发展重点的具体化,是对综合性计划任务的进一步延伸和细化,应当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

  (3)跨行政区域的规划与国家总体规划、地区规划、行业规划、专项规划的衔接。

  (四)关于规划衔接的其他规定

  (1)应当衔接而未衔接的规划,不得报请批准并公布实施。

  (2)各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规划编制部门,认真做好衔接工作,并自收到规划草案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向规划编制部门反馈意见。

  (3)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下级规划与上级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与总体规划在主要内容上存在明显矛盾的,可以提请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审查并作出适当处理。

  四、规划论证

  (1)规划草案在送审之前须进行论证,并由组织论证的单位提出论证报告。未经论证的规划,不得报请批准并公布实施。

  (2)规划草案须经专家委员会进行深入论证,并由专家委员会出具论证报告。对国家级、省(自治区、直辖市)级专项规划组织专家论证时,专项规划领域以外的相关领域专家应当不少于1/3。

  (3)规划编制部门在送审规划草案时,应当一并报送规划编制说明和规划论证报告。

  (4)规划编制说明除应当对有关内容作出说明外,还应当说明履行编制程序的情况,并对征求意见和衔接情况作出专门说明,对未采纳的重要意见应当说明理由。

  (5)依法须提交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规划,还应当报送环境影响报告书。

纠错评论责编:sunshine
考试题库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