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自学考试 >> 自考真题 >> 文学类 >>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全国2012年7月自考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_第5页

来源:考试网 [ 2012年8月24日 ] 【大 中 小】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21.在新闻作品研究中应如何做到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

22.新闻作品的个性特点通常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3.西方记者通常是怎样使用新闻背景材料的?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24.试述应如何分析一篇新闻作品的新闻主题。

25.试述为何应将新闻作品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加以考察。

五、作品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3分)
26.下面是一篇综合性消息,发表后受到了各方面好评。请仔细阅读这篇文章,分析这篇文章的写作特色。

答题要求:论点明确,条理清晰,文字简洁,写成500字左右的评析短文,标题自拟。

三亿专款雪中送炭  千所小学改换新颜
广东着力解决农村困难家庭子女读书难
温红彦  刘霄  王可
我们常常轻松而随意地使用“座无虚席”来形容观者的众多,来烘托场面的精彩。新中国的义务教育为追求“座无虚席”,筚路蓝缕奋斗了半个多世纪。如今,“座无虚席,,在广东省的每一所农村中小学的课堂上成为现实。去年秋季以来,广东已基本做到没有一个孩子因贫困失学、辍学。对于广东省委、省政府来说,这四个字并不轻松,因为它承载着全省88.8万贫困中小学生书杂费全免的义务教育;这四个字沉甸甸,因为它意味着从今以后全省每年须支出3亿多元的财政专款。
在广东省16个贫困县之一的清新县高田镇看到,镇里的西坑小学各间教室真的“座无虚席”。校长张浩中告知,全校260个学生,有50个学生书杂费全免,而往年,开学三四周了,他们的座位还空着。清新县今年春季开学时,第三天全县小学生回校率就超过99%,这在往年是从未有过的。农民们感激地说,,党和政府出钱解决孩子的书杂费,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送孩子读书!
农民的感动缘自政府的行动。去年6月国务院作出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后,广东省委、省政府作出积极部署:通过省财政专项补助,对人均收入1500元以下的农村困难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免收杂费、书本费,全省88.8万中小学生可以免费读书,免收金额3.32亿元。广东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有800多万人,这意味着每10个学生中,就有1人享受全免的待遇。
政府的行动来自党政领导班子认识的提高。广东省委、省政府是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政治高度来做这项工作的。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要让农村困难家庭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而使农村困难家庭的子女都能上学,是最根本的关怀。省委书记李长春说,要保证一个不漏。省长卢瑞华说,需要多少钱就拨多少钱。
这一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深得民心。省教育厅负责同志说,省委、省政府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的地位,我们教育系统的干部体会最深,常常是我们要一块钱,省里给一块五甚至两块钱。为解决原来拖欠教师工资的问题,省财政在前年增加转移支付资金5亿元基础上,去年又新增3亿元。在资金投入上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和教师两方面的负担,有力地巩固了“普九’’成果,使我们干劲倍增。
继去年采取重大举措之后,广东省今年又推出一个重大举措:在年内加快改造革命老区和山区1000所农村小学,省财政为每所小学补助30万元,共计3亿元,要求将有危房的学校改造成规范化学校,乡镇中心小学要建成有规模、上水平的学校。副省长李鸿忠在接受采访时说,这是为了落实政府义务教育的责任,着眼于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也是为了进一步体现教育公平,力争让所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孩子和城市的孩子站在同一个起点上

(自考真题暂不提供答案)

首页 1 2 3 4 5 尾页
责编:smilem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