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自学考试 >> 自考真题 >> 文学类 >>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全国2007年7月自学考试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_第5页

来源:考试网 [ 2011年12月1日 ] 【大 中 小】
1898年,周恩来生于一个满清官吏家庭,他经历了两次革命和古老的宗族主义的转变。周和他的妻子邓颖超的婚

姻,是这个国家现代婚姻的典范。1920年他在法国留学时,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创建人之一,访问过伦敦、

德国和莫斯科。1924年,他在蒋介石手下任黄埔军校副校长,成为1925—1927年革命中青年干部的楷模。起义失

败时,他逃到苏联,后又回到江西。在那里,他开始了长征,从这时起,他和毛泽东在遵义联合,继续了很长时

期。

1949年,周恩来成为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据说,当他因劳累、工作过度、心脏病和癌症住院时,仍坚持工作。他

的风度,像毛泽东一样,是极端中国式的——但又和毛相反。周是一位天生的外交家,终其一生,对内对外都起

着这样的作用。“周恩来主义”立足于联络,寻找共同立场和结合的纽带。他从一开始就掌握住权力,好像坐在

一个运动着的陀螺上,他总是在中间,从一边转到另一边。

当毛泽东愿意搅起人们心中的火山时,周恩来就像个工程师似的前来组织零部件,对细节给予最仔细的注意,在

处理“中国的”形势时有超级的才能。没有哪个古老的满洲官员能够以计胜周。毛是个政治家,周也是,但他还

是一个天生的善于和人民相处的政治家。周是协调合作中的主人,是同国民党搞统一战线的联络人。总听说周恩

来生活美满,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遭受过那么多次未遂的谋害。在20世纪60年代,成千上万的极“左”分子红

卫兵包围了他的办公室,索取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秘密档案,周说服了他们,他们离去了。1967年,周发现一群

红卫兵暴徒,正在袭击英国代办处。他到了那里,愤怒地命令他们“回家去,哪儿也别去。”

周恩来不像毛,没有平民模样。他代表着被中国人称做学生的那类人,是知识界的保护人。他的事业始于1919年

的“五四”运动,他那时在天津的南开中学:他比朱和毛更富有商业城市人的气息,也更灵活,更熟悉世故。他

实际上是一位被中国人称为“军事学者”的人。

在周恩来任总理的活跃时期,东西方能够缓和是不使人惊讶的。周是伟大的、自由的、温和的、高度文明的、有

魅力的、开朗的、坦率的。

(我在1972年到中国旅行时,没有请求会见毛泽东或者周恩来,毫无疑问我应该这样做。后来有人告诉我,毛愿

意见到我。人们不能随便地会见毛泽东,我怕他会拒绝。我离开北京后,有两个专门送急件的人带来两位领导人

给我的信,邀请我做一次回访。周恩来说他很抱歉没有会见我,同时他请他的妻子照管我的访问,他说我愿意停

留多久就停留多久,我可以到中国的任何地方去。他的妻子邓颖超和朱德的妻子康克清一起,在人民大会堂接见

了我,并为我举行了一次晚宴。)

首页 1 2 3 4 5 尾页
责编:snrv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