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自学考试 >> 自考真题 >> 法学类 >> 法理学(一)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2014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理学试题_第2页

来源:考试网 [ 2014年8月4日 ] 【大 中 小】

  C.法律文化是法律意识的体现,归根结底是由法律意识决定的

  D.法律意识与具体的社会形态有密切的关系,法律文化则有一种超越具体的社会心态的属性

  24.“法治应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提出该定义的是

  A.邓小平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

  25.在英国历史上,大法官根据公平原则判决案件所形成的法,被称为

  A.普通法 B.衡平法

  C.判例法 D.一般法

  26.部门法划分的基本的或首要的标准是

  A.法的调整方法 B.法的调整手段

  C.法所调整的对象 D.法所调整的目的

  27.公法和私法的划分主要存在于

  A.民法法系 B.伊斯兰法系

  C.社会主义法系 D.英美法系

  28.在法的渊源转变为法的过程中,应当提倡和推行的模式是

  A.自发型 B.自主型

  C.自动型 D.自觉型

  29.以规定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或职权和职责关系为主要内容的法是

  A.公法 B.实体法

  C.程序法 D.普通法

  30.由最高国家立法机关,以整个国家的名义所行使的,用来调整最基本的、带全局性的社会关系,在立法权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的一种立法权是

  A.中央立法权 B.地方立法权

  C.国家立法权 D.政府立法权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O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纸”上将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31.法的渊源的基本要素包括

  A.形式 B.程序

  C.资源 D.进路

  E.动因

  32.关于法制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有

  A.指国家法律和制度的简称

  B.指国家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制度

  C.指具有实体性的法律制度

  D.权力必须依照法律行使

  E.法律至上

  33.我国在确定法所适用的主体范围时,采取的原则是

  A.属人原则为主 B.属地原则为主

  C.保护主义原则为辅 D.折衷原则为辅

  E.属人原则为辅

  34.下列属于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A.发明 B.大西洋

  C.装修行为 D.空气

  E.房子

  35.法律全球化将引发法律理念系统的重要变化,它们主要体现在

  A.法律价值观的转换 B.出现法律制度的趋同性

  C.立法主体的全球性趋势 D.法律发展观的更新

  E.法治理念的转变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误,正确的在答题纸相应位置“√”,错误的打“×”,并说明其正确或错误的理由。

  36.由法案到法的阶段的立法程序包括提出法案、审议法案、表决和通过法案、公布法四个阶段。

  37.人民政协的监督属于国家机关的法律监督。

  38.所有的法都没有溯及力。

  39.法是以国家政权意志形式存在的社会规范,所以,法是一种意识形态范畴。

  40.法的正义价值是法的其他价值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1.法律监督的意义。

  42.简述法定解释的特征。

  43.简述法律责任的根据。

  44.为什么说“道德是法的重要精神力量”?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O分,共20分)

  45.试论述法律程序对司法的意义。

  46.试述中国法律传统的基本内容。

首页 1 2 尾页
责编:duan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