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笔讲串讲 >> 经济类 >>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2016年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章节复习要点:国际贸易理论_第2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6年3月5日]  【

  (二)比较优势理论与绝对优势理论的关系

  比较优势理论与绝对优势理论都认定对外贸易可以使一国的产品销售市场得以迅速扩张,因而十分强调对外贸易对促进一国增加生产扩大出口供给的重要作用。或者反过来说,斯密和李嘉图站在当时新兴的产业资本家阶级的立场上,为了给产业资本所掌握的超强的工业生产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大量剩余产品寻找出路,从供给的角度,论证了开拓国际市场推进国际贸易的重要性,以及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来,可以将斯密和李嘉图的贸易思想归于贸易理论研究上的“供给派”(School of Supply)。

  但就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各自涵盖的研究对象而论,对此两者进行比较,人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无论一国是否拥有绝对低成本的优势商品,只要存在相互间的比较优势,国际间的自由贸易就可以使贸易双方都获得贸易利益。这就是说,实际上,从理论分析的角度考察,比较优势理论分析研究的经济现象涵盖了绝对优势理论分析研究的经济现象,而不是相反。这说明,斯密所论及的绝对优势贸易模型不过是李嘉图讨论的比较优势贸易模型的一种特殊形态,是一个特例。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将只适用于某种特例的贸易模型推广至对普遍存在的一般经济现象的理论分析,正是李嘉图在发展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方面的一大贡献

  (三)比较优势理论的普遍适用性

  比较优势理论,尽管自李嘉图提出至今已近二百年,但仍不失为指导一般贸易实践的基本原则。不仅如此,比较优势理论的原理除了可以用于对国际贸易问题的分析以外,还有较为广泛的一般适用性。

  四、比较优势理论的缺陷

  比较优势理论也存在着理论上的“硬伤”,或者说,存在理论分析上的“死角”。这是因为,在李嘉图的理论分析中,比较优势所以能够成立,全然取决于两国间两种商品生产成本对比上“度”的差异。但是,如果只是考察经过高度抽象的“2×2贸易模型”,势必存在着这样一种情况,即两国间在两种商品生产成本对比上不存在“度”的差异。

  第三节 要素禀赋理论

  由瑞典经济学家伊莱·赫克歇尔和贝蒂尔·俄林提出

  内容:“各国要素比例不同,出口丰品,进口稀品。”

  具体分析:

  结论:各国进行国际贸易的原因是产品的价格差别,各国在国际贸易中会生产和输出本国丰裕要素密集的产品,进口本国稀缺要素密集的产品。通过贸易最终会使国际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

  评价

  里昂惕夫反论

  内容:

  对它的解释

  现代自由贸易理论

  自由贸易(Free Trade)是指国家取消对进出口贸易的限制和障碍,取消本国进出口商品各种优待和特权,对进出口商品不加干涉和限制,使商品自由进出口,在国内市场上自由竟争的贸易政策。它是“保护贸易”的对称。

  规模经济理论 :保罗•克鲁格曼1979年提出,解释了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的存在 。

  产业内贸易理论 :

  1、产业内专业化与产业内贸易

  2、人们衡量产品是否属于同一产业的标准

  3、为什么会出现产业内贸易

  技术差距理论 :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1、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弗农产品生命周期概念的提出

  2、以收音机的产生发展过程来分析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需求偏好相似理论 :

  保护贸易理论

  重商主义

  1、早期重商主义叫货币差额论(15世纪——16世纪中叶)

  代表人物:英国的斯坦福

  主要观点:

  (1)货币是唯一财富,一国在对外贸易中要尽量输出而不是输入,以便使本国货币财富增加;

  (2)要实行严格的贸易管制,争取保持每一笔贸易的顺差。

责编:xiejin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