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笔讲串讲 >> 文学类 >> 档案文献编纂学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考《档案文献编纂学》章节复习:档案文献的编辑

来源:华课网校  [2016年12月22日]  【

  1. 加工的原则

  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重要原则,是档案文献必须和档案原件的文字高度一致

  ①存真原则——首要原则

  ②求实原则

  ③慎改原则(原则上不改)

  ④标注原则

  2.档案文献的转录加工

  (1)转录加工:把档案的原文实事求是地抄录或誊写在其他载体上所做的工作,要求尊重原始档案的内容并且在转录之后务必做到与原档精确校对。

  (2)转录加工的要求:

  ①保证历次转录件与被转入件的完全一致

  a.精心抄录,避免抄错

  b.准确辨认文字(有正、草、隶、篆、行之体,今字、本字、古字、通假字、专用字、避讳字)

  ②要总结误辨认文字的原因及规律,避免辨认错误的发生。 辨认错误的几种情况:

  a.不辨结构:如帛书写本《战国策》中“触龙言说太后”,刻本误将龙、言合二为一

  b.不辨形体:戊、戌、戍

  c.将异体字认作错字

  d.不识避讳字

  e.因自己漫漶、虫蛀、残损而难以辨认

  f.不善于查阅工具书或没有综合运用各种知识二致误

  3.行款格式的处理

  ①抬头:书写文件时,当作者遇到某个应尊崇的名称,不能与上文连写,通常另起一行,高于其他 行书写,或者前空一格或数格,即为“抬头”。

  清代:空抬,空出一格至数格,而后书写;平抬,提行另起定格书写;单抬,亦称一抬,提行并高出一格书写;双抬,亦称二抬;三抬;四抬

  ②侧书:作者在文中涉及自己名字时,以小字书于文内右侧以示谦卑,谓“侧书”。

  ③上款、下款:民国以前的文书,上款为作者的职衔和姓名,下款是受文者。

  ④并书:旧式公文可用一份底稿同时作为两份或三份正式文件的底稿,除相同部分外不同部分在一行中并行书写两行或三行字。

  4.避讳:避讳是中国历史上,为了显示尊敬,必须回避君主、尊长的“名讳”,而在称呼或行文中以 别的字代替的一种要求。

  5.句读/点断:给档案原文断句并施加符号或加以注解说明, 古称“句读”、“点断”。

  6.校勘:在转录和标点档案文献的过程中,对于讹、脱、衍、倒等现象进行处理,即为校勘。

  7.校勘的对象及相应的校勘符号和用法

  ①讹文:亦称舛文、误字,即档案原文中的错别字。

  转录应保留讹文,转录应以“< >”将正字括于讹文之后。

  ②脱文:即档案原文中的掉字。

  转录应在掉字处以“[ ]”将考证出的所掉字补于括号中。

  ③衍文:即档案原文中重叠多余之字。

  转录应用“[ ]”将多余之字括起来。

  ④倒文:指档案原文中文字前后颠倒(如颠倒字数较多,前后位置较远,又称为“错简”)。

  可用改正讹文符号“< >”恢复其字序。

  8.陈垣“校法四例”文献学家陈垣先生在《校勘学释例》中提出的重要理论,包括四个方面: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是档案文献校勘通行的四大方法,至今沿用。

  ①对校法:以同书之祖本或别本(另外的版本)对读的校勘方法

  ②本校法:同一本书前后互证的校勘方法

  ③他校法:用不同的书校本书校勘方法

  ④理校法:遇到没有根据或者根据极少的资料,无所适从时,用推理的方法得出结论

  9.拟制档案文献标题的要求

  ①标题结构要合理:

  标题六要素:作者、内容、受文者、文种、时间、地点

  ②要表明编者的态度

  ③体现时代特色

  ④简明扼要

  ⑤用词准确

  10.档案辨伪

  (1)作伪的目的

  为了获得名声而作伪、为了谋取暴利而作伪、为了在争论中获胜而作伪、党派为了利益而作伪、为了推卸责任而作伪

  (2)作伪的方法/手段

  ①全部伪造 ②局部伪造 ③名义伪造

  (3)辨伪的历史

  ①春秋,考订字词

  ②刘知几对《史通》所写的《辨古》、《惑经》是辨伪的先河

  ③宋·朱熹《古文尚书》

  ④胡应麟《四部正讹》

  ⑤清·黄宗羲,胡谓,阎若璩

  ⑥民国·梁启超《古玉真伪及其年代》

  (4)辨伪的方法

  ①外部辨伪:载体,装订,用墨;笔迹

  ②内部辨伪:时间,地点,人物,用语

  11.档案文献加工的含义:指编者根据编纂题目的需要,按照一定的原则,将档案文献正文中的文字如实地转移到其他载体上去,同时将档案文献正文中一切不符合编纂要求的文字、符号、款式以及图形等,凡不涉及档案内容的外形部分,进行必要的技术性处理。

责编:zhangjing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