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笔讲串讲 >> 法学类 >> 刑事侦察学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考刑事侦查学资料整理(2)

来源:华课网校  [2017年5月24日]  【

  刑事侦查工作常用的统计指标

  (一) 基础指标

  报警案件数:公安机关受理群众控告、检举、揭发的案件数。

  立案数: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决定立为刑事案件的案件数。

  破案数:主要犯罪事实和主要犯罪嫌疑人已经查清,取得了确凿证据,犯罪嫌疑人已经缉捕归案的案件数。

  (二) 比较指标

  发案率:是指报告期一定地区单位人口中,发生刑事案件的起数,或者表述为一定地区报告期发生的案件数与人口总数之比。

  犯罪率:是指报告期一定地区单位人口中犯罪的人数,或者表述为一定地区报告期犯罪的人数与人口总数之比。

  破案率:是破案数占立案数的比率,采用百分率的表述形式。

  发案升降率:是指报告期立案数减去基期立案数之差占基期立案数的比率。得正数反映上升率,得负数反映下降率。基期是指与报告期相比较的同一时期,一般采用去年的同期为基期。

  犯罪现场,是指犯罪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地点和遗留有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品的一切场所。

  犯罪现场的分类

  一、 原始现场与变动现场

  以犯罪现场形成以后有无变化为标准,可将犯罪现场分为原始现场和变动现场。

  (一) 原始现场

  原始现场是指刑事案件发生以后到实施勘查以前,现场没有受到人为或自然因素的影响,现场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现场。

  (二) 变动现场

  变动现场是从刑事案件发生后到实施勘查前,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使现场的原始状态部分或全部发生改变的现场。

  二、 主体现场与关联现场

  犯罪现场按照它们在犯罪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可分为主体现场和关联现场。

  (一) 主体现场

  主体现场是犯罪行为人实施主要犯罪行为的处所,如杀人案件杀人的处所、抢劫案件实施暴力抢劫的处所、爆炸案件发生爆炸的处所等。

  (二) 关联现场

  关联现场是指主体现场以外同犯罪行为相关联的现场,如预谋场所,藏赃毁证、移尸埋尸场所等。

  三、 真实现场与伪造现场

  以现场现象的真假为依据,可分为真实现场和伪造现场。

  (一) 真实现场

  真实现场是指确是犯罪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所形成的现场。

  (二) 伪造现场

  伪造现场又称之为假案现场,是指当事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有意布置的现场。

  四、 室外现场和室内现场

  (一) 室外现场

  室外现场是指犯罪行为人在室外作案时形成的现场。

  (二) 室内现场

  室内现场是指犯罪行为人在室内作案时形的现场。

  痕迹、物证在勘查前的保护

  1、 标示保护法。

  标示保护法是在发现有痕迹、物证处用粉笔等工具将痕迹、物证圈画起来,加以标示的方法。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对现场外围痕迹、物证的保护。

  2、 记录保护法。

  记录保护法是指在保护现场过程中,由于抢救人命、扑灭火险等需要,而必须移动现场物品时,将移动前现场的状况详细记录下来的方法。

  3、 遮盖保护法。

  遮盖保护法是指在气候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为了避免现场上痕迹、物证受到破坏,用洁净的遮盖物对痕迹、物证加以遮盖的方法。

  4、 转移保护法。

  转移保护法是指为了避免环境因素的变化导致现场上痕迹、物证受到破坏,而将痕迹、物证进行转移、提取的方法。

  犯罪现场勘查是在刑事案件发生后,侦查人员为收集犯罪证据,查明犯罪事实,对与犯罪有关的场所和人、事、物进行的现场勘验检查和现场调查的侦查措拖。

  现场勘查的指挥,是指现场指挥员在特定的犯罪现场环境中,组织、协调现场勘查人员完成现场勘查的过程。

  犯罪现场访问是侦查人员为了查明案情,收集侦查线索和犯罪证据,在犯罪现场勘查过程中依法对了解案件有关情况的人员进行的调查询问工作。

  所谓重点访问对象通常是指对侦查工作有密切关系,能提供重要线索的人员。

责编:lzy08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