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笔讲串讲 >> 公共课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2016年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重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

来源:华课网校  [2016年5月23日]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

  1.为什么说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1、帝国主义压迫中国,奴役中国的历史从此结束,民族一洗百年的屈辱,开始自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

  2、本国封建主义、官僚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长期受压迫和欺凌的人民在政治上翻身,成为国家主人

  3、军阀割据、战乱频繁、匪患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束,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政治稳定。人民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

  4、从跟上改变了这个这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5、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

  总之: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准着中国的年民族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标准着半封建半殖民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胜利

  2.执政面临的考验P149

  1、能不能保卫住人民胜利的成果,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2、能不能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3、能不能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4、能不能经受执政的考验,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作风

  《中国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年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同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公布施行的法令。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1950年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提出 3年时间完成。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指出,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条件是( .土地改革的完成,.现有工商业的调整,.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

  3.七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

  1、毛泽东做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指出,要获得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要用三年时间,创造三个条件

  三个条件:1)土地改革完成2)现有工商业调整 3)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俭

  意义:七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处理初期中国共产党的一次最重要的会议,会议决议为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党的工作规定了明确的策略路线和行动纲领

  4. (重点题)“三反”“五反”的内容和意义P153

  三反--------针对不法资本家行贿党政干部情况的严重发展,1951年底到1952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构工作人员开展了三反运动: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意义:这次运动教育了大多数干部,挽救了犯错误的同志。清除了党的革命队伍和国家干部动物中的腐化分子,有力的抵制了旧社会恶习和资产阶级的腐蚀,对于在执政的条件下保持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促进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廉政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反-------1952年1月,中共中央决定开展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

  意义:要求依靠工人阶级,团结守法的资本家机器其他市民,揭露违法资本家的“五毒”行为,运动历时半年,打击了违法资本家的“五毒”行为,在工商业者中普遍进行了一次守法经营教育,推动了在私营企业中建立工人监督和实现民主改革。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

  (1)1949年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静态表述),即进入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动态表述)。这之前在局部地区(解放区已经建立)

  (2)(结合第六章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分两步走:1949年建立的新中国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而非社会主义社会。

  (3)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已经具有诸多社会主义因素(如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指导地位等等),这是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必要条件。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点和性质

  特点:

  (1)经济上:五种经济成分共存: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以上是三种主要形式)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2)政治文化上:无产阶级的政治领导地位和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已经确立。这使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具有了社会主义的性质。

  (3)社会的两种基本矛盾:从内外来说,中国还存在着两种基本的矛盾:国际上是新中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国内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性质:

  新民主主义社会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总体上是社会主义因素在增长的过渡性社会。

  5. (重点题)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采取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际步骤P158

  1、没收管理资本,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

  2、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

  3、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在的道路

  提出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任务

  ●中共中央1953年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内容表述:“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内容分析(关系):

  “一体两翼”“一化三改”关系的形象归纳。“一体”“一化”:指发展社会主义工业:“两翼”“三改”:指对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特点:社会主义建设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的几种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是?

  第一步,是简单的共同劳动的临时互助组,和在共同劳动的基础上实行某些分工分业,并有少量公共财产的常年互助组。互助组组员的生产资料仍旧是私有的,土地经营并不统一,但是劳动者联合起来,进行集体劳动,这一点就具有社会主义萌芽的因素,常年互助组则比临时互助组有着更多的社会主义因素。

  第二步,是在互助组的基础上,进到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种初级合作社是在私有财产基础上,实行土地入股、统一经营、收益按土地和劳力比例分配。土地报酬部分,按社员入股土地多少进行分配,劳动报酬部分,按社员参加集体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牲畜、农具及其他生产资料入社,则取得合理的代价。初级社比互助组又有了较多的公共积累,因而,它具有半社会主义的性质,是引导农民过渡到完全社会主义制度的一种很好的过渡形式。

  第三步,是基本生产资料完全归集体所有,完全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也就是集体农庄)。这种高级社在土地改革之后,即在个别地区出现,1954年全国已发展到五百多个,到1956年冬,全国已经基本上实现了高级农业合作化。

  点的农业合作化道路的基本原则和方针是什么

  有中国特第一,在中国的条件下,可以走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道路。

  第二,充分利用和发挥土改后农民的两种生产积极性,通过互助、初级农业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种由低到高的互助合作的组织形式,实行积极发展、稳步前进、逐步过渡的方针。

  第三,农业互助合作的发展,要坚持自愿和互利的原则,采取典型示范、逐步推广的方法,发展一批,巩固一批。

  第四,要始终把是否增产作为衡量合作社是否办好的标准。

  第五,要把社会改造同技术改造相结合。

  “四马分肥”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利润分配形式的形象说法。1953年国家规定,私营企业每年结算盈余,其利润分配依照“四马分肥”的方式,即将利润分为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四个方面进行分配,资方红利大体只占四分之一,企业利润的大部分归国家和工人,基本上是为国计民生服务的。1956年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后,资方的股息红利被定息,即年息五厘所代替。

  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政策的特点:

  (1)有偿地、逐步地改变资产阶级的所有制。

  (2)在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同时,给予资本主义工商业者必要的工作安排。

  (3)不剥夺资产阶级的选举权,对其进步的代表人物给以恰当的政治安排。

  第一个五年计划 具体工业建设成就

  1956年宣布提前完成了计划规定的任务。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共生建成投产。195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1957年生产钢 535万吨,原煤 1.3亿吨,粮食1.95亿吨。社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3%,工农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1%,农业为4.5%,工业为 18%(其中轻工业12.9%,重工业25.4%)。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49年的30%上升到1957年的56.7%,经济结构发生很大变化,为中国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五年中,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52.1%,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11.9%,工业物质消耗降低2.3%,每百元产值提供利润17.1元;国民收入平均每年增长8.9%。全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平均每年增长4.2%,其中,农民3.2%,职工4.9%。同时,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生产力发展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到1957年底,各项经济建设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特别是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喜报频传。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我国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是( 公私合营

  )。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国家对私营工商业实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

  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将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通过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出了一条集体化、合作化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农业合作化提高了农村的社会生产力和农民的生活水平.

  6.(08论述(重点题))为什么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必然P160

  1、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基础

  2、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捆,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

  3、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注意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不必要条件

  4、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总之: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的最重要事件就是选择了社会主义成功的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7.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

  1、第一个五不计划规定。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2、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的培养建设人才

  3、保证地发展生产的基础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

责编:liujia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