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自学考试 >> 笔讲串讲 >> 教育类 >> 环境心理学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2012年自考环境心理学串讲笔记三十八

来源:考试网 [ 2012年2月4日 ] 【大 中 小】
拥挤

  名词-密度:是指每单位面积个体数目的客观测量,具体来说,它是指个体与面积的比值。密度可以在任何单位面积里进行度量,它又可以分为社会密度和空间密度、实际密度和可知觉密度、内部密度和外部密度。

  社会密度和空间密度是密度的两个最基本形式。社会密度指面积不变而变化个体数目;空间密度指个体数目不变而变化面积。(名词-可知觉密度:)个体对所处空间密度的评价,就是可知觉密度。名词-内部密度:是个体与建筑内部空间面积的比值,也就是房间内的密度。名词-外部密度:是个体与建筑外部空间面积的比值。是户外的密度。

  5.拥挤和密度的区别是什么?

  名词-拥挤:是对导致负性情感的密度的一个主观心理反应。当人口密度达到某种标准,个人空间的需要遭到相当长一段时间的阻碍时,就出现了拥挤感。影响人们是否产生拥挤感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密度。

  拥挤对动物行为后果的影响:许多研究发现拥挤会引起动物的攻击和变态行为,如实验发现,在有限的空间内,当大鼠数量不断增长,密度过高时,成年雄鼠对雌鼠表现出很强的攻击性,甚至会吃了刚出生的幼鼠。(名词-消沉:)卡尔霍恩把大鼠的这种极度无组织、拥挤的围栏现象称为行为消沉。行为消沉可以理解为,当某个空间内的人口分布不平衡,或人口密度超过物种所应具备的,维持正常社会组织秩序的能力时,就会出现分裂行为。

  拥挤对人类的影响:高密度对人造成的影响可分为直接效应和累积效应,即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直接效应指由于高密度带来的即时负性情感体验,如焦虑;累积效应指高密度对健康的损害。

责编:snrv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