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自学考试 >> 笔讲串讲 >> 经济类 >>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考经济类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笔记2

来源:考试网 [ 2015年12月12日 ] 【大 中 小】

  主要国际贸易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是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的一种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各国应集中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然后用这种产品去换取本国的劣势产品,从中获利。

  比较优势理论:是李嘉图对斯密绝对优势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各国应集中生产优势较大或劣势较小的产品,通过国际贸易,使贸易参加国获利。

  绝对优势理论的假设与内容:

  1.假设:a.人类只有两个国家;b.每个国家只生产两种产品,第一种商品高于另一国家同种商品价格,第二种商品价格低于另一个国家同种商品的价格。

  2.内容:A.每个国家应当只生产它最擅长的商品;

  B.绝对优势是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基础。

  比较优势的主要内容:

  各国应该按照“两利取其重,两劣取其轻”的原则进行分工和交换,即每个国家都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这样可以增加世界产出,提高劳动生产率,参与交换的国家也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增加产品消费。

  比较优势也是以一系列的假定为前提的。这些假定包括:

  1.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它们生产两种产品;

  2.所有的劳动都是同质的,没有熟练与非熟练之分;

  3.生产成本不变,无规模收益;

  4.没有运输费用;

  5.生产要素都是充分就业,并在一国国内自由流动,而在国际间则不能自由流动;

  6.生产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国际间实行自由贸易;

  7.贸易是按物物交换的方式进行; 8.不存在技术进步。

  赫-俄理论(即要素禀赋理论)的假设条件:

  1.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生产两种商品,使用两种要素;

  2.两国在生产同一商品时使用相同的技术,即生产函数相同;

  3.两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规模收益不变,即单位生产成本不随着生产的增减而变化;

  4.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生产要素在一国国内可以自由流动,在国际间则不能自由流动;

  5.没有运输成本、不存在关税或非关税壁垒;

  6.两国的需求偏好相同;

  7.两国的贸易是平衡的,每个国家的总进口额与总出口额相等。

  如何评价要素禀赋理论?

  1.从一个国家最基本的经济资源(人力、土地、资本)出发,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的客观实际情况;

  2.将价格理论引入国际交换领域,以货币作单位,对商品的货币价格(成本)进行分析,与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相比,更接近国际贸易实际;

  3.赫-俄模型的某些假设前提是不符合实际的。如假设两国的生产技术是相同的,排除了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责编:xiejin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