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医学类 >> 卫生检验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考《卫生检验》考试测试题及答案三

来源:华课网校  [2017年12月21日]  【

  简答题

  1、 简述样品分析前处理的意义,主要方法有哪些?

  答:由于样品的组成复杂,待测组分与杂技共存,有些样品含有大量的有机化合物甚至高分子化合物,它们或将待测组分包裹起来,或吸附待测组分,或与待组分结合;有些样品常含有大量与待测组分性质相近的其它成分或者与待测组分直接反应等,因此许多样品不能直接用于检测分析,在分析前应根据待测组分及干扰组分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方法对样品进行预处理。这种为消除或减少干扰因素而采取的预先处理措施称为样品分析的前处理。样品的前处理是关系到检验成败的关键,在卫生理化检验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卫生理化检验中常用的前处理方法主要有:有机分解法、溶剂提取法、挥发分离法、还有其它处理方法,如吸附法、透析法、沉淀法、离子交换法等。

  2、 水样保存的目的是什么?保存方法有哪些?

  答:采集的水样原则上要尽早检测,但从采集到检测之间有一时间间隔,要经过运输、存放等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水样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其中的某些组分发生变化而影响检测结果的真实性,水样保存的目的就是要尽可能地消除或降低这种影响。

  常用的保存方法有冷藏或冷冻、密封和闭光、控制pH、加入化学试剂等方法

  3、 简述水温测定的意义

  答:水温是水质分析中pH、电导率、溶解氧等测定项目的基础数据;水温的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提示水源被污染;水温对水质混凝沉淀、氯化消毒处理的效果有直接影响;水温会影响水中微生物的繁殖和水的自净作用;水温还会影响水生动物植物的生长。

  4、 色度测定时,去除水样中的悬浮物有哪些方法?

  答:离心沉淀法、静置澄清法、滤膜(通过孔径0.45µm的滤膜)过滤法

  5、 何谓真色和表色?怎样根据水质污染情况选择适宜的测定颜色的方法?

  真色:水中悬浮物质完全移去后呈现的颜色。表色:没有取出悬浮物时所呈现的颜色。

  铂钴标准比色法适用较清洁、带有黄色色调的天然水和引用水的测定。稀释倍数法适用于受工业废水污染的地面水和工业废水颜色的测定。

  6、 简述BOD5的测定原理?

  答:在规定的条件下,微生物分解存在水中的某些可氧化物质,特别是有机物所进行的生物化学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的量。目前国内外普遍规定于20±1℃培养5天,分别测定样品培养前后的溶解氧。二者之差即为BOD5值。以氧的(mg/L)表示。

  7、 碘量法测定溶解氧的原理?

  答:水样中加入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水中溶解氧将低价锰氧化成高价锰,生成四价锰的氢氧化物棕色沉淀。加酸后,氢氧化物沉淀溶解并与碘离子反应而释出游离碘。以淀粉作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滴定释出碘,可计算溶解氧的含量。

  8、 哪些物质干扰碘量法测定溶解氧,怎样消除?

  答:(1)易氧化的有机物;(2)可氧化的硫的化合物;以上两种干扰可采用电化学探头法测定。(3)氧化性或还原性物质,需采用修正碘量法测定;(4)水样有色或消耗碘的悬浮物,采用明矾絮凝修正法;(5)含有活性污泥悬浮物的水样,采用硫酸铜-氨基磺酸絮凝修正法。

  9、 标准分析适用哪几种水质pH值的测定?

  答:适用于饮用水、地面水及工业废水。

  10、 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磷的原理是什么?

  答:在中性条件下用过硫酸钾(或硝酸-高氯酸)使试样消解,将所含磷全部氧化为正磷酸盐,在酸性介质中,正磷酸盐与钼酸铵反应,在锑盐存在下生成磷钼杂多酸后,立即被抗坏血酸还原,生成蓝色络合物。

责编:bts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