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自学考试 >> 自考故事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考故事:自考路上的“张海迪”_第2页

来源:考试网 [ 2011年11月18日 ] 【大 中 小】
从自学考试专科阶段到本科阶段,于健用了七年多的时间,经过2500多个日日夜夜的学习,先后通过了汉语言文学专科和本科两个阶段的全部25门课程,其中有5门课程是经过两次、三次甚至四次才得以通过的。

七年时间转瞬而过,于健迎来了最后的毕业论文答辩。2008年3月23日星期日,是一个云淡风清的好天气,初春的阳光带着些许凉意。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于健来到他的主考学校——哈尔滨师范大学。当他坐着轮椅进入教室时,满教室准备答辩的考生都用好奇的眼光望着他,让他觉得有种莫名的压力。更让于健没想到的是,学校考虑到他的实际情况,为了照顾他,让他第一个进行答辩,这不免让他更加紧张。因酷爱古典文学,于健的论文选择了论述三国文化方面的内容,论文题目是《试论三国演义的重大文学成就》。在做论文时,平时大量知识的积累得以充分发挥,写作中几易其稿,辅导老师的建议和指导进一步扩展了论文内涵,而论文中引用的十二部参考文献全部来自他自己的藏书。在拿到答辩题目做准备时,于健为自己确定了“论点深邃有据,词锋侃侃昂扬,谦虚却无拘谨,放开但不张狂”的答辩要点,按照老师提出的“关羽的形象”和“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的答辩问题,他简述了论文中心思想,较为顺利地回答了问题。本以为这样就结束了,没想到主考老师临时又提出了一道“曹操和刘备的行事方针”的附加题,于健虽感意外却并未慌张,凭借着对三国故事的熟悉和对三国文化的了解,他大段引用了《三国演义》原著中的成句,并依据自己的理解加以阐述,圆满回答了老师的提问。语音落毕,教室内掌声雷动,在座的师生们自发地为他鼓掌喝彩。答辩老师对他的论文选题、论述内容、论点引用、文体结构等进行了点评指导,对他精彩的答辩和刻苦学习的精神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彼时的于健既兴奋又激动,心中感慨万分。他终于实现了人生的第一个奋斗目标。

学有所成 回馈社会

七年的自考旅程,不仅证明于健有能力通过自学掌握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他今后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0年3月,于健加入了哈尔滨市作家协会,成为一名市作协会员,并已开始在这个新的起点上,向他的第二个奋斗目标努力,以圆自己的文学创作梦想。近几年来,他边参加自学考试边练习写作,已撰写了近五万字的多部文稿,主要是些有感而发的散文类作品,内容也多为现实题材或史实轶事等,如《我的人生路》、《人生难得几回搏》、《北京纪行》、《回归十年说澳门》、《多些自信》、《奥运随想》、《由大冬会想到的》、《观东北虎园有感》、《特殊的生日礼物》、《儿女情怀——母亲生日有感》、《感恩》、《从马谡之死谈起》、《忧劳兴国,逸豫亡身》、《论说三国时代开国帝王》、《与周瑜交流-放弃也是一种美丽》等等。其中他的《人生难得几回搏》、《多些自信》、《感恩》等习作,很多作品已在教育网站和报纸专栏中发表。

2010年下半年,于健受聘于黑龙江省阳光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每周为盲人按摩培训班学员讲授思想品德和中国历史相关课程。目前已经讲了很多期课程,深受同学们喜爱和欢迎。于健说,“我要将我所学的知识,奉献给社会,同时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以自身经历和学得的知识,通过认真的备课,讲授给这些生活在无光世界里的学员们,他的讲课声情并茂,非常吸引人。他把自己自强自立的经历和对生活的感悟,讲成了一个励志的故事,使同学们听起来,有笑声、有思索、有震撼、有感动,很多同学都留下了眼泪。他把三国演义故事作为历史课的主线,以故事的形式,评书的技巧,现代的语言,古为今用的理解,解析出故事中的哲理,讲给同学们听,使大家便于理解、记忆,又有新鲜感。他希望自已能够成为为盲人学员点亮心灵之灯的人。他要以这种方式努力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长以奉献社会,创造人生价值。

命运虽然剥夺了于健独立行走的权利,但他却用行动证明了,囚禁在轮椅里的不过是副皮囊。那些纵论古今的深邃思想,那些激昂青春的远大理想,不会湮灭也无法阻挡,在浩瀚的书海里,在艰难的学习中,他享受到了天马行空般的自由。他给自己写下了座右铭:坎坷并经历着,经历磨难只会更加坚强;进取并追求着,追求奉献才能享受人生。让我们共同祝福于健,愿他更坚强更勇敢,愿他的生活更丰富更美好!

首页 1 2 尾页
责编:snrv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