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广东 >> 政策大纲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2018年广东省自学考试《机械测试技术》课程考试大纲_第2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8年4月9日]  【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 课程的性质与特点

  机械测试技术是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独立本科段)的必修课。

  机械测试技术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如何获取、分析和处理工程中有用的信息,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能正确地确定测试方案,合理地选用测试装置,并初步掌握静、动态测量和工程试验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进一步学习、进行科学研究和处理汽车维修与检测技术问题打下基础。

  (二) 课程的设置目的与要求

  学生按本大纲学完本课程后应对大纲规定的全部内容有系统的了解,并着重掌握以下几方面的知识:

  1)掌握测试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对测量装置的基本要求,测试系统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

  2)掌握误差的基本概念及随机误差的基本特征;测量数据的处理与表示方法。

  3)熟悉信号的时域和频域描述方法,建立信号的频谱结构概念;了解随机信号的相关分析和谱估计的理论。

  4)了解各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了解常用显示记录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5)了解各种典型物理量的测试方法。

  (三) 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一门与《高等数学》、《物理学》、《材料力学》、《电工学》、《汽车构造》等多种课程相关的课程。学生在修学本课程前,应修完的课程是:《高等数学》、《物理学》、《材料力学》、《电工学》、《汽车构造》。本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需要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环节的配合。

  教材的第4、5、6、7章是考核重点章,第2、3章是考核次重点章, 1、8章是考核一般章。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1章 概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信息与信号、测量与检测等的定义;掌握机械工程领域中信息的表达形式和测量方法;了解测试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重点:信息与信号、测量与检测的概念。

  难点:机械工程领域中信息的表达形式和测量方法

  二、课程内容

  1.1 工程测试技术的基本概念

  1.2 测量对象信息的表达形式与测量方法

  1.3 测试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三、考核知识点

  1. 工程测试技术的基本概念

  2. 测量对象信息的表达形式与测量方法

  3. 测试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四、考核要求

  1. 工程测试技术的基本概念

  识记:信息与信号、测量与检测的概念

  领会:现代检测技术

  2. 测量对象信息的表达形式与测量方法

  识记:机械工程领域中信息的表达形式

  领会:测量方法

  3. 测试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识记:测试技术应用领域、类型

  领会:测试技术的现状、发展趋势

  第2章 测试技术基础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测试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对测量装置的基本要求,熟悉测试系统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掌握频率响应、阶跃响应在系统动态分析中的实际意义。

  重点:测试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对测量装置的基本要求,测试系统的静态特性

  难点:测试系统的动态特性

  二、课程内容

  2.1 测试系统的基本组成与要求

  2.2 测试系统的输出特性

  三、考核知识点

  1. 测试系统的基本组成与要求

  2. 测试系统的输出特性

  四、考核要求

  1. 测试系统的基本组成与要求

  识记:测试系统的基本组成,精度、精密度、分辨力等概念

  领会:测试系统的基本功能,测试系统的基本要求

  2. 测试系统的输出特性

  识记:测试系统的输出特性、静态特性、动态特性的概念,传递函数、零阶系统、一阶系统、二阶系统的概念

  领会:非线性,迟滞性,灵敏度,负载作用,测试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的基本步骤,各阶测试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频率响应、阶跃响应在系统动态分析中的实际意义

  第3章 测量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熟悉误差的基本概念及随机误差的基本特征;掌握随机误差的计算方法、标准误差的含义和在误差分析中的作用;掌握系统误差、粗大误差的特征,系统误差和粗大误差来源及发现与消除方法;掌握测量数据的处理与表示方法。

  重点:误差的基本概念

  难点:系统误差的消除,粗大误差的特征和剔除

  二、课程内容

  3.1 误差的基本概念

  3.2 随机误差的基本特征及计算方法

  3.3 系统误差

  3.4 测试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表示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

  1. 误差的基本概念

  2. 随机误差的基本特征及计算方法

  3. 系统误差

  4. 测试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表示方法

  四、考核要求

  1. 误差的基本概念

  识记: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引用误差

  领会:误差的来源,精度的表示方法

  综合应用: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引用误差的计算

  2. 随机误差的基本特征及计算方法

  识记:随机误差的基本特征

  领会:随机误差的计算方法,标准误差的含义和在误差分析中的作用

  3. 系统误差

  识记:系统误差的分类

  领会:粗大误差的特征,系统误差和粗大误差来源及发现与消除方法

  4. 测试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表示方法

  识记:有效数据的处理,线性回归

  领会:测试数据的表示方法

  第4章 信号分析基础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熟悉信号的基本类型;掌握傅里叶级数与傅里叶积分对动态信号分解的物理意义;掌握时域、频域的概念及在时域、频域中信号物理量的含义,掌握周期信号、非周期信号及随机信号的分析方法。

  重点:周期信号分析、非周期信号分析

  难点:随机信号分析

  二、课程内容

  4.1 信号分析概述

  4.2 周期信号分析

  4.3 非周期信号分析

  4.4 随机信号分析

  三、考核知识点

  1. 信号分析的作用与测试信号的分类

  2. 周期信号分析

  3. 非周期信号分析

  4. 随机信号分析

  四、考核要求

  1. 信号分析的作用与测试信号的分类

  识记:信号分析的作用与方式

  领会:测试信号的分类,确定性信号与非确定性信号

  2. 周期信号分析

  识记:周期信号

  领会:离散频谱,周期信号的数字特征

  3. 非周期信号分析

  识记:非周期信号

  领会:连续频谱

  4. 随机信号分析

  识记:随机信号的基本概念,随机信号的主要特征参数

  领会:随机信号的分析方法

  第5章 传感器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传感器的类型与发展概况;熟悉各类传感器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适用的检测物理量。着重掌握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原理、电涡流式传感器的类型与原理、电容类传感器的类型与测量原理、压电式传感器的测量原理及等效电路、磁电式传感器的类型与工作原理以及热电式传感器的测量原理。

  重点:传感器的类型及特点

  难点:各类传感器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适用的检测物理量

  二、课程内容

  5.1 概述

  5.2 电阻类传感器

  5.3 电感类传感器

  5.4 电容类传感器

  5.5 发电类传感器

  三、考核知识点

  1. 传感器组成、类型与基本要求

  2. 电阻类传感器

  3. 电感类传感器

  4. 电容类传感器

  5. 发电类传感器

  四、考核要求

  1. 传感器组成、类型与基本要求

  识记:传感器的组成,传感器的类型,传感器的特性标定

  领会:传感器的基本要求

  2. 电阻类传感器

  识记:电阻类传感器的种类

  领会:电位计式传感器原理,热敏电阻式传感器原理

  简单应用: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原理

  综合应用: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特点和应用

  3. 电感类传感器

  识记:电感类传感器的种类

  领会:自感、互感式传感器的类型与原理

  简单应用:电涡流式传感器的类型与原理

  综合应用:电感类传感器的特点和应用

  4. 电容类传感器

  识记:容类传感器的类型

  领会:电容类传感器的测量原理

  综合应用:电容类传感器的特点和应用

  5. 发电类传感器

  识记:发电类传感器的类型

  领会:光电式传感器的测量原理,霍尔效应是传感器的测量原理

  简单应用:压电式传感器的测量原理及等效电路、磁电式传感器的类型与工作原理以及热电式传感器的测量原理

  综合应用:发电类传感器的特点和应用

  第6章 测量电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测量电路的作用与基本类型;熟悉各类电桥的作用、直流电桥的电路原理,交流电桥的平衡条件,平衡电桥的测量原理;掌握滤波电路的作用与类型;了解实际滤波器与理想滤波器的差别、实际滤波器的基本参数;掌握放大器的作用原理,掌握调制与解调的概念、目的。

  重点:电桥

  难点:调制与解调

  二、课程内容

  6.1 电桥

  6.2 滤波器

  6.3 放大器

  6.4 调制与解调

  三、考核知识点

  1. 电桥

  2. 滤波器

  3. 放大器

  4. 调制与解调

  四、考核要求

  1. 电桥

  识记:电桥作用、类型,交流电桥的类型,变压器电桥

  领会:直流电桥的基本形式、电路原理、优点,平衡电桥的测量原理,交流电桥的平衡条件

  简单应用:直流电桥的应用

  2. 滤波器

  识记:滤波器的作用、分类

  领会:实际滤波器与理想滤波器的差别,实际滤波器的基本参数

  简单应用:滤波器工作原理

  3. 放大器

  识记:放大器的作用、类型

  领会:放大器的作用原理

  4. 调制与解调

  识记:调制与解调的概念,作用,分类

  简单应用:信号的调制

  第7章 测试技术的应用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力、位移、转速、温度等物理量测量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测量力、位移、转速、温度等物理量的传感器原理。

  重点:位移的测量,转速的测量

  难点:力的测量

  二、课程内容

  7.1 力的测量

  7.2 位移的测量

  7.3 转速的测量

  7.4 温度的测量

  三、考核知识点

  1. 力的测量

  2. 位移的测量

  3. 转速的测量

  4. 温度的测量

  四、考核要求

  1. 力的测量

  识记:力的测量原理、测量方法

  领会:测力传感器的类型,压力的测量原理

  简单应用:各种测力传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转矩的测量

  综合应用:力学参数的检测应用

  2. 位移的测量

  识记:位移测量的类型、转速传感器类型

  领会:位移测量的特点

  简单应用:位移测量的应用

  3. 转速的测量

  识记:转速传感器类型

  领会:转速的测量方法,各种转速传感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简单应用:转速测量的应用

  4. 温度的测量

  识记: 测温传感器的类型

  领会:温度测量的基本原理,测量方法,各种测温传感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简单应用:温度测量的应用

  第8章 计算机测试技术简介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计算机测试系统的组成与特点;智能仪器的组成、类型与特点;虚拟仪器的概念与特点;网络化仪器的概念与特点等。

  重点:计算机测试系统的组成

  难点:智能仪器、虚拟仪器

  二、课程内容

  8.1 计算机测试系统的组成

  8.2 智能仪器

  8.3 虚拟仪器

  8.4 网络化测试系统

  三、考核知识点

  1. 计算机测试系统的组成

  2. 智能仪器

  3. 虚拟仪器

  4. 网络化测试系统

  四、考核要求

  1. 计算机测试系统的组成

  识记:计算机测试系统的基本组成、特点

  领会:模/数、数/模转换的概念和作用

  2. 智能仪器

  识记:智能仪器的特征、形式、功能模块

  3. 虚拟仪器

  识记:虚拟仪器的概念、优点,基本组成

  4. 网络化测试系统

  识记:网络化仪器的概念,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网络化测试系统的结构、特点,基于Internet的网络测试系统的结构、特点

  三、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为了使本大纲的规定在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中得到贯彻落实,特对相关问题作如下说明,并提出具体实施要求:

  (一)自学考试大纲的目的和作用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根据专业自学考试计划的要求,结合自学考试的特点而确定。其目的是对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课程考试命题进行指导和规定。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明确了课程学习的内容以及深广度,规定了课程自学考试的范围和标准。因此,它是编写自学考试教材和辅导书的依据,是社会助学组织进行自学辅导的依据,是自学者学习教材、掌握课程内容知识范围和程度的依据,也是进行自学考试命题的依据。

  (二)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与教材及命题的关系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进行学习和考核的依据,教材是学习掌握课程知识的基本内容与范围,教材的内容是大纲所规定的课程知识和内容的扩展与发挥。本大纲对考核的要求是适当体现的,并与选用教材所体现的课程内容是一致的。

  命题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目标来确定,考核要求、考试命题要覆盖到各章,并突出重点章节。不出死题,着重学生识记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关于自学教材

  指定使用教材:《汽车工程测试技术》麻友良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8月第1版。

  (四)本课程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的指导

  自学考试是一种开放性的教育形式,它主要是通过考生个人自学以及社会助学,来达到国家考试所规定的考核目标。从考试类型上看,自学考试又是一种“标准参照性考试”,考生只要能够达到自学考试各科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要求,即可通过这一科目的考试。认真自学是考生能否顺利通过自学考试并取得学历资格的基础。

  为有效地指导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本大纲已指明了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在各章的基本要求中也指明了各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考生如果希望以自学为主通过《机械测试技术》考试,应在自学中注意以下事项:

  (1)应依据本课程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考核知识点、考核目标和具体要求,对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进行全面系统地学习,在通读教材有关内容的基础上,按照考试大纲的规定,重点学习那些必须考核的内容。

  (2)《机械测试技术》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专业课。学生要结合专业特点系统学习本课程,要基于对整个专业知识体系的掌握展开学习。

  (4)本课注重理论结合实践,学生可通多接触相关实物,有条件的可开展检测技术试验实践,加强对知识的认识、领会和应用。

  (五)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本课程共3个学分(不包括实验内容的学分),共计54学时(注:1学分为18学时)。(另设《机械测试技术》(实践环节)实验实习课程,1学分。18学时)

  针对教材重点章(第4、5、6、7章)、次重点章(第2、3章)和一般章(第1、8章)的自学或助学的基本学时分别不少于8、12、10、10、4、6、2、2即总学时不少于54。

  (六)对考核内容和考核目标的说明

  这是本考试大纲的主要内容,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基本要求:指考生对考试范围内的各章教材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应该熟记,达到牢固掌握的程度。为使考生更好地把握各章节的基本要求,本大纲在下面“考核目标和具体要求”中,做出具体规定。

  (2) 考核知识点:指各章中需要考核的部分。在本大纲中,对于各章节的内容规定了若干个知识点,具体的知识点又可分成若干个知识细目。

  (3) 考核目标和具体要求:指考生应该把握知识点的程度,它是本课程进行命题时的基本依据。本大纲结合《机械测试技术》这门课程的特点,在“考核目标和具体要求”中,提出了4个不同认知层次的具体要求:

  1.识记:能正确认识和表述科学事实、原理、术语和规律,知道该课程的基础知识,并能进行正确的选择和判断。

  2.领会:能将所学知识加以解释、归纳,能领悟某一概念或原理与其他概念或原理之间的联系,理解其引申意义,并能做出正确的表述和解释。

  3.简单应用:能用所学的概念、原理、方法正确分析和解决较简单问题,具有分析和解决一般问题的能力。

  4.综合应用:能灵活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具有一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上述4个不同层次的认知能力是层级递进的关系,后一层次的认知能力,包含了前面所有层次的能力要求。都是考核必须注意的内容范围。

  (七)关于本课程考试的几个规定

  (1)本课程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50分钟。

  (2)本课程考试评分采取“百分制”,60分及格。

  (3)本课程考试题型有5种,分别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改错题、简答题、分析计算题等。在命题中必须按照本课程大纲中所规定的题型命题,考试试卷使用的题型可以略少,但不能超出规定。

  (4)本课程考试卷面中,试题的难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2:3:3:2。

  (5)本课程考试卷面中,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4类题目,各占分数的20%、30%、30%、20%。

首页 1 2 尾页
责编:zj1016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