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首页 | 考试用书 | 培训课程 | 模拟考场  
  当前位置: 中华考试网 >> 中考 >> 中考语文 >> 语文模拟题 >> 天津语文模拟题 >> 文章内容
  

天津中考语文试题附答案第一套

来源:中华考试网收藏本页   【 】  [ 2018年1月22日 ]

  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9分。1-4小题,每题2分;5-11小题,每题3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隽永(juàn)  处理(chù) 言简意赅(gāi)

  B.肆虐(niè) 静谧(mì)  岿然不动(guī)

  C.造诣(yì)  漩涡(xuán) 拈轻怕重(niān)

  D.供应(gōng) 炽烈(chì) 浑身解数(jiě)

  2.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B.他是真的没有听到我的话呢?还是故意装作没听见?

  C.《中庸》说:“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D.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从小事做起,力求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柳暗花明。

  B.提高学习成绩的不二法门就是正确的方法与刻苦用功的精神相结合。

  C.这么多树根在大地里触类旁通,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的食粮。

  D.最近几年,各种各样的电脑学习班越来越多,简直到了汗牛充栋的程度。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的系统工程。

  B.中国农业大学兽医学院使用并研制了禽流感灭活疫苗,在实验检测中,有效率可达100%。

  C.生命之所以美丽,正在于它始终高扬着一个美丽的主题的原因:在生命的底蕴中,始终流动着人类对世界最纯粹的良知与渴望。

  D.经过努力,使我市评为“2012年中国十大经济活力城市”。

  5.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毛泽东《沁园春·雪》)

  此句综合运用对偶、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舞”“驰”“银”“蜡”写得有声有色,把群山、高原写活了。

  B.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艾青《我爱这土地》)

  此句暗示了诗人永远不能回到这片土地的悲惨命运,略显几分伤感与无奈。

  C.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此句以“浅浅”修饰“海峡”,说明海峡不是阻隔两岸的障碍,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心愿。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此联诗句中作者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为国捐躯、以死明志的决心。

  阅读《藤野先生》一文的节选文字,回答6~8题。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6.对文中画线句子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是贫弱的国家,所以中国人必须努力学习。

  B.对日本学生的怀疑,“我”决定努力学习,提高成绩,用实力消除他们的“疑惑”。

  C.反语,表达了“我”对日本一些学生怀疑和歧视的极大愤慨。

  D.表达了“我”对祖国早日强大的期盼。

  7.对“也无怪他们疑惑”和“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两句中的“他们”,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前一个“他们”是指受毒害的日本青年学生,后一个“他们”指麻木的中国人。

  B.两个“他们”都指受毒害的中国青年学生。

  C.前一个“他们”指日本军人,后一个“他们”指日本学生。

  D.两个“他们”均指麻木的中国人。

  8.“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 )

  A.日本青年无视社会公德,“我”十分气愤。

  B.日本青年那一声叫得特别大,影响了“我”观看时事片的情趣,所以觉得特别“刺耳”。

  C.日本青年为了报复“我”上次匿名信事件的失败,故而大吼大叫。因此“我”十分厌恶。

  D.日本青年看到枪毙中国人,幸灾乐祸,严重地伤害了“我”的民族自尊心,故而“我”觉得十分“刺耳”。

  阅读《鱼我所欲也》一文,回答9~11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9.对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故患有所不辟(躲避)也 B.所欲有甚(超过)于生者

  C.乞人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也 D.此之谓失其本心(自己的修养)

  10.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呼尔而与之——没有礼貌地吆喝着你给你吃

  B.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为了)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

  C.乡为身死而不受——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

  D.贤者能勿丧耳——(只不过)贤者能不丢掉它罢了

  11.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选文第一段文字主要侧重于讲道理,第二段文字则侧重于列举事例。

  B.“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是指“这种本性”,即“羞耻之心”;用原文句子说就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C.选文中最能概括全篇主旨的句子是:“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D.选文中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的修辞方法,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起到了突出中心论点的作用。

首页 1 2 3 尾页
我要提问】【本文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返回顶部
将中华自考网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中华自考网 | 复制本页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 | 申请链接 TOP
关于本站  网站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站内导航
Copyright © 2006-2019 中华考试网(Exam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