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首页 | 考试用书 | 培训课程 | 模拟考场  
  当前位置: 中华考试网 >> 中考 >> 中考语文 >> 语文真题 >> 四川语文真题 >> 文章内容
  

眉山市2016年中考语文卷_第3页

来源:中华考试网收藏本页   【 】  [ 2017年3月29日 ]
他处。差别迁徙是指一个种群的全部成员都迁徙,但在迁徙的时间、周期和距离上存在较大的年龄和性别差异。比如,银鸥随着年龄增加,迁徙距离越来越短;雄性美洲雀鹰待在繁殖地的时间长于雌鹰。突发迁徙是指一个物种在一些年份根本不迁徙,而在另一些年份却突然离开繁殖地。这种迁徙模式很可能与气候和食源变化有关。一般来说,冬季越寒冷,食物越缺乏,一些物种就越可能产生突发迁徙行为。

12.本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说明动物的迁徙之谜的?2分)

13.第⑥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4.第④段中加点词语“大多”能不能去掉?为什么?(3分)

(二)阅读下面一篇小小说,完成15~18题(16分)

 

凌鼎年

①娄城三老翰墨展上,少长成集,群贤毕至。

②开幕式上,应众人之求,三老联袂挥毫献艺。赵老不假思索泼墨画出水上水下几许荷叶,更有荷花含苞待放,煞是喜人;钱老成竹在胸,只寥寥几笔,三两游鱼跃然纸上,一条条栩栩如生;孙老略一凝神,一株岸边杨柳迎风摇曳,婀娜多姿。

③孙老画罢,回头对赵老、钱老的高足说:“来,添一笔,助助兴。”

④不知是不敢在“班门”前弄斧,还是中国文人固有的君子之风,几位门生都互相谦让着,谁也不肯轻易落墨。这时,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后生毛遂自荐说:“我来献丑了。”不待应允,他从从容容拿起斗笔,饱蘸浓墨,跃跃欲试。

⑤三老都不认识这位不速之客,但对他的勇敢精神倒颇嘉许。市美协头头想阻止,三老见之,摇摇手,何必扫年轻人的兴呢?且拭目以待吧。

⑥或许是因为在众目睽睽之下,或许是因为画面上已有荷有鱼有树,不好落笔,这位年轻人手执斗笔迟迟落笔不下。场上的气氛一时如凝固住一般。突然,那饱蘸的浓墨滴了一滴下来,无情地落在画面上。“呀!”年轻人一声惊呼脱口而出。这轻轻的一声如冷水滴入沸油锅

⑦坏了坏了!一幅好好的画眼看就要毁了。真是大煞风录!好几个人用愠怒的眼神瞅着这位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后生。

⑧不料年轻人反倒镇定了,他审视误墨片刻,不慌不忙地在误墨上略作加工,好啊,那误墨竞化作一只半空振翅的翠鸟,简直补得天衣无缝,堪称大手笔。

⑨画罢,年轻人轻轻地说:“惭愧,惭愧!贻笑大方。”

赞叹声啧啧四起。三老也对年轻人刮目相看,谓之“后生可畏”

⑩翌日,市报上赫然登出这位年轻人的照片,有篇报道对他大加赞扬,似乎他是翰墨展主角。

⑧市美协头头很欣喜也很自责,欣喜的是发现了这样一位新秀,自责的是对这位新秀一无所知。他决定登门去拜访这位新秀,不巧,唯有一位耄耋老人在家。老人不言不语,进屋捧出一大叠满纸涂鸦的毛边纸、宣纸来。市美协头头翻着翻着,疑是自己眼睛出了毛病——他简直不敢相信,所有的这一叠纸,几乎都画着翠鸟——从误墨中化出的翠鸟。

    选自《金麻雀获奖作家文丛》(有改动)

15.请根据文章脉络,用简洁的语言补充完整这篇小小说的故事情节。(4分)

翰墨展开幕式上,三老联袂挥毫献——                   

后生误墨“污毁画卷”,众人愠怒——                ;市美协头头登门拜访,揭开误墨谜底。

16.文中的无名后生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简要分析。(4分)

17.赏析下面语句,按要求回答括号内的问题。(4分)

1“呀!”年轻人一声惊呼脱口而出。这轻轻的一声如冷水滴入沸油锅(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析加点句子的妙处。)(2分)

2好几个人用愠怒的眼神瞅着这位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后生……赞叹声啧啧四起。三老也对年轻人刮目相看,谓之“后生可畏”。(请从小说写作手法的角度,说说作者这样安排情节的用意。)(2分)

18.文中的年轻后生因为“误墨化翠鸟”而一举成名,这与现实生活中的歌星、影星、体育明星等一夜成名很相似。你如何看待这一社会现象?(4分)

(三)阅读下面非连续文本,完成19~21题。(8分)

“全面二孩”来了,你怎么看

【政策背景】

 计划生育政策自1980年开始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我国出生人口数量,但近年来,一系列的人口问题使计划生育的目标和理论依据都受到质疑。男女出生比例节节升高,从1980年的107.4:100上升到2004年的121.1:100。人口结构问题凸显,目前,我国已成为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老年人口比例在不断上升,从2010年的13.3%上升到2014年的15.5%。另外,我国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已经超过1.5亿户,独生子女养老负担沉重,而一些家庭的“失独”不仅成家庭灾难,也成社会之痛。

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会议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  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各种声音】

网友“初为人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今高养育成本时代已经到来,一个孩子,  从怀孕到分娩,从出生到成长,直到学成后参加工作,的确是一笔很大的支出。我们这代人  太累了,养育一个孩子,尚且困难重重,再生一个简直难以想象。养而不教,教而不善,结  果是害了孩子害了自己。

我要提问】【本文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返回顶部
将中华自考网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中华自考网 | 复制本页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 | 申请链接 TOP
关于本站  网站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站内导航
Copyright © 2006-2019 中华考试网(Exam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