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首页 | 考试用书 | 培训课程 | 模拟考场  
  当前位置: 中华考试网 >> 中考 >> 中考化学 >> 化学模拟题 >> 四川化学模拟题 >> 文章内容
  

2015年四川中考化学考前强化试题1_第5页

来源:中华考试网收藏本页   【 】  [ 2015年4月14日 ]

  19. (1)碳+氧气 二氧化碳 ;(2)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3)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4)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反应物写在箭头的左面,生成物写在箭头的右面,①碳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碳+氧气 二氧化碳 ;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③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表达式为: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④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表达式为: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考点:文字表达式的书写

  20.O2;Fe3O4;H2O2;SO2;P;Fe.

  【解析】

  试题分析: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其化学式为:O2.四氧化三铁的化学式为:Fe3O4.过氧化氢的化学式为:H2O2.二氧化硫的化学式为:SO2.磷的化学式为:P.铁的化学式为:Fe.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21.(1)2N (2)Na2O (3)Fe3+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及化学用书的书写可知两个氮原子表示为2N;氧化钠的化学式为Na2O;铁离子的符号为Fe3+。

  考点:化学符号的书写

  22.(1) CaC2 + 2H2O ==== C2H2 + Ca(OH)2 (2)干燥保存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中的叙述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可知(1)碳化钙遇水后的化学方程式:CaC2 + 2H2O ==== C2H2 + Ca(OH)2 (2)根据上述信息,保存电石应该干燥保存。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物质的保存方法

  23. (1)7; (2)34; (3)+5; (4)F﹣; 3Fe; I2; (5)4; 11:112; (6)Fe+CuSO4═FeSO4+Cu.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其最外层电子数是7;(2)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小方格的信息可知硒元素的原子序数使34;(3)设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x.(+1)+x+(﹣2)×3=0 x=+5(4)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①氟离子:F-﹣,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三个铁原子,就可表示为:3Fe;碘属于非金属单质,(双原子分子)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其化学式为:I2;

  (5)葡萄糖酸锌是由碳、氢、氧、锌四种元素组成的;其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14)=11:112.(6)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24.(1) 电能 。 (2) 导电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 。

  (3) ① Cu+2AgNO3=2Ag+Cu(NO3)2 。 ② NH4Cl、ZnCl2 。

  ③ 2KClO3MnO22KCl+3O2↑ 。

  ④ 分别取少量化肥,在研钵里加少量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气味放出的为氯化铵,无味的是尿素 。

  【解析】

  试题分析:(1)普通电池使用时是放出电能,即电池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石墨有良好的导电性,可用于电池的电极。石墨与金刚石物理性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3)① 铜的活动性比银强,可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单质和硝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2AgNO3=2Ag+Cu(NO3)2 。

  ②黑色固体混合物为二氧化锰、炭黑、氯化铵和氯化锌;二氧化锰和炭黑不溶于水过滤后为滤渣;氯化铵和氯化锌可溶解于水,过滤后形成滤液。所以滤液a中溶质的化学式是NH4Cl、ZnCl2。

  ③ 滤渣灼烧时,炭粉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则固体b的成分应为二氧化锰;二氧化锰可用作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的催化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2KCl+3O2↑。

  ④ 氯化铵为铵态氮肥,可与碱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氨气。所以可以:分别取少量化肥,在研钵里加少量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气味放出的为氯化铵,无味的是尿素 。

  考点:碳的单质、工艺流程图、催化作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铵态氮肥的鉴别

  25.A:CaCO3 B:CaO C:CO2 D:Ca(OH)2

  【解析】本题考查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解答此题时首先寻找突破口,可以从常见的重要物质的特征性质、特征反应、特征结构、特征用途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之上,逐一分析、判断得出结论。由上述反应关系图示A B + C;C + D A,

  可推知以下结论:A:CaCO3 B:CaO C:CO2 D:Ca(OH)2

首页 1 2 3 4 5 尾页
我要提问】【本文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返回顶部
将中华自考网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中华自考网 | 复制本页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 | 申请链接 TOP
关于本站  网站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站内导航
Copyright © 2006-2019 中华考试网(Exam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