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首页 | 考试用书 | 培训课程 | 模拟考场  
  当前位置: 中华考试网 >> 中考 >> 技巧心得 >> 文章内容
  

2017年中考考生生不能碰的十大雷区

来源:中华考试网收藏本页   【 】  [ 2017年5月25日 ]

  同学们在平常训练时一定要注意答题技巧,养成良好的考试习惯。记住喽!知道了这十条答题“雷区”,千万别再踩了!否则后悔莫及哦!

    雷区1:错字百出

  结局:知识学了也白学

  在中考试卷中,令改卷老师最感手软的就是因错别字被打0分的情况。比如,2016年河南中考语文卷中的8分默写题,不少同学其实是把文字全部默写出来了,但却被打0分。为什么?因为8个句子中,每一个句子都出现至少一个错别字,而按规定,错一个字,整个句子的分数就全没了。

  错一个字,整个句子的分数就全没了

  其实不止是语文,其他科目也是对一样错别字决不留情的。比如地理科,一旦采分点出现错别字,也是一律不给分的。如,准噶尔的“噶”成“葛”;地表疏松的“疏”写成“蔬”等都得不了分,而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也是很丢分的,今年规定两个字扣一分,最多可扣3分。

  不过,据改卷老师说,错字特别多的卷子会影响老师的心理分,可能本来该得50多分的作文,因为老师印象不好,最后只打40多分,一丢可能就是5分甚至更多,那才是最令人遗憾的。

    雷区2:答卷马虎

  结局:答案再好都枉然

  中考答卷马虎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字迹潦草,让改卷老师如看天书。

  这种卷子,改卷老师因为看不懂,常常就不给分,或者给很少的分数。

  改卷老师因为看不懂,当然得分少

  二是卷面脏乱、改动不统一。

  有的地方画横线,有的地方画个圈,有的地方又涂成黑块,让老师视觉无比疲劳。

  还有的考生是写一段画一段,改卷老师得到处找答案。这种卷子,得不了高分是肯定的,万一老师找不到关键点,没给分也是常有的事。

  另外,考生万一答错只需要在错误答案上划条斜线即可,并在指定位置写上正确答案。切勿因此答错题而扰乱后面答题的步骤,影响后面的发挥。

  卷面脏乱差

  三是不按解题格式答题。

  考生解题格式一定要按课本要求,否则会因不规范答题失分。老师建议考生在答题时一定要学会用学科术语答题,按照平时答题参考答案的标准答案进行作答。不能随心所欲地用口语作答。

  不能随心所欲地用口语作答

  四是答题卡涂写不规范。

  按照要求,答题卡只能用2B铅笔涂写,考生答题时,有些考生不按照答题卡要求涂写,字迹不清晰或者涂选择题的时候涂得太轻,都容易造成答案扫描后不清楚,影响老师判卷。在填涂答题卡时,最好轻重大小都能一致。

  填涂时要注意轻重大小

  五是错位答题。

  考生答的是第一题,但是答题卡上却做在第二题的位置上,由于中考实行网上分题阅卷,阅卷老师只能看到他所评试题区域内的答案,所以答错位的题评卷老师无法正常阅评,建议考生在选择题全部做完以后再将答题卡涂完,答题之前一定要对准答题卡的位置。

  答题之前一定要对准答题卡的位置

  六是忘写作文题目。

  有的考生有先写作文、最后总结作文题目的习惯,中考时候由于紧张,容易忘了题目,但是在中考评卷时,如果没题目直接扣3分,建议考生写完语文和英语作文时一定要重点检查题目,以免无谓失分。

  只有身子没有头,无谓失分

    雷区3:心理不稳

  结局:难也丢分易也丢分

  考场上,如果发现有的科目比较难,不少考生心情大受影响,变得手忙脚乱,连其他平常轻轻松松就能完成的题目此时也没了思路,做不出来了。一些心理素质较差的考生更是被困在这道难题中出不来,结果后面的题目都没有时间做。

  难题容易题要兼顾

  有时候,放下难题,把简单的题目先完成,再回头来做难题,难题也就不再难了,两头都兼顾。但如果一味困在难题中,就可能难题没做出来,连简单题也没了思路,那才是难也丢分易也丢分,太不划算了。

    雷区4:问牛答马

  结局:哑巴吃黄连

  据改卷老师透露,中考普遍存在几种审题不清造成丢分的失误。

  一是审题马虎,不是不会做,是审题不认真,问牛答马,或漏答题目。

  这种情况在中考中是非常忌讳的,得分非常低。还有很多考生审题非常不认真,结果考生在看到自己熟悉的题目时容易疏忽,如语文名著中有个题:“流浪汉为什么攻打圣母院?结局如何?”问了两个大点,但很多考生要么只答为什么,要么只回答结局如何。或者数学考试中要求写概念和运算,而考生只写了结果而不写简要的过程。

  二是基础知识不扎实、训练不够造成的审题不清。

  比如同一个内容的题目,问法不同,许多考生一看到相同的内容,就急急忙忙下笔,把平常做的原文抄下,却没看到,人家问的是另一个方向的问题。

  知识要扎实才能得高分

  改卷老师认为,其实,粗心大意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是能力不够,训练不够,如果平常训练时多出一些类似的题目,强化训练,多角度训练,就不会出现这种低级错误。

    雷区5:投机取巧

  结局:反蚀一把米

  在语文试卷中出现了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不少考生写作文时,将试卷中一道阅读题全文照抄下来,结果被打成零分卷。据分析主要还是考生存在投机取巧心理。虽然,由于改卷时是一人一题,改作文的老师不见得看过试卷的其他内容,有可能一时被蒙混过关,但一旦被发现,代价是非常惨重的。

首页 1 2 尾页
我要提问】【本文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返回顶部
将中华自考网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中华自考网 | 复制本页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 | 申请链接 TOP
关于本站  网站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站内导航
Copyright © 2006-2019 中华考试网(Exam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