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首页 | 考试用书 | 培训课程 | 模拟考场  
  当前位置: 中华考试网 >> 中考 >> 中考历史 >> 历史模拟题 >> 湖北历史模拟题 >> 文章内容
  

湖北初中历史中考试卷及参考答案(12)_第4页

来源:中华考试网收藏本页   【 】  [ 2015年11月11日 ]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试题解析: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在电力技术方面,美国和德国走在其他国家的前列。故选D

  2.B

  【解析】

  试题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同盟国一方中的意大利在战争爆发后,考虑到自身的利益,加入到协约国。所以本题选B

  3.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萨拉热窝事件的影响。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在其吞并不久的波斯尼亚邻近塞尔维亚的边境地区,进行军事演习,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人。6月28日是塞尔维亚和波斯尼亚联军在1389年被土耳其军队打败的日子,演习选定在这一天是具有挑衅意义的。奥匈皇储斐迪南大公亲自检阅了这次演习,演习结束后,斐迪南大公返回萨拉热窝市区时,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击中毙命。这就是著名的萨拉热窝事件。德、奥匈帝国立即以 此作为发动战争的借口,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事件遂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

  4.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爱迪生的伟大功绩。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也被广泛应用于生活领域,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在电器发明领域,美国科学家爱迪生最为著名。在历经数百次失败后,他在1879年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为世界带来了光明。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5.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历史进入了“电气时代”。电力也被广泛应用于生活领域,众多的家用电器产品出现,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6.B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里的“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告诉我们,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14年6月28日的萨拉热窝事件直接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第一次世界大战•大战的爆发

  7.A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里的“意大利”、“缔约国、《同盟条约》”告诉我们,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一战前期,德国和奥匈帝国、意大组成同盟国集团,故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第一次世界大战•帝国主义争霸

  8.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意大利从自身利益出发加入到协约国方面对德国作战,这反映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一切以利益为转移,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第一次世界大战•大战的爆发

  9.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两次工业革命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电话、电灯、电报等新发明涌现出来,但是移动电话还没有问世,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人类迈入“电气时代”•“电气时代”的到来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里的“石油”、“化工工业”告诉我们,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人发明了使用液体燃料的内燃机,大大推动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11.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两次工业革命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的创造性和标志性发明是瓦特的蒸汽机的广泛应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创造性和标志性发明是电力的广泛应用,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蒸汽时代”的到来•瓦特与蒸汽机;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人类迈入“电气时代”•“发明大王”爱迪生

  12.C

  【解析】

  试题分析:本小题考查的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1924年列宁逝世以后,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为实现 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努力奋斗。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这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1932年跃居欧洲第二,世界第三。1937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超过英法德,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但苏联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落后于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3.A

  【解析】

  试题分析:本小题考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日、俄等,相继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逐渐形成了三对矛盾:法德矛盾、英德矛盾、俄奥矛盾。其中英德矛盾是众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并以两国为核心,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两大军事集团。双方不断扩军备战,1914年的萨拉热窝事件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线;凡尔登战役是大战中最惨烈的战役之一;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对交战的双方而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都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所以选择A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

  14.C

  【解析】

  试题分析:本小题考查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在1870年后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各国发展速度不一样。英法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他们不愿意采用最先进的生产技术,所以经济发展缓慢;而德美 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完成了国内市场的统一后,扫除了发展的最大障碍后,采用先进的科技成果,使得两国经济发展迅速,实力超过了英法,跃居世界第一、二位,英法降为三、四位。各国经济发展的实力出现大的变化,但与他们拥有的殖民地不相匹配。德国虽居第二位,但其海外殖民地最少,英国虽在第三位,但却还是有最多的殖民地。这些都是因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导致的。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15.D

  【解析】

  试题分析:本小题考查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19世纪末,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帝国主义间的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的局面越来越严重。帝国主义争夺世界的矛盾变的十分尖锐,逐渐形成了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德意奥组成的三国同盟和英法俄组成的三国协约。这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战争一触即发。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德、奥匈帝国以此为借口,挑起了战争。同年7月,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一战爆发,德和俄、英、法很快卷入战争。意大利为了自身的利益,望风使舵,与协约国达成秘密协定,背叛“盟友”,参加到协约国一方作战。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

我要提问】【本文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返回顶部
将中华自考网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中华自考网 | 复制本页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 | 申请链接 TOP
关于本站  网站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站内导航
Copyright © 2006-2019 中华考试网(Exam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