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首页 | 考试用书 | 培训课程 | 模拟考场  
  当前位置: 中华考试网 >> 中考 >> 中考历史 >> 历史模拟题 >> 湖北历史模拟题 >> 文章内容
  

2015湖北中考历史二轮专项训练试题5_第4页

来源:中华考试网收藏本页   【 】  [ 2015年5月17日 ]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中国近代被称之为状元实业家的是张謇,所以答案是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2.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中国人们社会生活的变化。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人们生活习俗、习惯的变化都因为辛亥革命的发生。受辛亥革命的影响。题干中所描述的服装是孙中山的经常穿的,故被定为中山装。选择答案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社会生活的变化。

  3.B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中国社 会的变化。同学需要认真阅读题干,分析理解文字的意思:自松油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标枪以至机关枪,……可以看出现在的中国从松油片、独轮车、自标枪开始使用电灯、坐飞机、用机关枪。反映中国社会的进步,进入近代社会。选择答案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社会生活的变化。

  4.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关史实。从图表可以看出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面粉出口量快速增长。说明中国的面粉产量增加,中国工业有快速发展。是从1914年开始。学生可以分析出是1914年发生的事情促进了中国面粉的发展。因为帝国主义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故选择答案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 年级历史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5.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相关史实。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从诞生之日起一直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比较落后;从行业上来看,主要集中在纺织业、面粉业等轻工业部门,重工业落后;从地区之间的发展来看,上海、武汉等沿江海大城市较发达,内地薄弱;一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掠夺,中国民族工业经历了一个发展的“黄金时代”。故答案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6.B

  【解析】

  试 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以来社会生活变化的相关史实,解题时注意“不可能“,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科举考试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从隋朝大业三年(607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约一千三百年。B内容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社会生活的变化•文化生活的变化

  7.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张謇的准 确认识,解题时抓住题干图片中的信息,依据“清末状元”“实业救国”“大生纱厂”等信息可以直接判断是张謇,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张謇(1853-1926)字季直,号啬庵,清代状元,实业家,立宪派著名人物。他毕生从事实业和文化教育事业,对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故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张謇

  8.D

  【解析】

  试题分析:本小题考查的是实业救国。张謇,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著名的实业家,人称“南张北周”。《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张謇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于是他提出了著名的口号“实业救国”,并身体力行,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弃政从商,毅然回乡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他所倡导的“实业救国”口号与“民主共和”成为当时流行的两大思潮。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9.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题文给出的时间是1876年,因此,家住上海的李先生看的报纸应是申报,因为申报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故答案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社会生活的变化

  10.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张謇指出“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意思是说外国人富民强国的根本原因是工业发达,因此张謇这段话反映了他提倡实业救国。故答案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11.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科举制度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度创立于隋朝,1905年清朝宣布废除沿用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题干中的“1919年春,科举制度已经废除了。所以此题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新式教育的开端

  12.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清末民初的社会生活的变化。轮船、火车、电报、报纸和电影在辛亥革命前的中国就出现了,所以辛亥革命后生活在上海的政府官员可以坐轮船或火车出差,可以发电报问候亲人、与朋友照相,可以在报纸上看新闻、休闲时看电影。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宣布革除封建陋习,废除跪拜礼,改行鞠躬或握手。革除“大人”、“老爷”之类的称呼,改称“先生”、“君”。所以答案选B。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艰难起步•社会生活的变迁•照相、电影的出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艰难起步•社会生活的变迁•剪发辫、改称呼

  13.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题文表格中的数据显示:1912年——1920年,中国民族工业厂家数增长速度非常快,其原因有二:一是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二是“一战”期间列强因战争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更重要的原因是后者。故答案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14.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张謇的相关史实。属于基础题,考察的是学生对相关史实的识记能力。题中明确提到此人物选择了实业,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是张謇。面对民族危机,张謇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利益,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故此题选择答案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15.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和状元实业家张謇相关的史实,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是在1899年,而近代中国在洋务运动时期就创办了民用工业,如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因此,大生纱厂不是中国最早的民用工业。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16.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看到题文中“大生纱厂”、“实业救国”、“清末状元”这些关键词,就应该联想了张謇,张謇是清末状元,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并身体力行,放弃高官厚禄,回乡创办大生纱厂等实业。故答案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17.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四个选项中D选项人们见面就叩头,口中称着“大人”“老爷”是不正确的,因为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已经废除了这些有损人格的礼节和称呼,代之以鞠躬、握手礼和“先生”“君”等称呼。故答案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社会生活的变迁

  18.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内容。辛亥革命的兴起,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民国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一系列法令,使社会习俗逐渐得到改变。材料中 这一新国民形象正反映了这一现象的变化。故答案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社会生活的变化

  19.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内容。自近代以来,伴随着一系列思想解放运动的兴起,民主、科学的思想传播开来,严重冲击着封建礼教,女学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抗婚、逃婚,争取婚姻自由,正是这种现象的体现。故答案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经济与社会生活•社会生活的变化

  20.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关知识内容。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无暇东顾,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掠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民国政府抓住时机,发出长篇通饬,倡导使用国货,以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答案为: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21.B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此题需要学生认真分析题干意思,理解意思联系答案,确定选项。看题意:“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头饰穿着都效仿西方;结婚也学习西方的样式不在是中国古老的结婚方式。这些说明受西方的影响,中国一些古老的生活习俗等都发生了变化,故此题选择答案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社会生活的变化。

  22.A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关史实。此题属基础题,考察的是学生对课本史实的识记能力。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加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使张謇认识到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于是他提过“实业救国”的口号,放弃高官厚禄,回乡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故此题选择答案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23.C

  【解析】

  试题分析:本小题考查的是实业救国。张謇,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著名的实业家,人称“南张北周”。《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张謇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于是他提出了著名的口号“实业救国”,并身体力行,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弃政从商,毅然回乡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他所倡导的“实业救国”口号与“民主共和”成为当时流行的两大思潮。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24.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人们社会生活变化的相关史实。此题的关键之处是时间:20世纪初,可以做到的,必须是20世纪初之前就有的。《申报》创办于1872的上海,京师大学堂创办于1898的戊戌变法时期,故①②都是20世纪初之前就能做到了;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科技制所以20世纪初不能在考中状元了,故③不符合题意。商务印书馆是1897年创办的,在此之后都能买到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字典,故④也是正确的。所以此题选择答案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社会生活的变化。

  25.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近代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相关史实。张謇在甲午中日战争后创办的大生纱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压迫,由于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有一定的发展。但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张建德工厂被吞并。因为中国半殖民地本封建社会,我国民族工业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发展艰难曲折。故此题选择答案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26.A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相关史实。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与西方的接触。西方的发明也不断传入中国,改变着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架设有线电报,用它来传递信息,进行联系。故此题的答案选择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社会生活的变化。

  27.C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的是“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统计表”,排除A;外国资本是为了扩大在华利益而非支持中国民族工业,排除B;D与史实不符;1914-1918年一战期间;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有利于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因此选C。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

  28.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民国时期称谓的变化。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在称谓方面取消“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代之以“先生”“ 君”等平等的称呼,因此身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可能被称呼为“先生”或者“君”。故答案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社会生活的变化

  29.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准确认识,回顾已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交礼仪逐渐采用了西方的握手、鞠躬,以取代等级分明的跪拜礼;在称呼上,逐步采用平等的“先生’’‘‘同志"代替了“老爷”、“大人"等称谓,据此分析可知B的表述不合史实,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社会生活的变化•礼仪的变化

  30.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的史实。次题干中我们可以看到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过程中,民族资本家创办的多是面粉公司、盐公司等等,这些都是轻工业。这就是我国民族工业在行业上的特点,故 选择答案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我要提问】【本文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返回顶部
将中华自考网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中华自考网 | 复制本页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 | 申请链接 TOP
关于本站  网站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站内导航
Copyright © 2006-2019 中华考试网(Exam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