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首页 | 考试用书 | 培训课程 | 模拟考场  
  当前位置: 中华考试网 >> 中考 >> 中考化学 >> 化学模拟题 >> 贵州化学模拟题 >> 文章内容
  

2015年贵州中考二轮复习试题4_第4页

来源:中华考试网收藏本页   【 】  [ 2015年5月25日 ]

  21.(2分)(2014•青岛)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B.

  向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

  D.

  向盛有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金属镁和铝

  考点: 溶质的质量分数;金属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专题: 元素化合物知识型.

  分析: A、根据饱和溶液的定义来进行解答;

  B、氯化铜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沉淀,但是在酸性环境中沉淀难以形成,可以据此解答;

  C、向氢氧化钠溶液加入过量稀盐酸,开始溶液的pH大于7;

  D、由于镁的活动性比铝强,故镁反应的速率快,在图象中表现斜线较陡.

  解答: 解:A、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再加入硝酸钾固体还能继续溶解,等到饱和后硝酸钾不会溶解,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不会改变,故A正确;

  B、氯化铜溶液可以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但是氢氧化铜能够溶于稀盐酸,所以开始加入澄清石灰水时溶液中不会产生沉淀,直至把稀盐酸消耗完全后才会产生沉淀,故B错误;

  C、向氢氧化钠溶液加入过量稀盐酸,开始溶液的pH大于7,故C错误;

  D、将镁片和铝片(均足量)分别和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混合,则酸全部参加反应,酸相同,所含有的氢元素质量相等,故最后生成的氢气质量相同,由于镁的活动性比铝强,故镁反应的速率快,在图象中表现斜线较陡,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与图象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22.(2分)(2014•青岛)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氯化钠 、硫酸钠、硫酸铜、碳酸钠、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称取一定质量的该白色粉末加足量水溶解,得无色溶液A.

  ②在无色溶液A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分别得无色溶液B和白色沉淀C;将白色沉淀C洗涤,烘干后称得质量为20g.

  ③在20g白色沉淀C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消失,并有气泡冒出.

  ④在无色溶液B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

  由上述实验得出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白色粉末中不含碳酸钙、硫酸钠、硫酸铜

  B. 无色溶液B中一定含有两种溶质

  C. 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氯化钠

  D. 步骤③生成的气体质量可能是4.4g

  考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盐的化学性质.

  专题: 混合物组成的推断题.

  分析: 根据碳酸钙难溶于水,硫酸铜在溶液中显蓝色,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会生成硫酸钡沉淀,硫酸钡沉淀不溶于酸,碳酸根离子和钡离子会生成碳酸钡沉淀,碳酸钡沉淀溶于酸,氯离子和银离子会生成不溶于酸的氯化银沉淀等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 解:碳酸钙难溶于水,硫酸铜在溶液中显蓝色,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会生成硫酸钡沉淀,硫酸钡沉淀不溶于酸,碳酸根离子和钡离子会生成碳酸钡沉淀 ,碳酸钡沉淀溶于酸,氯离子和银离子会生成不溶于酸的氯化银沉淀.

  称取一定质量的该白色粉末加足量水溶解,得无色溶液A,而碳酸钙难溶于水,硫酸铜在溶液中显蓝色,所以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碳酸钙、硫酸铜;在无色溶液A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分别得无色溶液B和白色沉淀C;将白色沉淀C洗涤,烘干后称得质量为20g,在20g白色沉淀C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消失,并有气泡冒出,说明白色沉淀C是硫酸钡沉淀和碳酸钡沉淀的混合物,所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氯化钡、碳酸钠、硫酸钠;碳酸钠和氯化钡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硫酸钠和氯化钡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钡是过量的,所以B中的溶质是氯化钠和氯化钡,在无色溶液B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B中含有氯离子,但是加入的氯化钡引入了氯离子,白色粉末中是否含有氯化钠,不会影响实验现象,所以白色粉末中可能含有氯化钠,

  A、通过推导可知,白色粉末中不含碳酸钙、硫酸铜,故A错误;

  B、通过推导可知,无色溶液B中溶质是氯化钠和氯化钡,故B正确;

  C、通过推导可知,白色粉末中可能含有氯化钠,故C错误;

  D、通过方程式:BaCO3+2HCl=BaCl2+H2O+CO2↑,可以看出,生成4.4可的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钡19.7克,没有超过沉淀的总质量,所以这种情况是可以的,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所给物质的性质和两两之间的反应,然后依据题中的现象判断各物质的存在性,最后进行验证即可.

  三、理解与应用(共4小题,第23题5分,第24题7分,第25题4分,第26题5分,共21分)

  23.(5分)(2014•青岛)下表是某食品包装袋上的部分内容,请回答:

  品名 ××××

  配料 鸡蛋、面粉、白砂糖、柠檬汁、植物油

  保持期 90天

  (1)配料中主要能提供蛋白质的是 鸡蛋 .

  (2)柠檬汁中富含维生素C,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 坏血病 .

  (3)配料中除白砂糖外,主要含有糖类物质的还有 面粉 ,是人体所需 能量 的主要来源.

  (4)各配料中的主要营养物质都属于 有机物 (选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考点: 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专题: 化学与生活.

  分析: (1)明确各种食品中富含的营养素就能顺利解答;

  (2)根据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来分析;

  (3)根据糖类物质的种类以及作用来分析;

  (4)根据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来分析.

  解答: 解:(1)鸡蛋中富含蛋白质,面粉、白砂糖中富含糖类,柠檬汁中富含维生素,植物油中富含油脂,故填:鸡蛋;

  (2)缺乏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故填:坏血病;

  (3)面粉中也富含糖类;糖类物质是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故填:面粉;能量;

  (4)配料表中的主要营养物质中都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填:有机物.

  点评: 考查了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以及营养素与人体健康的密切关系,难度较小.

  24.(7分)(2014•青岛)如图是自然界中碳循环的简单示意图,请填空:

  (1)图中所示矿物包含的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 石油 和 天然气 ;由煤焦化得到的焦炭(主要成分是碳)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 CO2 .

  (2)海水吸收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H2O═H2CO3 .

  (3)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处于不停的循环过程中.因此,人类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方向有两个:首先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要 增加二氧化碳的消耗 .

  考点: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碳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

  专题: 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 (1)根据化石燃料的种类进行分析解答;焦炭(主要成分是碳)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

  (2)海水吸收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

  (3)降低二氧化碳的含量,可以从减少排放和增加吸收的角度进行考虑.

  解答: 解:(1)图中所示矿物包含的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

  焦炭(主要成分是碳)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CO2.

  (2)海水吸收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

  (3)人类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方向有两个:首先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要增加二氧化碳的消耗.

  故答案为:(1)石油;天然气;C+O2 CO2;(2)CO2+H2O═H2CO3;(3)增加二氧化碳的消耗.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自然界的碳循环、化石燃料的种类、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5.(4分)(2014•青岛)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

  请回答:

  (1)变化Ⅰ的化学方程式是 2H2+O2 2H2O .

  (2)下列关于变化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填写序号).

  A、分子的数目增多了 B、分子变小了

  C、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了 D、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3)从变化Ⅱ的微观过程可分析出,该变化过程的一条宏观信息是 物理变化 .

  考点: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学反应的实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分析: (1)根据变化Ⅰ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变化Ⅱ中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的变化;

  (3)根据变化Ⅱ的微观过程可分析物质的变化等.

  解答: 解:(1)由变化Ⅰ的微观示意图可知,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方程式为:2H2+O2 2H2O;

  (2)由变化Ⅱ中微粒的变化可知,分子的间隔变小了,分子的数目、体积、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3)由变化Ⅱ中微粒的变化可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答为:(1)2H2+O2 2H2O(2)C;(3)物理变化.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反应前后的物质种类及其原子种类等方面的关系问题,解题的关键是依据质量守恒、化学反应的实质并结合图示依据相关的知识进行分析.

  26.(5分)(2014•青岛)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关于碳酸钠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能相互反应的物质之间用短线“﹣”表示,通过一步反应能直接转化的两种物质之前和箭号“→”表示(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A、B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

  请填写下列横线:

  (1)该同学将A物质的溶液滴加到碳酸钠溶液中,观察到有无色气泡冒出,则A物质可能是 HCl (填写一种物质的化学式).

  (2)该同学归纳了,能够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B物质有多种,请选取其中一种,写出其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OH)2+Na2CO3=CaCO3↓+2NaOH ;除你选取的物质所属类别外,B物质还可能属于 盐 (填写物质类别).

  (3)知识网络总是在不断的补充完善,该同学发现,有一种物质既能与碳酸钠发生双向转化,又能与硫酸钠发生双向转化,这种物质是 NaOH (填写化学式).

  考点: 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

  分析: (1)碳酸钠溶液中遇到酸溶液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2)能够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可能是钙的化合物或钡的化合物;

  (3)既能与碳酸钠发生双向转化,又能与硫酸钠发生双向转化,这种物质是氢氧化钠;

  解答: (1)碳酸钠溶液中遇到酸溶液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A物质可能是稀盐酸;

  (2)能够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可能是钙的化合物或钡的化合物,如氢氧化钙,氯化钙等;

  (3)既能与碳酸钠发生双向转化,又能与硫酸钠发生双向转化,这种物质是氢氧化钠;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可以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硫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

  答案:(1)HCl;

  (2)Ca(OH)2+Na2CO3=CaCO3↓+2NaOH;盐;

  (3)NaOH.

  点评: 此题是一道推断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目中关于碳酸钠以及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属一道基础性推断题.

首页 1 2 3 4 尾页
我要提问】【本文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返回顶部
将中华自考网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中华自考网 | 复制本页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 | 申请链接 TOP
关于本站  网站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站内导航
Copyright © 2006-2019 中华考试网(Exam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