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首页 | 考试用书 | 培训课程 | 模拟考场  
  当前位置: 中华考试网 >> 中考 >> 中考物理 >> 物理模拟题 >> 广东物理模拟题 >> 文章内容
  

2016年广东中考物理专题训练试题27_第4页

来源:中华考试网收藏本页   【 】  [ 2015年11月25日 ]

  14.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温度低于﹣78.5℃.当(干冰遇热直接变成气体)时,会把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水珠),这就是白雾,如果把热水淋在干冰上,这些白雾就十分浓厚,显得云雾缭绕,仿佛仙境一般,但人手若不慎与干冰接触,皮肤中的水就立即变成冰而被干冰黏住,这是很危险的,应立即用水浇淋,直到皮肤与干冰分离为止.去年春夏之间,某地区出现旱灾,为了缓和旱情,人们多次实施人工降雨,用小导弹把干冰发射到高空,干冰在云层中散开,很快变为气体,使高空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这些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冰粒遇到暖气就变为雨点)落到地面.

  (1)请依次写出上文括号里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 升华 、 液化 、 凝华 、 熔化 .

  (2)上面(1)中的物态变化属于放热的是 液化 、 凝华 .

  (3)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我区大部分地方用水很紧张,作为公民都必须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请你提出一项节约用水的措施: 要一水多用,用洗菜的水来浇花等 .

  考点: 生活中的升华现象;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专题: 应用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熔化、汽化、升华要吸热;凝固、液化、凝华要放热;

  (3)我国的水资源非常短缺,我们应该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解答: 解:(1)干冰遇热直接变成气体,属于升华;水蒸气变成小水珠属于液化;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属于凝华;冰粒遇到暖气就变为雨点属于熔化;

  (2)上面(1)中的物态变化属于放热的是液化和凝华;

  (3)我们应该节约用水,比如要一水多用,用洗菜的水来浇花等.

  故答案为:(1)升华、液化、凝华、熔化;(2)液化、凝华;(3)要一水多用,用洗菜的水来浇花等;

  点评: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15.(1)实施人工增雨时,执行任务的飞机在高空撒干冰,干冰进入云层,很快 升华 为气体,并在周围 吸收 大量的热,使云中的温度急下降,加速了水蒸气的 凝华  和液化,使云中的冰晶增多,小冰晶和小水滴增大,从而形成降雨.

  (2)神舟十号飞船是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它是中国第五搜搭载人的太空飞船.当飞船在离地面约350km的圆形轨道上围绕地球飞行的过程中,女宇航员王亚平首次开展中国航天员授课活动.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 电磁波 传回地球的,你认为航天员 受到 (填“受到”或“不受到”)力的作用,理由是 运动状态一直改变 .

  考点: 生活中的升华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平衡状态的判断;电磁波的传播.

  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磁现象、电生磁;运动和力.

  分析: 判断物态变化要分析出物体变化前后的状 态;联系生活实际,对人工降雨中涉及到的物态变化交代清楚;关于节约用水,更应从生活实际出发,联系实际.

  根据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状态即可判断宇航员受力情况.

  解答: 解:(1)干冰是固态 的二氧化碳,它很易升华为气体;干冰在升华时会吸收热量,使撒干冰的地方的气温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发生液化和凝华,从而形成降雨.

  (2)月球上没有空气,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电磁波传回地球的,因为宇航员的运动状态一直改变,所以宇航员受到力的作用.

  故答案为:

  (1)升华;吸收;凝华;

  (2)电磁波;受到;运动状态一直改变

  点评: 此题考查物态变化与生活应用的联系,抓住物态变化的实质并联系生活可解答此题.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人工降雨

  原来,地表水变成的水蒸气上升遇冷凝聚成团便是“云”.云中的微小冰点直径只有0.01 毫米左右,能长时间地悬浮在空中,当它们遇到某些杂质粒子(称冰核)便可形成小冰晶,而一旦出现冰晶,水汽就会在冰晶表面迅速凝结,使小冰晶长成雪花,许多雪花粘在一起成为雪片,当雪片大到足够重时就从高空滚落下来,这就是降雪.若雪片在下落过程中碰撞云滴,云滴凝结在雪片上,便形成不透明的冰球称为雹.如果雪片下落到温度高于0℃的暖区就融化为水滴,下起雨来.

  有云未必就下雨,这是冰晶的数目太少了.运用云和降水物理学原理,通过向云中撒播催化剂(盐粉、干冰或碘化银等),使云滴或冰晶增大到一定程度,降落到地面,形成降水.又称人工增加降水.其原理是通过撒播催化剂,影响云的微物理过程,使在一定条件下本来不能自然降水的云,受激发而产生降水;也可使本来能自然降水的云,提高降水效率,增加降水量.撒播催化剂的方法有飞机在云中撒播、高射炮或火箭将碘化银炮弹射入云中爆炸和地面燃烧碘化银焰剂等.

  和巨量的水滴相比,升上高空的碘化银只是沧海一粟,在如此悬殊的情况下,人们绝不会感觉到碘化银的存在.人工降雨已有一段历史,技术较为成熟,不必心存疑虑造成环境污染.碘化银作为人工降雨的物质比用干冰方法更好,碘化银可以在地上撒播,利用气流上升的作用,飘浮到空中的云层里,比干冰降雨更简便易行.

  (1)施行人工降雨时,飞机在云层里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迅速 升华 而吸热,使云层中水蒸气急剧遇冷而 凝华 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在下落过程中又 熔化 成小水滴落下来.

  (2)上文中涉及到的物态变化中放热的有: 液化 、 凝固 .

  (3)依据阅读材料,提出一个物理问题并尝试解答.

  问题: 为什么云中的微小冰点,能长时间地悬浮在空中 ?

  解答: 所受浮力与重力平衡 .

  (4)面对缺水(包括环境污染造成的缺水),试说出一种易做到的改善缺水的办法?

  考点: 生活中的升华现象;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专题: 应用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1)物体由固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升华;物体由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

  (2)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是吸热的;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

  (3)开放性的题,可以从热学、力学的不同角度解答.

  (4)依据我国水资源合理利用与防治污染的措施,来解答此题..

  解答: 解:(1)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空中会迅速的变为二氧化碳气体,固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升华,升华是吸热的过程;云层中水蒸气遇冷变成小冰晶,由气态变为固态称为凝华;小冰晶在下落过程中又由固态变为液态发生熔化现象.

  (2)云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水汽就会在冰晶表面迅速凝结,使小冰晶长成雪花,是由液态变为固态的凝固过程,凝固放热.

  (3)可提出的 问题很多,如热学:“云”、“降雨”、“冰雹”、“降雪”是怎样形成的?力学:为什么云中的微小冰点,能长时间地悬浮在空中?由微小冰点的状态可知:一定时受平衡力处于平衡状态,悬浮的冰点只受重力和空气对它的浮力;

  (4)针对我国水资源供应紧张,可以用很多方式来缓解,如跨流域 调水、兴修水库、海水淡化、适当的开采地下水、防治水的污染等,但是我们每个公民应该做的,也是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到的,就只有节约用水,如水的重复使用:用洗衣服的水冲马桶;用淘米水浇花等.

  故答案为:(1)升华;凝华;熔化;(2)液化;凝固;(3)为什么云中的微小冰点,能长时间地悬浮在空中;所受浮力与重力平衡;(4)用洗衣服的水冲马桶.

  点评: 解答物态变化的有关题目首先要知道各种物态变化的概念,然后看物体是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态,根据概念进行判断,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是要知道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解答开放性题时要根据相关情景,归纳出相关的知识,然后将现象与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

  17.如图15所示,将盛有少量冷水的烧瓶放在装有少量碘颗粒的烧杯口处,并将烧杯放在盛有热水的水槽中.不久会观察到烧杯内固态碘减少且出现红棕色的碘蒸气,这是 升华 现象;过一会儿还可以观察到烧瓶底部附有少量针状的碘晶体,这是 凝华 现象,同时烧瓶内水的温度会有明显升高,在此物态变化中 放出 热量.

  考点: 生活中的升华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专题: 实验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解答此题要知道:

  物质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在凝华过程需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的现象称为升华,在升华过程需要向周围吸收热量.

  解答: 解:固态碘变成碘蒸气是升华现象,在升华时需要吸收热量;

  碘蒸气直接变成碘晶体是凝华现象,在凝华时需要放出热量,所以温度计的示数会变高;

  故答案为:升华,凝华,放出.

  点评: 此题要结合升华和凝华现象及物态变化过程的吸热和放热现象进行分析解答.

  18.(1)为缓解我区今年持续的旱情,根据天气条件,政府部门多次实施人工降雨,对缓解旱情起到一定的作用.向云层中投撒干冰是人工降雨的方法之一,被投撒到云层中的干冰很快 升华 为气体,并从周围 吸收 大量的热,使云层中的水蒸气 液化 为小水滴或为 凝华 小冰晶,云中的小水珠和小冰晶聚集到一定程度便会下降,下降过程中冰晶 熔化 成水珠,这就是雨.(填物态变化名称)

  (2)在利用直升机进行人工降雨,直升机飞在某一高度匀速直线飞行时,不断向空中抛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时直升机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变化情况是 D

  A.动能变大,重力势能变小 B.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大

  C.动能变小,重力势能不变 D.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小.

  考点: 生活中的升华现象;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专题: 其他综合题.

  分析: ①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物质由固体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升华过程中吸收热量,能起到降温作用;当气温骤降时,空气中的水蒸气易发生凝华或液化现象.

  ②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的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解答: 解:①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会吸热迅速的升华变为二氧化碳气体,使空气中水蒸气放出热量迅速凝华成小冰晶或液化成小水滴.小冰晶在下落过程中,遇到温暖的空气又会吸收热量熔化成小水滴,形成降雨.

  ②飞机在某一高度匀速飞行时,飞机不断的喷洒干冰的过程中,质量不断减小,速度不变,动能 不断减小,重力势能不断减小.

  故答案为:①升华,吸收;液化,凝华,熔化;②D.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物态变化的判断.分析物态变化时,首先要分析生成物的状态,然后再分析是由什么状态的物质形成的,从而判断出是什么物态变化.

首页 1 2 3 4 尾页
我要提问】【本文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返回顶部
将中华自考网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中华自考网 | 复制本页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 | 申请链接 TOP
关于本站  网站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站内导航
Copyright © 2006-2019 中华考试网(Exam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