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首页 | 考试用书 | 培训课程 | 模拟考场  
  当前位置: 中华考试网 >> 中考 >> 中考语文 >> 语文模拟题 >> 全国语文模拟题 >> 文章内容
  

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练习题(7)_第2页

来源:中华考试网收藏本页   【 】  [ 2019年10月18日 ]

  ④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借薛宝钗之口说:“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人生在世,谁不渴望像丹尼尔那样成就自己的梦想?谁不渴望像刘邦那样铸就辉煌的人生?成功的港湾是美丽的,也是人人向往的。你要善于借助外在的力量,让自己理想的航船到达成功的彼岸。庄子有言:“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意思是说,大鹏鸟往南方的大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乘着六月的风离开了北海。因此,不管你是“借鸡生蛋”,还是“借风腾云”;也不管你是“借水行舟”,还是“借力打力”;更不管你是“猛虎借山”,还是“蛟龙借海”,只要你借得巧妙,借得聪明,自然就能借来人生事业的风生水起,借来平生抱负的宏图大展。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6年第6期,有改动)

  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②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第④段中画线的两个问句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请为本文的中心论点再补充一个事实论据。(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借”是门大学问,结合选文及下列材料,说说你对“善借”二字的理解。(6分)

  材料一

  张先生急于用钱,向地下钱庄借了高利贷,结果落入对方陷阱,差点家破人亡。

  材料二 某企业照搬国外营销模式,意欲大展宏图,却因人员素质、市场环境等方面的问题而卡壳,不仅没有获得预期效益,反而造成巨大浪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解详析

  1.(1)jīn ní yòu 浑 攒 效

  (2)残—惭 错—措 及—即

  2.[解析] A 本题考查选词填空的能力。首先要通读文段,弄清段意,理解待选词语的意思。“求贤若渴”形容寻求贤才的心情非常迫切。“如获至宝”形容对所得到的东西非常喜爱和珍视。“不拘一格”指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

  各尽其能”意为各自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了解意思后,再根据前后搭配进行判断即可。

  3.[解析] D 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要注意根据标点符号的用法来判断。D项,选择问句中,选择项之间用逗号,问号用在最后一个选择项之后,故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

  4.[解析] B 此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与修改。B项真正的语病为语序不当,应将“践行”与“提出”互换位置。

  5.[解析] B 雨果是法国作家。

  6.[解析] 本题考查仿写句子。仿写句子的一般要求是:①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②句子的结构要相同;③句式和语气要一致;④写作手法要相同(如修辞手法相同)。本题所述事物是“生活中的人和事”

  ,修辞手法是排比,句式是“……不只是……,更是……”,是递进关系。根据画线特点,仿写时要选择一个人或一种事物,如“朋友”“读书”“成长”等,然后按照递进句式仿写就行,注意排比句间的联系。

  [答案] 示例一:朋友 不只是顺境中的锦上添花 更是困境中的雪中送炭 示例二:读书 不只是知识的积累 更是心灵的远足 示例三:成长 不只是年龄的增长 更是心智的成熟

  7.[解析] 这是一道主观题。答题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可以从“珍惜当下的生活”“不要浪费水资源”“关注贫穷”“让我们多奉献一点爱”等角度入手分析,合情合理即可。

  [答案] 示例:这张照片让我想到全球的水资源问题。我认为水资

  源紧缺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全球性的问题。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节约每一滴水。如果人人都这样做,就会减少这种悲惨故事的发生。

  8.[解析] 此题考查对文章中心论点的把握能力。把握论点,可从其位置来分析:标题、开头和结尾。本文的标题就表明了作者的观点,全文也是围绕这一论点来展开的,所以,标题就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答案] 善借者赢天下。(或:唯有善借者,才能从平凡走向卓越,从贫穷走向富贵,从卑微走向伟大。)

  9.[解析] 此题考查对文章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理解能力。论证方法主要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本段概述了丹尼尔成为富翁的人生经历,所以是举例论证。事例与论点之间总是密切相关的,分析作用时,将论点结合起来表述即可。

  [答案] 举例论证。文章借丹尼尔因借银行的钱成为富翁这一事例,具体而充分地论证了“借,可以让你的事业成功”这一观点。

  10.[解析] 此题考查对文章的逻辑关系的理解能力。分析时,将画线句子中的关键词与前面与之相关的内容进行比较分析,从结构上找出它们相对应、相关联的地方。还可以分析两个句子互换后在层次上会出现什么问题。本文所列举的两个例子,前一个是丹尼尔因善借而成为亿万富翁的故事,后一个是汉高祖刘邦因善借而称霸天下的故事,这两个故事的先后顺序与句子中所提到的这两个人物的先后顺序一致,所以不能调换。

我要提问】【本文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返回顶部
将中华自考网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中华自考网 | 复制本页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 | 申请链接 TOP
关于本站  网站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站内导航
Copyright © 2006-2019 中华考试网(Exam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