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首页 | 考试用书 | 培训课程 | 模拟考场  
  当前位置: 中华考试网 >> 中考 >> 中考政治 >> 政治模拟题 >> 全国政治模拟题 >> 文章内容
  

2016年中考政治备考专题练习:平等待人_第2页

来源:中华考试网收藏本页   【 】  [ 2016年2月12日 ]

  11.20世纪50年代,北京市的公共交通十分拥挤,人们上下班十分不便。这件事被周恩来总理知道了。一天傍晚,周总理走出了中南海的办公室,在北门外的北京图书馆门前乘上了一辆公共汽车,然后又改乘电车,在整个北京绕了半个圈。车上是比较拥挤的,人很多,但是过了不久,乘客们还是发现了人群中的周总理。人们纷纷给周总理让座,周总理客气地请大家坐下,自己一路站着,同乘客聊天,倾听大家的意见。事后,他指示有关部门解决交通拥挤问题。

  从这件小事中,我们应该向周恩来学习什么?

  思路解析:周总理身为国家领导人,关心百姓疾苦,亲自乘公共汽车考察交通状况,并谢绝大家的让座,站着和大家聊天,倾听大家的意见。从总理的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他那高尚的人格魅力,那就是时刻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因而赢得了人们的敬仰。

  答案:(1)平等待人。在与人交往中,平等原则是基础,是最重要的。我们每个人在长相、家境、身体、智能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但是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人人都有长处,都有才华,都应受到尊重。所以,不论是面对校长、老师、同学,还是陌生人、外地人、残疾人,不论是面对高官显贵,还是面对贫穷弱小,都应给予同等的尊重,平等地与之交往。

  (2)尊重他人。每个人都有自尊,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都渴望受到他人的尊重,交往中要学会尊重他人。

  我评析 我公正

  12.在公共场所:

  有的人大声喧哗。

  有的人随地吐痰。

  有的人践踏草坪、攀折花木。

  有的人破坏正常秩序。

  ……

  这些人的行为是尊重社会的行为吗? 

  思路解析:尊重他人还表现在对公共环境的爱护,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大自然等。只有做到这些,才是维护了大多数人的利益,才是对大家的尊重。很难想象一个有上述行为的人会让人们感到他对大家的尊重,也不会赢得大家对他的尊重。我们在尊重他人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对大家所处的公共环境的尊重。

  答案:这些人的行为是不尊重社会的行为。因为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社会的尊重。大声喧哗、随地吐痰、践踏草坪、攀折花木、破坏正常秩序的行为既是不道德的行为,也是有违社会规则的行为,是不尊重社会的具体表现。

  我参与 我成长

  13.在平等待人、尊重他人的问题上,有人认为“平等只是人们的美好愿望而已,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做到”。

  (1)你赞成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2)你认为出现上述观点的原因。

  (3)应从哪些方面促进人们形成平等观念,养成尊重他人的好习惯?

  思路解析:持上述观点的人不在少数,尤其是在社会上还存在不平等思想和现象的今天,但借此而否定社会会实现真正的平等是不对的。它只会助长消极因素,挫伤我们为实现社会的平等作出努力的积极性。根据自己所学,结合社会现实,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尽可能地做出令人信服的阐述。不要拘泥于课本所学,可大胆地发挥你雄辩的才能。

  答案:(1)我不赞成上述观点。因为每个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都应该受到尊重;追求平等是人类的共同目标,平等已成为整个社会的共同价值;社会上虽然还存在不平等的思想和现象,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平等观念的形成,终将会在我们的社会中形成平等待人、尊重他人的良好氛围。

  (2)上述观点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是因为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不平等思想和现象,加之真正实现平等是一个过程,使一些人产生了悲观情绪。少数人受等级观念的影响,人为地把人分成不同的等级,助长了这种不平等的现象。

  (3)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公众的道德修养,使平等观念深入人心;采取多种手段,促进社会的平等,消除两极分化,关注弱势群体;加强法制建设,打击侵犯他****利的行为;规范执政、执法者的行为,使每一个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

  14. 某校七年级(3)班的同学最近在班内组织了一次调查实践活动,主题是“中学生中存在的歧视他人状况调查”。下表是调查结果:

  看不起学习成绩差的同学的认为农村来的同学土的只喜欢与家庭条件好的同学交往的只愿意与追求时尚的同学相处的嘲笑有残疾的同学的

  28人24人17人8人5人

  (1)上述调查结果反映了什么问题?

  (2)经过调查,同学们发现问题确实还比较严重,他们决定向学校领导提出关于加强中学生平等待人教育的建议。你认为他们的建议应该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3)同学们准备在班内开展一次“加强平等教育,营造和谐校园”的主题班会活动。

  这次班会的主题可以是:

  这次主题班会的活动形式可以是:

  这次活动的意义是:

  思路解析:(1)和大家进行讨论,对调查内容进行认真分析,从中找出反映的问题。(2)根据存在的问题,向学校提出合理化的建议。(3)与同学们一起设计主题班会,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既让同学们从中接受教育,又锻炼大家的能力。

  答案:(1)从调查结果看,大部分同学是能够平等待人的,但也有一部分同学在日常生活中存在不能平等待人、不尊重人的现象,这说明了加强平等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主要应该包括:对中学生进行平等教育、养成尊重他人的好习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合理建议(包括在中学生中掀起平等待人、尊重他人教育的高潮、打造和谐校园的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调查活动、小论文比赛、签名活动、制定并落实制度、专题教育活动等);中学生应该平等待人。

  (3)这次班会的主题可以是:“尊重在我身边”“平等待人小档案”“不歧视、讲平等”等。这次主题班会的活动形式可以是:演讲比赛、辩论会、礼仪表演等。

  这次活动的意义是:让同学们认识到加强中学生平等教育的重要性,理解加强中学生平等教育的重要意义,提高自身平等待人、尊重他人的修养,从小事做起,争做文明礼貌好学生。

首页 1 2 尾页
我要提问】【本文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返回顶部
将中华自考网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中华自考网 | 复制本页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 | 申请链接 TOP
关于本站  网站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站内导航
Copyright © 2006-2019 中华考试网(Exam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