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执业医师 >> 中西医助理医师 >> 复习指导 >> 文章内容

2017中西医助理医师《药理学》章节复习:第一单元药物作用的基本原理

考试网   2017-01-19   【

  第一单元 药物作用的基本原理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

  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

  药物作用

  药物效应

  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选择性——是指多数药物在适当剂量时,只对少数器官或组织产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器官或组织的作用较小或不产生作用。

  选择性高的药物,针对性强

  选择性低的药物,针对性差,作用范围广

  选择性是相对的,与剂量密切相关

  药物作用的量-效关系

  剂量与反应

  剂量(dose) —— 一般是指药物每天的用量,是决定血药浓度和药物效应的主要因素。

  包括:无效量

  最小有效量(阈剂量)

  治疗量(常用量)

  最小中毒量

  致死量

  最大有效量(极量)

参数

相近名词

定义

无效量

 

不出现药效的剂量

最小有效量

阈剂量

引起效应的最小药物剂量或浓度

治疗量

常用量

大于阈剂量,小于极量

极量

最大有效量

国家药典规定的某些药物的用药极限量

最小中毒量

 

出现中毒反应的最小剂量

最小致死量

 

出现病例死亡的最小剂量

  反应(效应)

  量反应——是指药物效应的强弱用数量表示的反应,如血压、心率、血脂、平滑肌收缩或舒张程度等。

  质反应——也称全或无反应,是指药物效应的强弱用阳性或阴性反应率来表示的反应,如死亡、惊厥、麻醉等。

  量-效曲线 是以药物的效应为纵坐标,剂量(或血药浓度)为横坐标所作的曲线图。

  量反应量-效曲线

  质反应量-效曲线

  量反应的量效曲线的四个特征性变量

变量

参数

意义

效能 

最大效应(EMAX

继续增加药物剂量其效应不再继续增强,是药理效应的极限。
效能高的药物可取得更强的治疗效果

强度 

效价

指能引起等效反应的相对剂量或浓度。其值越小,效价越大。
强度高的药用量小

量-效变化速度

斜率

斜率大的药物剂量稍有增减,效应即有明显变化。

差异(生物变异性)

标准差

纵向表示给予同一剂量而产生不同效应,横向表示产生同一效应需给予不同剂量。

  半数有效量(ED50)、半数致死量(LD50)

  半数有效量(ED50):能使群体中半数个体(50%)出现某一效应的剂量。

  半数致死量(LD50):能使群体中半数个体(50%)出现死亡的剂量。

  治疗指数(TI)

  不良反应

  ——不符合用药目的,对患者不利的作用。

  副作用:药物本身固有的,在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

  ◇特点:治疗作用与副作用是相对的;

  取决于药物的选择性。

  毒性反应:药物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所引起的机体损伤性反应。

  ◇急性毒性:用药后立即出现。多损害循环、呼吸和神经系统。

  ◇慢性毒性:长期用药后出现。多损害肝、肾、骨髓、内分泌。

  ◇特殊毒性:包括“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

  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降到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效应。

  例:镇静催眠药引起的“宿醉”。

  变态反应:少数免疫反应异常患者,受某些药刺激后发生的免疫异常反应。

  与毒性反应的区别:与剂量和疗程无关;与药理作用无关;不可预知。

  特点:过敏体质容易发生;

  首次用药很少发生;

  过敏性终生不退;

  结构相似药物有交叉过敏。

  特异质反应:是一类先天遗传异常所致的反应。

  例:蚕豆病。

  继发作用:药物治疗作用所引发的不良后果。

  例:广谱抗生素引起的二重感染。

  停药反应:指长期用药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重新出现或加剧,又称停药症状或反跳现象。

  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乐定或普萘洛尔突然停药,都可引起反跳现象。

  依赖性:

  生理依赖性(躯体依赖性或成瘾性):是指反复使用某些药物后造成的一种身体适应状态。

  特点:一旦中断用药,即可出现强烈的戒断症状;

  机体已产生了某些生理生化的变化。

  心理依赖性(精神依赖性或习惯性):是指使用某些药物以后可产生快乐满足的感觉,并在精神上形成使用的欲望。

  特点:停用药物不产生明显的戒断症状,可自制;

  机体无生理生化变化。

  根据国际禁毒公约规定,依赖性药物分为三大类:

  麻醉药品(包括阿片类、可卡因类、大麻类)

  精神药品(包括镇静催眠药和抗焦虑药、中枢兴奋药、致幻剂)

  其他(包括烟草、酒精等)。

  机体对药物的作用

  药物的吸收、分布、转化、排泄及其影响因素

  药物的体内过程:药物从进入机体至离开机体,可分为四个过程:

  吸收

  吸收——指药物由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静脉注射和静脉滴注,药物直接进入血液,没有吸收过程。

  不同给药途径吸收快慢依次为:吸入>舌下>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直肠>皮肤。

  消化道给药

  1.口服给药

  主要吸收部位:小肠 酸酸碱碱促吸收!

  (面积大、时间长、血流量大、肠腔内pH 4.8~8.2)

  影响吸收因素:

  ↘药物理化性质(脂溶性、解离度等)

  ↘剂型(包括赋形剂)、溶出度(包括崩解度)

  ↘胃肠功能(蠕动功能、血流量)

  ↘首过消除

  ↘其他(如胃肠内pH、食物、肠内细菌对药物的代谢等)

  首过效应(首关效应)

  口服药物在胃肠道吸收后,首先进入肝门静脉系统,某些药物在通过肠黏膜及肝脏时,部分可被代谢灭活而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药效降低。

  如:硝酸甘油(首关效应明显,舌下给药)。

  2.舌下给药 吸收面积较小,但因血流丰富,吸收较快。药物经舌下静脉,不经肝脏而直接进入体循环,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首过消除。特别适合口服吸收时易于被破坏或首过消除明显的药物,如硝酸甘油、异丙肾上腺素等。

  3.直肠给药 优点是防止药物对上消化道的刺激性。因吸收表面积很小,肠腔液体量少,pH约8.0,对许多药物溶解不利,吸收反不如口服给药迅速和规则。

12
纠错评论责编:hanbing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examw.cn

  • 2017年环球网校临床/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全科课程报名
    ¥780.00
  • 233网校2016年临床医师临床助理医师培训医学实践技能精讲班
    ¥300.00
  • 233网校2016年临床医师临床助理医师培训VIP通关班
    ¥800.00
  • 233网校2016年临床医师临床助理医师培训套餐班招生[送内部资料]
    ¥480.00
  • 233网校2016年临床医师培训单科精讲班招生
    ¥90.00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