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执业医师 >> 中西医执业医师 >> 复习指导 >> 文章内容

2017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针灸学》章节复习:第一章经络系统_第2页

   2016-11-28 15:36:52   【

  二、奇经八脉

  1、指别道奇行的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共8条,故称奇经八脉。

  2、奇经八脉的特点:

  ①不直接隶属于脏腑,但与奇恒之腑关系密切;

  ②八脉间无表里属络关系,但有阴阳之别;

  ③上肢无奇经,奇经均分布于下肢和躯干;

  ④别道歧行:循行无顺逆,无阴升阳降的规律,除带脉横向循行外,皆由下向上纵向循行;

  ⑤除任督二脉,余六脉均无络脉;均无自己的专穴,寄穴于它经,不参加气血循环流注。

  3、十四经:奇经八脉中的任脉和督脉,各有其所属的腧穴,故与十二经脉相提并论,合称“十四经”。

  4、任 脉:任脉起于小腹胞中下出会阴部,向上行于人体前正中线,至咽喉,环绕口唇,入目眶下,联系于目。

  功能:① “阴脉之海”,总任六阴经; ② “任主胞胎”。

  5、督 脉:督脉起于小腹胞中下出于会阴部,向后行于脊柱的内部,上达项后风府,进入脑内,上行颠顶,沿前额下行至鼻柱,止于上唇系带。

  功能:① “阳脉之海”,总督六阳经。②“属肾络脑”,

  6、冲 脉:冲脉起于小腹胞中下出会阴部,向上行于脊柱内;其外行者经气冲穴与足少阴经交会,沿腹部两侧上行,达咽喉,环绕口唇。

  功能:① “十二经脉之海”,“五脏六腑之海”,调节全身气血;

  ②“冲为血海”,擅治妇科病。

  7、一源三歧:奇经八脉中的任脉、督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而分别循行于人体的前后正中线和腹部两侧,故称。

  8、带 脉:带脉起于季胁部(L2),斜向下行到带脉、五枢、维道(胆经穴),横行绕身一周。

  功能:① 约束纵行躯干诸经。② 带脉病、妇科病

  9、维 脉: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沿大腿内侧上行到腹部,与足太阴经相合,至颈部会于任脉。阳维脉起于足跟外侧,向上沿足少阳经上行,至前额、再到项后,合于督脉。

  功能:①阴维联络诸阴,主一身之里。②阳维联络诸阳,主一身之表(“维持阴阳平衡”)。

  10、跷 脉:阴跷脉起于内踝下,沿下肢内侧直上,在躯干部伴足少阴上行,至目内眦,与阳跷脉相会合。阳跷脉起于外踝下,从足太阳脉分出,沿股外侧和胁后上肩,至目内眦,合阴跷脉;上额,与足少阳合于风池。

  功能:①调节肢体运动;②司眼睑开合。

  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

  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因其沿线深而长,又与正经相似,故又称“别行的正经”。

  十二经别的循行分布规律:

  离→ 十二经别多从四肢肘膝关节以上的本经别出(向上走↑)

  入→ 经过躯干部深入体腔,联系相关脏腑

  出→ 在头项部由体腔浅出于体表

  合→ 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经脉;阴经经别合于相表里阳经经脉

  六合:在头项部,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的经脉,阴经经别合于其相表里的阳经经脉,十二经别按阴阳表里关系汇合成六组,“六合”。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输布于筋肉骨节的体系,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肉系统。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是指与十二经脉相应的皮肤部分,属十二经脉及其络脉的散布部位)。

  例题:

  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是( )

  A.《灵枢》B.《难经》

  C.《针灸甲乙经》D.《针灸大成》

  E.《足臂十一脉灸经》

  2.最早绘制彩色针灸图的医家是( )

  A.皇甫谧B.孙思邈C.王惟一

  D.王焘E.杨继洲

  3.针灸铜人的设计者是( )

  A.孙思邈B.杨继洲C.王执中

  D.王惟一E.滑伯仁

  4.《针灸甲乙经》发展确定了多少个腧穴( )

  A.345B.453C.354

  D.361E.349

  参考答案

  1.C2.B3.D4.E

12
纠错评论责编:hanbing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examw.cn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单科基础强化班招生
    ¥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班次报名
    ¥20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精品套餐报名
    ¥6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单科基础强化班招生
    ¥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全科辅导班报名
    ¥200.00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