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执业医师 >> 中西医执业医师 >> 复习指导 >> 文章内容

2017年中西医执业医师《外科学》基础复习:第四章

   2016-10-17 15:24:22   【

  第四章 外科感染

  第一节 概论

  外科感染:指需要外科治疗的感染,包括创伤、烧伤、手术、器械检查等并发症。

  特点:多为多种细菌混合感染;局部症状明显;多为器质性病变,组织化脓坏死常见。

  概述

  分类

  1、非特异性感染/化脓性感染/一般感染包括:疖、痈、丹毒、急性淋巴结炎等;致病菌:金葡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特点:先急性炎症反应,后局部化脓。

  2、特异性感染致病菌:结核杆菌、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炭疽杆菌、白念珠菌。

  3、急性感染:3周以内;慢性感染:>2月;亚急性感染:3w~2月。

  4、时间:原发性、继发性感染;来源:外源性、内源性感染;条件:条件性、二重、医院内感染。

  致病因素

  病菌的致病因素粘附因子;数量与增殖速率;胞外酶(蛋白酶、磷脂酶、胶原酶)、外毒素(溶血毒素、肠毒素、破伤风毒素)、内毒素(脂多糖:引起全身炎症反应)。

  宿主免疫天然免疫(屏障作用、吞噬细胞、NK细胞、补体、细胞因子)、获得性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免疫破坏屏障不完整;留置血管、体腔内导管处理不当;管腔阻塞内容物聚集;局部血流障碍、水肿、积液;严重损伤、大面积烧伤、休克;慢性疾病,严重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使用免疫抑制剂、CAs;先天性/获得性免疫缺陷。

  病理改变

  非特异性感染

  病菌侵入组织繁殖并合成多种酶和毒素;激活凝血、补体、激肽系统、血小板、巨噬细胞;炎性介质释放,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局部炎性细胞聚集吞噬病菌、细胞组织。

  特征表现:红肿热痛;部分炎性介质可进入血液引起全身反应。

  1.炎症好转 2.局部化脓 3.炎症扩展 4.转为慢性炎症

  特异性感染

  结核病致病物质为磷脂、糖脂、结核菌素,不引起急性炎症反应;形成浸润、结节、肉芽肿、干酪样坏死;结核菌素引发变态反应;液化为局部无痛性冷脓肿。

  破伤风合成痉挛毒素,引起肌强直痉挛;无明显局部炎症反应。

  气性坏疽释放多种毒素,溶解血细胞、肌细胞,并产生气泡,发展迅速,波及全身。

  真菌感染多为二重感染、机会感染;多侵及深部组织、黏膜;有局部炎症、肉芽肿、溃疡、脓肿、空洞多种形态。

  ★临床表现

  局部症状急性炎症:红肿热痛、功能障碍;慢性炎症疼痛不明显。

  器官-系统功能障碍

  全身状态严重感染:发热、HR加快、全身不适,中毒症状;严重者可有休克。

  特殊表现破伤风:肌强直性痉挛;气性坏疽:皮下捻发音;炭疽:发痒性黑色脓包。

  预防

  防止病菌侵入:保持卫生;手术严格无菌操作;彻底清创。

  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营养;积极治疗糖尿病、尿毒症;及时使用特异性免疫治疗。

  切断病菌传播

  治疗

  原则:消除感染病因、毒性物质;促进组织修复。

  局部处理

  保护感染部位:制动、防挤压损伤。

  理疗、外用药物:早期局部热敷、超短波红外线辐射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明显肿胀者50%硫酸镁热敷;未成脓用鱼石脂软膏、金黄膏敷贴。

  手术治疗:脓肿形成及时切开引流;深部脓肿在定位下穿刺引流。

  抗感染药物应用

  范围大且有扩大趋势者,应给予全身用药;配合换药用药:H2O2、Kmno4(厌氧菌)。

  全身支持治疗

  保证睡眠,维持良好精神。

  维持体液平衡,电解质平衡;加强营养支持,优先肠内营养。

  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发热者适当物理降温;纠正基础疾病。

1234
纠错评论责编:hanbing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examw.cn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单科基础强化班招生
    ¥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班次报名
    ¥20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精品套餐报名
    ¥6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单科基础强化班招生
    ¥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全科辅导班报名
    ¥200.00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