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执业医师 >> 中西医执业医师 >> 复习指导 >> 文章内容

2017年中西医执业医师《外科学》基础复习:第二章

   2016-10-16 14:33:13   【

  第二章 外科休克

  第一节 概论

  ★休克:是机体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过程。

  病理生理 有效循环血容量锐减及组织灌注不足,以及产生炎症介质是各类休克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

  微循环的变化 微循环占总循环量20%。

  1.微循环收缩期 休克早期,可引起心跳加快、皮肤、骨骼肌和肝、脾、胃肠的小血管收缩使循环血量重新分布,保证心、脑等重要器官的有效灌注。微循环 “只出不进”。

  2.微循环扩张期 微循环内“只进不出”,此时微循环的特点是广泛扩张,临床上病人表现为血压进行性下降、意识模糊、发绀和酸中毒。

  3.微循环衰竭期 并发DIC。

  ▲临床表现

  1.休克代偿期 表现为精神紧张、兴奋或烦躁不安、脉压差小、尿量减少等。

  2.休克抑制期 表现为:病人神情淡漠、反应迟钝,甚至可出现意识模糊或昏迷;脉搏细速、血压进行性下降。

休克程度

轻度休克

中度休克

重度休克

神志

神志清楚、表情痛苫

神志尚清楚、表情淡漠

意识模糊、甚至昏迷

口渴

口渴

很口渴

非常口渴、可能无主诉

皮肤色泽

开始苍白

苍白

显著苍白、肢端青紫

皮肤温度

正常发凉

发冷

厥冷,肢端更明显

脉搏

<100次/分,尚有力

100~120次/分

速而细弱、摸不清

血压

收缩压正常或稍升高

舒张压增高,脉压差降低

收缩压90~70mmlHg

脉压差降低

收缩压<70mmHg

或测不到

体表血管

正常

浅静脉塌陷

毛细血管充盈延迟

浅静脉塌陷

毛细血管充盈延迟

尿量

正常

尿少

尿少或无尿

估计失血量

<20%(<800m1)

20%~40% (800~1600ml)

>40% (>1600ml)

  休克的监测 通过监测不但可了解病人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并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

  ▲(一)一般监测

  1.精神状态

  2.皮肤温度、色泽

  3.血压 血压并不是反映休克程度最敏感的指标。通常认为收缩压<90mmHg、脉压<20mmHg是休克存在的表现;血压回升、脉压增大则是休克好转的征象。

  4.脉率 脉率的变化多出现在血压变化之前。常用脉率/收缩压(mmHg)计算休克指数,帮助判定休克的有无及轻重。指数为0.5多提示无休克;>1.0--1.5提示有休克;>2.0为严重休克。

  5.尿量 尿量<25ml/h、比重增加者表明仍存在肾血管收缩和供血量不足;当尿量维持在30ml/h以上时,则休克已纠正。

  (二)特殊监测

  1.中心静脉压(CVP) CVP的正常值为0.49~0.98kPa(5~lOcmH20)。

  2.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

  3.心排出量(CO)和心脏指数(CI)

  4.动脉血气分析

  5.动脉血乳酸盐测定 监测有助干估计休克及复苏的变化趋势。正常值为1~1.5mmol/L,危重病人允许到2mmol/L。

  ▲治疗

  (一)一般紧急治疗:采取头和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体位,以增加回心血量。

  (二)补充血容量:是纠正休克引起的组织低灌注和缺氧的关键。

  (三)积极处理原发病:应在积极抗休克的同时进行手术,以免延误抢救时机。

  (四)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五)▲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理想的血管活性药物应能迅速提高血压,改善心脏和脑血流灌注,又能改善肾和肠道等内脏器官血流灌注。

  (六)血管收缩剂:有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间羟胺等。

  (七)皮质类固醇和其他药物的应用 皮质类固醇可用于感染性休克和其他较严重的休克。

12
纠错评论责编:hanbing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examw.cn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单科基础强化班招生
    ¥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班次报名
    ¥20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精品套餐报名
    ¥6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单科基础强化班招生
    ¥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全科辅导班报名
    ¥200.00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