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执业医师 >> 中西医执业医师 >> 复习指导 >> 文章内容

2016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学》讲义:第二十六单元_第2页

   2016-07-18 15:10:49   【

  (三)操作

  针具和叩刺部位用75%酒精消毒后,以右手拇指、中指、无名指握住针柄,食指伸直按住针柄中段,针头对准皮肤叩击,运用腕力弹刺,使针尖叩刺皮肤后,立即弹起,如此反复叩击。叩击时针尖与皮肤必须垂直,弹刺要准确,强度要均匀。

  (四)适应范围

  适应范围很广,临床各种病证均可应用,如近视、视神经萎缩、急性扁桃体炎、感冒、咳嗽、慢性肠胃病、便秘、头痛、失眠、腰痛、皮神经炎、斑秃、痛经、儿童弱智等。

  四、穴位注射法

  (一)选穴处方

  选穴原则同毫针刺法。但作为本法的特点,常结合经络、腧穴触诊选取阳性反应点,如在背腰部、胸腹部或四肢部的特定部位出现的条索、结节、压痛,以及皮肤的凹陷、隆起、色泽变异等,软组织损伤可选取最明显的压痛点。选穴宜少而精,以l~2个腧穴为宜,最多不超过4个穴,一般选取肌肉比较丰满的部位进行穴位注射。

  (二)注射剂量

  一般耳穴每穴注射0.1ml,头面部每穴注射0.3~0.5ml,四肢部每穴注射l2ml,胸背部每穴注射0.5~1ml,腰臀部每穴注射2~5ml或5%~l0%葡萄糖每次可注射10~20ml。中药注射液的穴位注射常规剂量为1~4ml。

  (三)适应范围

  非常广泛,凡是针灸的适应汪大部分可以用本法治疗,如痿证、痹证、腰腿痛等。

  (四)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2.注意药物的性能、药理作用、剂量、配伍禁忌、副作用、过敏反应、药物的有效期、药液有元沉淀变质等情况。

  3.一般药液不宜注入关节腔、脊髓腔和血管内,否则会导致不良后果。此外,应注意避开神经干,以免损伤神经。

  4.孕妇的下腹部、腰骶部和三阴交、合谷穴等不宜用穴位注射法,以免引起流产。年老、体弱者,选穴宜少,药液剂量应酌减。

12
纠错评论责编:hanbing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examw.cn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单科基础强化班招生
    ¥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班次报名
    ¥20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精品套餐报名
    ¥6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单科基础强化班招生
    ¥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全科辅导班报名
    ¥200.00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