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执业医师 >> 中医执业医师 >> 模拟试题 >> 2018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考前预测卷(501-600)

2018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考前预测卷(501-600) _第4页

来源:考试网   2018-07-29   【

  561. 小儿疾病谱中最为多见的是

  A. 肺心肾系病证 B. 心肺肝系病证

  C. 肺脾肾系病证 D. 心肝系病证

  E. 肝肾累病证

  答案:C

  【解析】小儿发病容易,突出表现在肺、脾、肾系疾病。

  562. 小儿面呈红色,证候多属

  A. 热 B. 湿

  C. 燥 D. 虚

  E. 实

  答案:A

  【解析】红色多属热证。无论虚热还是实热,面色都会呈红色。

  563. 小儿能独走的时间一般是

  A. 8个月 B. 10个月

  C. 12个月 D. 16个月

  E. 18个月

  答案:C

  【解析】1个月小孩睡醒后常作伸欠动作;2个月时扶坐或侧卧是能勉强抬头;4个月可用手支撑起上半身;6个月可以独坐片刻;8个月会爬;10个月可以扶着走;12个月可以独走;18个月可以跑步和倒退行走,24个月可以双足并跳。

  564. 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的治法是

  A. 调和脾胃,运脾开胃

  B. 健脾益气,佐以温中

  C. 滋脾养胃,佐以助运

  D. 运脾化湿,消积开胃

  E. 补脾开胃,消食助运

  答案:A

  【解析】脾失健运证就是单纯的脾胃不和,水谷运化出现障碍,不存在气虚,不存在脾胃阴虚,不存在水湿内生,也不存在脾虚食积。

  565. 小儿营养不良是指体重低于正常均值的

  A. 60% B. 70%

  C. 85% D. 95%

  E. 90%

  答案:C

  【解析】体重低于正常均值的85%者称为营养不良。

  566. 小儿正常舌象是

  A. 淡白 B. 绛红

  C. 紫暗 D. 暗红

  E. 淡红

  答案:E

  【解析】小儿正常舌象与成人都是淡红舌。

  567. 小儿指纹淡红,其证候是

  A. 虚寒 B. 食积

  C. 痰热 D. 虚热

  E. 实热

  答案:A

  【解析】小儿指纹辨证: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指纹淡为虚证,指色淡红多为内有虚寒。

  568. 诊断6个月~6岁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标准,其血红蛋白值应低于的数值是

  A. 80g/L B. 90g/L

  C. 100g/L D. 110g/L

  E. 120g/L

  答案:D

  【解析】诊断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标准:6个月~6岁的血红蛋白值应<110g/L;6岁以上的血红蛋白值应<120g/L。

  569. 哮喘与肺炎喘嗽的主要区别是

  A. 咳嗽气喘 B. 痰壅

  C. 气急 D. 鼻煽

  E. 哮鸣,呼气延长

  答案:E

  【解析】哮喘:喉间痰吼哮鸣,呼气延长。

  570. 治风痧邪郁肺卫证,应首选

  A. 桑菊饮 B. 银翘散

  C. 透疹凉解汤 D. 清胃解毒汤

  E. 普济消毒饮

  答案:B

  【解析】风痧邪郁肺卫证用银翘散,邪入气营证用透疹凉解汤。

  571. 治疗鹅口疮心脾积热证,应首选

  A. 凉膈散 B. 泻黄散

  C. 清热泻脾散 D. 泻心导赤散

  E. 知柏地黄丸

  答案:C

  【解析】鹅口疮分为心脾积热证,选清热泻脾散;虚火上炎证,选知柏地黄丸加减。

  572. 治疗小儿口疮脾胃积热证,应首选

  A. 清胃散 B. 清热泻脾散

  C. 六味地黄丸 D. 泻心导赤散

  E. 凉隔散

  答案:E

  【解析】口疮中心火上炎证用泻心导赤散,虚火上浮证用六味地黄丸加肉桂。脾胃积热证用凉膈散,清热泻脾,通腑泻火。

  573. 最早把“疳”列为脾胃病的儿科医家是

  A. 万全 B. 薛铠

  C. 刘昉 D. 董汲

  E. 钱乙

  答案:E

  【解析】北宋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把“疳”列为脾胃病,并在病因、病机、分类和治疗方面都提出了独到的观点。

  574. 最早提出烧灼法断脐预防脐风的儿科专著是

  A.《小儿药证直诀》

  B.《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C.《幼科发挥》

  D.《保婴撮要》

  E.《幼幼集成》

  答案:B

  【解析】《小儿卫生总徵论方》明确指出新生儿脐风撮口是由于断脐不慎所致,与大人因破伤而得的破伤风是同一种疾病。指出切戒用冷刀断脐,主张用烙脐饼按脐上,并烧灼脐带,再用封脐散封裹之。

  575. 4周岁小儿的身长应为

  A. 90cm B. 98cm

  C. 108cm D. 110cm

  E. 115cm

  答案:B

  【解析】小儿初生时身长约50cm,出生后第一年增长25cm,2岁以后身长计算公式为:身长=周岁数×7(cm)+70(cm)。

  576. 患儿,10个月。近半个月不思乳食,脘腹胀满,疼痛拒按,呕吐酸馊,烦躁哭吵,大便较干,臭秽,舌淡苔白腻。其诊断是

  A. 厌食 B. 腹痛

  C. 疳证 D. 积滞

  E. 呕吐

  答案:D

  【解析】厌食为脾胃不和,受纳运化失常,多为虚证;腹病多为急性发作,一般要作为主症出现才可以诊断;疳证是脾胃受损、气液耗伤而导致的全身虚弱赢瘦、面黄发黏的小儿慢性疾病;呕吐也是急性发作,与腹痛一样,一般也是作为首发症状时才诊断。积滞是指小儿内伤乳食、停聚不化,气滞不行所形成的一种胃肠疾患。

  577. 患儿,10岁。昨天受凉后,见喷嚏、鼻塞、流清涕,今晨起喘咳,咳痰稠黄,口渴欲饮,大便干燥。查体:鼻煽,口周发绀,咽红,双肺满布哮鸣音,舌质红,苔薄白,脉滑数。其证候是

  A. 寒性哮喘 B. 热性哮喘

  C. 外寒内热 D. 肺实肾虚

  E. 肺肾阴虚

  答案:C

  【解析】有外寒,有内热;苔薄白,脉滑数亦是外寒内热的表现。

  578. 患儿,11个月,泄泻2周。起病时每日泻10多次,经治疗大减,但近日仍日行3~4次,大便稀溏色淡,每于食后作泻,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质淡,苔薄白。其证候是

  A. 风寒 B. 湿热

  C. 伤食 D. 脾虚

  E. 脾肾阳虚

  答案:D

  【解析】“食后作泻”是脾虚泻的特征性症状。

  579. 患儿,11个月。早产,生后一直人工喂养,经常泄泻。近4个月来食欲不振,面色■白,唇舌爪甲苍白,毛发稀黄,精神萎靡,手足欠温,舌淡苔白,指纹淡。检查:血红蛋白60g/L。治疗应首选

  A. 金匮肾气丸 B. 六味地黄丸

  C. 右归丸 D. 理中丸

  E. 小建中汤

  答案:C

  【解析】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以脾肾为主,为脾肾阳虚,当温补脾肾,益阴养血,选用右归丸加减。

  580. 患儿,1岁。昨起舌上溃破,色红疼痛,进食哭闹,心烦不安,面赤,口干欲饮,小便短赤。治疗应首选

  A. 凉膈散 B. 泻心导赤汤

  C. 清胃散 D. 泻心汤

  E. 六味地黄丸

  答案:B

  【解析】属心火上炎型口疮,当用泻心导赤汤。

12345
纠错评论责编:duoduo
考试题库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