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执业医师 >> 中医执业医师 >> 模拟试题 >> 2018中医执业医师考前预测试题及答案(十七)

2018中医执业医师考前预测试题及答案(十七)_第4页

来源:考试网   2018-06-28   【

  第61题 A1 下列哪项不属于脐部疾患

  A. 脐风

  B. 脐湿

  C. 脐血

  D. 脐突

  E. 脐疮

  答案:A

  解析:脐部疾患是小儿出生后断脐结扎护理不善,或先天性异常而产生的脐部病证。其中脐部湿润不干者称为脐湿;脐部红肿热痛,流出脓水者称为脐疮;血从脐中溢出者称为脐血;脐部突起者称为脐突。

  第62题 A1 夏季热,发热,口渴,多饮的病理是

  A. 湿热阻滞中焦,困阻脾土,脾津不能敷布于口

  B. 暑热内迫,致中焦运化失常,发生呕吐泄泻,吐泻伤津

  C. 暑热伤元气及阴津

  D. 暑气蕴于肺胃,灼伤脾胃之津,津亏内热炽盛

  E. 暑热伤阴,阴虚阳亢

  答案:D

  解析:小儿禀赋不足,肺脏娇嫩,脾胃薄弱,感受暑气,蕴于肺胃,内热炽盛,耗伤津液,故见发热、口渴、多饮等证。

  第63题 A1 温胆汤与酸枣仁汤主治证中相同的症状有

  A. 胸脘满闷

  B. 虚烦不寐

  C. 呕吐痰涎

  D. 舌苔黄腻

  E. 脉细数

  答案:B

  解析:温胆汤主治胆郁痰扰证,胆怯易惊,头眩心悸,心烦不眠,夜多异梦,或呕恶呃逆,眩晕,癫痫,苔白腻,脉弦滑。酸枣仁汤主治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证,虚烦失眠,心悸不安,头目眩晕,咽干口燥,舌红,脉弦细。所以选B。

  第64题 A1 巴豆内服的用量是

  A. 0.1~0.3克

  B. 0.5~1克

  C. 0.5~3克

  D. 3~5克

  E. 5~克

  答案:A

  解析:巴豆入丸散,每次0.1~0.3克。

  第65题 A1 湿浊中阻,津气不得宣化,可见

  A. 白厚腻苔

  B. 苔黄而质腻

  C. 苔淡黄而润滑多津

  D. 黄腻灰黑苔

  E. 苔黄赤兼黑

  答案:A

  解析:舌苔白而厚腻,多因脾失健运,湿邪内阻,如见于湿浊、痰饮等。

  第66题 A1 针灸治疗崩漏实证应选取

  A. 隐白、血海、阴陵泉、关元

  B. 太白、血海、阳陵泉、关元

  C. 三阴交、足三里、气海、中极

  D. 肝俞、肾俞、关元、隐白

  E. 关元、公孙、隐白、三阴交

  答案:E

  解析:针灸治疗崩漏实证主穴取关元、三阴交、公孙、隐白。关元为任脉穴,公孙通冲脉,二穴配合可通调冲任,固摄经血。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清泻三经之湿、热、瘀等病邪,又可疏肝理气,邪除则脾可统血。隐白为脾经的井穴,是治疗崩漏的经验穴。

  第67题 A1 肺痨咳嗽,咳嗽不甚时应采取的是

  A. 标本兼治

  B. 治本

  C. 反治

  D. 先治本后治标

  E. 治标

  答案:B

  解析:肺痨咳嗽,咳嗽为标,咳嗽不甚,病情缓和时以治本为主。

  第68题 A1 产后小便频数或失禁,气短懒言,倦怠乏力,小腹下坠,面色不华,舌淡,苔薄白,脉缓弱。方用

  A. 补气通脬饮加味

  B. 益气导溺汤加味

  C. 肾气丸加味

  D. 黄芪当归散加味

  E. 补中益气汤加味

  答案:D

  解析:气虚型产后小便频数或失禁,治以益气固摄,方用黄芪当归散加山茱萸、益智仁。

  第69题 A1 乳癖冲任失调证方用

  A. 二仙汤合四物汤

  B. 逍遥散合四物汤

  C. 加味逍遥散

  D. 桃红四物汤合小柴胡汤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A

  解析:乳癖冲任失调证治以调摄冲任,方用二仙汤合四物汤。

  第70题 A1 麻杏石甘汤中用量最大的药味是

  A. 麻黄

  B. 杏仁

  C. 石膏

  D. 甘草

  E. 以上均不是

  答案:C

  解析:方中石膏、麻黄共用为君,石膏用量倍于麻黄,为8克。

  第71题 A1 下列哪一项不是鉴别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依据

  A. 恶寒发热的孰轻孰重

  B. 咽喉肿痛与否

  C. 鼻塞流涕与否

  D. 口渴与不渴

  E. 舌苔黄与白,脉象浮数与浮紧

  答案:C

  解析: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均有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头身疼痛等症,其不同之处:风寒者,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流清涕,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风热者,发热重,恶寒轻,有汗,鼻流浊涕,口渴,舌苔薄黄,脉浮数。

  第72题 A1 胎黄的发病原因哪项说法欠妥

  A. 湿热熏蒸

  B. 寒湿阻滞

  C. 瘀积发黄

  D. 先天缺陷

  E. 阴虚内热

  答案:E

  解析:胎黄的病因有湿热郁蒸、寒湿阻滞、气滞血瘀,此外,尚有因先天缺陷,胆道不通,胆液不能疏泄,横溢肌肤而发黄者。

  第73题 A1 能够敛肺、涩肠、敛汗、止遗的药物是

  A. 乌梅

  B. 浮小麦

  C. 麻黄根

  D. 石榴皮

  E. 五味子

  答案:E

  解析:五味子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的功效,可敛肺、涩肠、敛汗、止遗,用于久咳虚喘,自汗、盗汗,遗精、滑精,久泻不止。

  第74题 A1 子门是指

  A. 处女膜

  B. 阴道口

  C. 宫颈口

  D. 阴道壁

  E. 子宫

  答案:C

  解析:子门即子宫颈口,是子宫下接与暴露阴道的部分。

  第75题 A1 冻疮的主要致病因素是指

  A. 先天不足,外感风邪

  B. 气血衰弱,寒邪侵袭

  C. 元气虚弱,不耐其寒

  D. 命门火衰,阳气不足

  E. 肾阳虚损,阴盛及阳

  答案:B

  解析:《外科正宗》谓:“冻疮乃天时严冷,气血冰凝而成”。概括地说明了冻疮的发病原因主要为寒冷。人体遭到严寒侵袭后,尤其是在潮湿、刮风、防寒设备不良、衣帽和鞋袜紧小、长时间不活动等情况下更易发生;若平素气血衰弱、疲劳、饥饿、对寒冷敏感,亦容易导致冻疮发生。

  第76题 A1 茧唇唇肿高突坚硬或溃烂疼痛,口渴尿赤,舌质红苔黄,脉数,证属

  A. 心脾火炽

  B. 脾胃实热

  C. 相火上炎

  D. 肝炎妄动

  E. 阴虚肺热

  答案:B

  解析:辨证属脾胃实热。中焦脾胃内蕴湿热火毒,火毒灼津为热痰,痰随火行,循脾经上升至唇部,致唇肿高突坚硬或溃烂疼痛,口渴尿赤;舌质红苔黄、脉数均为热象。

  第77题 A1 乳痈的局部症状有

  A. 乳肿软绵

  B. 乳坚硬木痛

  C. 乳红肿热痛

  D. 乳坚硬如石

  E. 乳头溢液

  答案:C

  解析:乳痈的局部症状为乳房局部结块,红肿热痛。

  第78题 A1 炙甘草汤中用量最大的药味是

  A. 炙甘草

  B. 桂枝

  C. 大枣

  D. 地黄

  E. 阿胶

  答案:D

  解析:炙甘草汤中重用生地黄滋阴养血为君药。

  第79题 A1 按诊的主要手法是

  A. 望闻问切

  B. 推拿按摩

  C. 按摸叩触

  D. 举按寻推

  E. 视触叩听

  答案:C

  解析:按诊主要有触、摸、叩、按四法。

  第80题 A1 手厥阴经分布在

  A. 上肢外侧前缘

  B. 上肢内侧前缘

  C. 上肢外侧后缘

  D. 上肢内侧后缘

  E. 上肢内侧中线

  答案:E

  解析:上肢内侧为手三阴经,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12345
纠错评论责编:duoduo
考试题库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