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执业医师 >> 中医助理医师 >> 复习指导 >> 2018中医执业助理医师针灸学考点串讲:第二十六单元

2018中医执业助理医师针灸学考点串讲:第二十六单元

来源:考试网   2018-04-28   【

  第二十六单元 治疗总论

  细目一 针灸治疗作用

  要点一 疏通经络

  疏通经络是指针灸通过调理经气,使瘀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生理功能,是针灸最基本和最直接的治疗作用。要疏通经络,临床中主要是通过经络、腧穴配伍和针灸方法的作用,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具体针灸方法上,可选择相应的腧穴,采用毫针刺、三棱针点刺出血、皮肤针叩刺、拔罐等。

  要点二 调和阴阳

  调和阴阳是指针灸可使机体从阴阳的失衡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根本目的。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也是通过经络、腧穴配伍和针灸方法来实现的。此外,由于阴阳之间可相互化生,相互影响,故治阴应顾及阳,治阳应顾及阴,临床上常用的刺募穴治疗六腑病,刺背俞穴治疗五脏病,便是“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刺法的典型应用,其核心仍是调和阴阳。

  要点三 扶正祛邪

  扶正祛邪是指针灸可扶助正气而祛除病邪。扶正祛邪既是疾病向良性方向转归的基本保证,又是针灸治疗疾病的作用过程。其扶正祛邪的作用主要是通过相应的腧穴配伍和针灸方法来实现的。针灸相关的经络、穴位,通过补虚泻实,既可以调和人体自身的气血,又可以祛除入侵的病邪,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

  细目二 针灸处方

  要点一 选穴原则

  主要包括近部选穴、远部选穴、辨证选穴和对症选穴。

  1.近部选穴 近部选穴是指选取病痛所在部位或邻近部位的腧穴。这一选穴原则是根据腧穴普遍具有近治作用的特点而来的,体现了“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治疗规律。应用范围非常广泛,适用于几乎所有病证,更多用于治疗体表部位较明显、病变范围较局限者,如眼病取睛明、耳病取听宫、鼻病取迎香、胃痛取中脘、膝痛取膝眼等。

  2.远部选穴 远部选穴是指选取距离病痛较远处部位的腧穴。这一选穴原则是根据腧穴具有远治作用的特点提出来的,体现了“经脉所通,主治所及”的治疗规律,是针灸处方选穴的基本方法。远部选穴在针灸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通常以肘膝关节以下的穴位为主。广泛用于治疗脏腑病及头面、五官、躯干疾患,如胃痛选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腰背痛选足太阳膀胱经的委中、上牙痛选足阳明胃经的内庭、下牙痛选手阳明大肠经的合谷等。

  3.辨证选穴 辨证选穴是根据疾病的证候特点,分析病因病机而辨证选取穴位的方法。临床上有许多病证,如发热、昏厥、虚脱、癫狂、失眠、健忘、嗜睡、多梦、自汗、盗汗、贫血、月经不调等均无明显局限的病变部位,而呈现全身症状,因无法辨病位,不能应用上述按部位选穴的方法。此时,就需辨证选穴,如肾阴不足导致的虚热选肾俞、太溪;心肾不交导致的失眠选心俞、肾俞等。辨证选穴所含内容丰富,应用时主要是针对不同的病因、病机、证型而选取不同的穴位。

  4.对症选穴 对症选穴是针对疾病的个别突出的症状而选取穴位。由于对症选穴是长期临床经验的总结,疗效较高,又称为“经验选穴”。这是腧穴特殊治疗作用及临床经验在针灸处方中的具体运用,如发热取大椎、痰多取丰隆、哮喘取定喘、虫证取百虫窝、落枕取外劳宫、腰痛取腰痛点、面瘫取牵正、目赤取耳尖等。对症选穴符合大部分奇穴的主治特点。

  要点二 配穴方法

  配穴方法可概括为按部位配穴和按经脉配穴两大类。

  1.按部配穴 按部配穴是结合腧穴分布的部位进行穴位配伍的方法,主要包括远近配穴法、上下配穴法、前后配穴法、左右配穴法。

  (1)远近配穴法 远近配穴是以病变部位为依据,在病变附近和远部同时选穴配伍组成处方的方法。临床应用极为广泛,如眼病以局部的睛明、邻近的风池、远端的光明相配,痔疮以局部的长强、下肢的承山相配,痛经以局部的关元、远端的三阴交相配。

  (2)上下配穴法 上下配穴法是将腰部以上腧穴和腰部以下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如头项强痛,上取大椎、下配昆仑,胸腹满闷,上取内关、下配公孙,子宫脱垂,上取百会、下配气海,胃脘痛,上取内关、下取足三里,咽痛,上取鱼际、下取太溪。八脉交会穴的配对应用即属于上下配穴法。

  (3)前后配穴法 前后配穴法是将人体前部和后部的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主要指将胸腹部和背腰部的腧穴配合应用,又称“腹背阴阳配穴法”,在《灵枢·官针》中称之为“偶刺”。本配穴法常用于治疗脏腑疾病,如肺病前取中府,后取肺俞,心胸疾病前取巨阙,后取心俞,胃脘疼痛,前取中脘、梁门,后取胃俞、筋缩等。此法还用于治疗一些躯干病证,如腰痛前取天枢,后取肾俞,脊柱强痛,前取水沟,后取脊中等。俞募配穴属于前后配穴法。

  (4)左右配穴法 左右配穴法是将人体左侧和右侧的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本法是基于人体十二经脉左右对称分布和部分经脉左右交叉的特点总结而成的。

  临床上,为了加强腧穴的协同作用,常选择左右同一腧穴配合运用,如胃痛可选用双侧足三里、梁丘穴等。但左右配穴法并不局限于选双侧同一腧穴,如右侧面瘫可取右侧的地仓、颊车和左侧合谷,左侧偏头痛,选左侧的太阳和右侧的外关同样属于左右配穴。另外,左右配穴法既可以左右同取,也可以左病取右、右病取左。

  2.按经配穴 按经配穴是根据经脉理论和经脉之间的联系进行配穴的方法。主要包括本经配穴法、表里经配穴法、同名经配穴法等。

  (1)本经配穴法 本经配穴法是指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病变时,即遵循“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的治疗原则,选用本经脉的腧穴配伍组成处方的方法。如胆经郁热导致的少阳头痛,可取率谷、风池、侠溪;胃火循经上扰的牙痛,可取颊车、内庭;咳嗽可取中府、太渊;急性胃痛取足三里、梁丘等。

  (2)表里经配穴法 表里经配穴法是以脏腑、经脉的阴阳表里配合关系为依据的配穴方法。当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疾病时,取本经和其相表里经脉的腧穴配合组成处方。如风热袭肺导致的感冒咳嗽,可选肺经的尺泽配大肠经的曲池、合谷;胃痛取胃经的足三里配脾经的三阴交;肝病取期门、太冲配胆经的阳陵泉。另外,原络配穴法是表里经配穴法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

  (3)同名经配穴法 同名经配穴法是将手足同名经的腧穴相互配合组成处方的方法。本法是基于同名经“同气相通”的理论,即名称相同的经络相互沟通、交会。如阳明头痛取手阳明经的合谷配足阳明经的内庭,太阳头痛取手太阳经的后溪配足太阳经的昆仑,失眠、多梦,取手少阴经的神门配足少阴经的太溪。

纠错评论责编:duoduo
考试题库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