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师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统计师 >> 行业知识 >> 行业要闻 >> 文章内容

数说江苏70年:沐风栉雨发展路服务业领航新时代

来源:服务业处  [2019年9月18日]  【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平稳较快发展,服务业发展成绩斐然,逐步成为江苏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带动经济稳步增长的重要引擎。江苏服务业规模总量持续攀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行业结构不断优化,新产业新业态层出不穷,服务生产和造福民生作用凸显,有力地推动江苏高质量发展。

  一、规模总量稳步提升,发展成为第一大产业

  新中国成立70年,是服务业快速成长的70年。经过70年的发展,经历萌芽成长、调整起步、启动发展、稳固发展、深化突破和结构优化六个阶段,江苏服务业发展进入新时代。

  第一阶段:萌芽成长阶段(1949-1978年)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全省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服务业处于辅助和从属地位,服务业的发展仅限于非常有限的商业、交通运输业等不可或缺的行业。由于对服务业长期实行低价制,使得服务业资源投入不足,增长相对缓慢。1952-1978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从14.4亿元增加到49.4亿元,年均增长3.9%,低于GDP年均5.1%,也远低于工业12.4%的增速。工业增加值比重上升显著,而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江苏三次产业结构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三、二”变为“二、一、三”。

  第二阶段:调整起步阶段(1978-1985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拉开序幕,经济逐渐恢复,江苏在国民经济的调整期间,继续把加强农业放在首位,促进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坚持走农工商综合发展的道路;果断而有序地进行工业的调整和企业的整顿,加速发展轻工业和其他加工工业,努力提高工业水平。解放思想改革商业工作,大改着眼、小改着手,首先把五小商品(小百货、小文具、小针织、小五金、小食品)的购销搞活。因此,农村改革全面展开,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加强,第一产业迅速发展,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快速提升,第二产业占比稳定,服务业占比有所下降。服务业增加值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偏低,1984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7.2%,比1952年下降了12.5个百分点,为新中国成立70年间最低点。

  第三阶段:启动发展阶段(1985-1992年)

  从1985年起,服务业开启了市场化、产业化的征程。1986年发布的《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首次将服务业的发展正式列入“五年计划”中,并提出“要大力开展咨询服务,积极发展金融、保险、信息等事业”。1985年国家统计局向国务院提出《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报告》,报告中首次规定了我国三次产业划分的范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苏州、无锡、常州3个市及所辖12个县(市)被国务院批准为沿海经济开放区,镇江市被列为开放城市。1985年江苏省第一家中外合资商业企业——金丽超级市场有限公司在南京金陵饭店开业、江苏在香港设立第一个经济贸易机构——钟山有限公司。这些政策有效释放了服务业发展活力。这一阶段,服务业处于快速上升期,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较快提升,第二产业保持基本稳定,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迅速下降。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是1989年,江苏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提升至25.8%,首次超过了第一产业24.5%的比重,使江苏三次产业结构实现了“二、一、三”到“二、三、一”的历史性转变。

  第四阶段:稳固发展阶段(1992-2001年)

  1992年,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讲话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迎来新的机遇。1992年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全面、快速地发展第三产业的任务。全省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掀起改革开放的新高潮,进入对外开放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居民储蓄的不断积累直接催生了新的服务需求。改革开放的良好发展环境和服务业内生发展诉求叠加推动服务业进入较快发展阶段。1994年江苏服务业实现了第二次跨越,服务业增加值首次突破千亿元,达到1186.6亿元。200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突破三千亿元,达到3069.5亿元,占GDP比重为35.9%,比1993年提高了5.6个百分点,在三次产业中提升幅度最快。

  第五阶段:深化突破阶段(2001-2012年)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中国服务业进入全面开放的新阶段。2005年江苏服务业发展大会后,出台了两份重要文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实施纲要》指明江苏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提出八大项36条扶持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江苏抓住全省制造业快速发展和国际服务业加速转移的机遇,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生活消费性服务业,全面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树立服务业品牌,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服务业增加值增量突飞猛进,以年均近1000亿元的速度迅速增长,2008年实现第三次跨越,成为继广东后全国第二个服务业增加值突破万亿元的省份,达到11948.4亿元。

  第六阶段:结构优化阶段(2012-2018年)

  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党中央对民生高度关注,服务业被视为影响民生幸福的重要产业。据不完全统计,自2013年起,国家发布的与服务业发展相关的政策文件多达50个以上,比1978-2012年的总数还多,为服务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还对服务业的重点行业进行扶持,首次提出健康服务业、体育产业、养老产业等服务领域的促进政策加快服务业发展。江苏2015年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实施意见》,2016年又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实施意见》。这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极大地推动了服务业的发展,也增强了服务业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迅速提高。2012-2018年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平均每年提升超过1个百分点,2015年江苏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8.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占GDP比重,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江苏三次产业结构实现了“二、三、一”到“三、二、一”的转变。

  二、综合实力明显提升,经济社会贡献不断加大

  新中国成立70年,江苏服务业发展实力不断增强,经济活力日益绽放,社会贡献逐渐加大,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影响力越来越大,成为助推全省经济发展的强大生力军,为江苏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贡献份额日益提升。改革开放前,服务业基础薄弱,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1978年,江苏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19.8%,低于第二产业32.8个百分点。改革开放后,江苏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完善服务体系、加大扶持力度,服务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加大。1978-2012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为14.3%,高于GDP年均12.5%的增速,也高于工业14.2%的增速。2000年以前服务业贡献率在30%上下波动,2000-2010年间贡献率在35%左右,2011-2018年江苏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明显提升,超过40%,2014年服务业贡献率开始超过工业,2016年服务业贡献率超过第二产业,2018年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8.8%,超过第二产业39.9%的贡献率,成为推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二)经济活力不断增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掀起全社会创业创新高潮,“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激发服务业经济活力发挥了重要作用。2018年,全省新增服务业企业420552家,平均每天新增1168家,占全部新登记注册企业总数的比重达到76.5%。活跃的服务业经济也带动投资领域的增长。全省服务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1980年的28.9%提高到2018年的55.4%,提高了26.5个百分点,成为投资的热门行业。服务业的较快发展,使得用电量也同步增长。2018年全省服务业用电量为875.3亿千瓦时,增长14.2%,高出全社会用电量增速8.7个百分点。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用电量增速分别为19.5%、18.8%。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持续提升。1978年,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只有1615元/人,1993年首次突破1万元/人,2010年突破10万元/人,2016年突破20万元。2013年开始服务业劳动生产率超过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居三次产业之首。2018年服务业劳动生产率达到243954元/人,分别比第一、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高出190997元/人、41482元/人。

  (三)吸纳就业成效明显。随着产业结构的持续调整,服务业吸纳劳动力的作用不断增强,就业结构也趋于优化。改革开放以前,农业、工业是吸纳就业的主体,服务业从业人员较少。改革开放后,服务业充分发挥“蓄水池”作用,新增就业人员高于第一、第二产业,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

  1978-2018年,全社会第一、二、三产业就业人数平均增长率分别是-2.3%、3.3%和4.8%。1978年,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省从业人员的比重仅为10.7%,分别低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59个和8.9个百分点。2018年,全省服务业从业人数为1952.6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为41.1%,与第二产业从业人数占比差距缩小至最小,为1.7个百分点。

  随着经济地位不断提升,服务业吸纳就业的比重快速提升,服务业的就业形式更加多样。分行业看,与2000年相比,2018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下降,占比提升较快的是教育、金融业、卫生和社会工作和房地产业,2018年分别比2000年提高7.1个、5.5个、5.4个和4.2个百分点。

  (四)财税增长贡献显著。服务业快速发展、规模扩大的同时比重提高,税源结构也随之进一步优化,服务业税收比重显著提升。2018年,全省实现服务业税收6788亿元,同比增长17.4%,分别快于全部税收和第二产业税收5.9个和11.2个百分点,是2008年的4.2倍,年均增长15.4%;服务业税收占全部税收比重为49.5%,比2008年提高了13.3个百分点。

  服务业税收对税收增长的贡献显著提升。2018年,服务业税收对整个税收增长的贡献率达71.5%,比第二产业高出43个百分点。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等现代服务业对服务业税收增长的贡献率较高。2018年服务业对税收增长贡献率较2010年提高了21.9个百分点,服务业成为支柱行业。

  (五)吸引外资大幅增长。改革开放后,外商直接投资规模日益扩大。1981-2018年,外商直接投资额从0.02亿美元增长到605.2亿美元。从投资的方向看,2011年以前,外商主要投资于制造业;加入世贸组织后,服务业对外资的限制进一步放开,投资于服务业的外资比例大幅上升。2005年外商直接投资中,服务业仅占16.3%,2018年这一比例已经超过50%,达到52.2%,服务业已经成为外商投资的首选领域。

  三、转型升级有序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新中国成立70年,是服务业快速成长的70年,也是服务业全面深入改革的70年。服务业从小到大、从单一到多元、从传统到现代,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产业层次和竞争实力显著提升。

  (一)行业结构不断优化。新中国成立之初,服务业构成简单,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只有必需的交通运输业和商业。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推进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江苏服务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过70年的建设发展,服务业的门类更加齐全,发展更趋均衡,传统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不断下降,现代服务业则明显提升,服务业中主导行业发生了较大变化。1978年,在服务业中排名前四位的行业分别是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房地产业;至2017年,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取代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进入服务业行业中的第四位。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新兴服务业更是从无到有、发展迅速,在服务业中的占比显著提高。2017年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8.9%和6.7%,比2005年分别提高5.5个和1.6个百分点。

  电商助力,消费市场繁荣发展。互联网经济的迅速崛起,给流通消费市场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革,电子商务逐步壮大,涌现出同程旅游、途牛旅游、苏宁易购、孩子王等232家电子商务交易平台。2018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230.4亿元,是1978年的392倍,年均增长16.1%。其中,全省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达7696.7亿元,比上年增长30%,高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22.1个百分点。

  创新服务,金融业不断增强。改革开放以来,金融组织体系不断完善、竞争力不断提升,金融机构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加强。特别近年来,信贷、证券、保险、信托等服务的资产配置和融资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互联网信息技术助推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不断推进,金融业取得稳步发展,成为对实体经济具有重要支撑和促进作用的主导产业。2018年,江苏金融业增加值7461.9亿元,占服务业比重15.8%,比2005年提高了11.6个百分点。

  分工细化,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迅速成长。改革开放后,服务业经历了单一到多元业态的发展过程。“营改增”统一了货物和服务税制,有力地推动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促进服务业的分工不断细化,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发展抢眼,广告业、会展服务、旅行社等相关商务服务业不断发展壮大,形成自己的发展体系。2017年江苏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824.5亿元,是2005年的17.2倍。

  制度优化,房地产业稳健发展。随着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住房商品化进程的加快,房地产业在不断调整中发展壮大。1990年江苏仅有房地产开发企业177家,从业人数6893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全省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企业已达6723家,人数扩大到9.6万人,分别是1990年38倍和13.9倍。1978年,全省房地产业增加值仅为5.5亿元,2018年为5269.8亿元,是1978年近千倍。

  (二)所有制结构日益多元。改革开放前,服务业一直以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为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纷纷进入,经营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格局。党的十八大以来,进一步放宽金融业等行业市场准入和显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服务业领域中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模式发展成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新格局,特别是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飞速发展过程。2018年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中,非公有制法人企业数和营业收入占比分别为65.8%、29.7%,比2013年提高8.9个、4.4个百分点。在行业分布上,私营企业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这四个行业;外资也主要集中在这四个行业,但位次略有不同,分别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三)区域发展更趋协调。改革开放前,地区间服务业发展水平差异不大,主要为满足工农业生产和人民基本生活需要。1978年以来,江苏根据各地区现代化建设进程、区域生产力和城市空间布局,打造“沿沪宁线、沿江、沿海、沿东陇海线”四个服务业集聚带,不同地区在金融、软件研发设计、创意文化旅游、物流、中央商务区等重点项目取得了一定的突破进展,促进了全省制造业与服务业、城市化与服务业的协同发展,逐渐形成了优势互补、层次鲜明的服务业区域发展格局。从规模看,2018年苏州、南京、无锡三市服务业增加值均突破5千亿元,苏州达9450.2亿元,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区,苏中南通服务业增加值超过4千亿元、扬州、泰州超2千亿元、苏北宿迁服务业增加值达1170.3亿元,地区服务业规模梯度特征明显。从占GDP比重看,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等高技术服务业发展较快的南京、无锡、苏州和常州均超过50%,这4个地区服务业占GDP比重2018年比1978年提高均超过33个百分点,重点地区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对全省服务业发展带动作用明显。苏南地区的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018年达到53.2%,而苏中、苏北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分别是47.6%、46.5%。

  四、新兴业态亮点纷呈,孕育新动能不断加快

  新中国成立70年,服务业积极适应时代变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不断增强,新产业新业态层出不穷,服务业已成为引领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和孕育新经济、新动能的“孵化器”。

  (一)生产性服务业平稳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为提升制造业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承接制造业企业分离和外包的非核心业务,有力地促进了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良性互动发展。2018年规模以上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591.7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的八成。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壮大,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供高水平的生产性服务业中间投入,占领经济价值链的中高端环节,推动"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

  受益于产业政策导向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带动,高新产业经济快速发展,对全省规上服务业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2018年,高技术服务业、战略性新兴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高新服务业增速分别高于全省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6个、6.4个和6.8个百分点,对全省规上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2.2%、66.8%和59%,分别拉动全省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4.7个、5个和4.4个百分点。

  (二)互联网经济高速发展。通过深耕“互联网+”战略,江苏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互联网经济的意见》,聚焦“互联网+”工业等7个重点发展的领域,促进信息软件业企业发展。互联网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倍增器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器。2018年,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0.2%,增速居新兴行业第一,居35个行业之首。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快速成长,江苏南瑞集团、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南京联创科技集团3家企业入榜2018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综合竞争力百强企业,分别排名第12、42、88位。2010-2017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从611.8亿元增加到2882.5亿元。

  (三)“幸福产业”蓬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在注重经济建设发展的同时,坚持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着力解决民生突出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民生事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幸福产业”实现从起步到稳定健康发展,居民“幸福感”不断提升。江苏积极参加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2018年江苏实现旅游总收入达到13247.3亿元,增长13.6%;接待境内外游客8.2亿人次,增长9.6%,旅游影响力不断扩大。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成功举办紫金文化节、2018年戏曲百戏盛典。推出系列文化精品、打造江南文化、运河文化品牌。正着力打造“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方便帮助人民群众快捷的进行健身,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全民医保体系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待遇稳步提升。统一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包括17种抗癌药在内的309个药品纳入医保支付,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对象和范围进一步扩大。教育改革持续深化,学前教育资源供给不断增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高等教育事业得到加强,“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取得新成效。

  回首过去,70年来,江苏服务业发展风雨兼程、砥砺奋进、成就瞩目。展望未来,江苏发展正在转型冲关,处于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处于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的发展时期。江苏服务业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驱动,不断优化经济结构,改善营商环境,提高资本配置效率,持续释放市场活力,奏响高质量发展激昂的音符,奋力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

责编:zp032348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职业资格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