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师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统计师 >> 辅导资料 >> 中级统计师 >> 文章内容

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工作实务》之统计实务第五章考点:专业统计

来源:考试网  [2017年1月3日]  【

  第五章 专业统计

  包括能源、财务、固定资产投资、对外经济贸易、财政金融、人口、劳动工资、社会、科技、资源与环境统计等。

  一、能源统计

  计算购进量的能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已实际到达本单位;二是经过验收、检验;三是办理完入库手续。但是在未办理完入库手续前,已经投入使用的或已经销售的,要计算在购进量中。购进量遵循谁购进,谁统计的原则。

  下述情况不能计算在购进量中:一是供货单位已发货,但尚未运到本单位,即使已经付款;二是货已运到本单位,但尚未办理验收、入库手续前的;三是经验收发现的亏吨(按验收后的实际数据计算购进量);四是借入的,自产自用的,车间、工地上年领用今年退回的,以及加工来料(作价的除外)。

  能源消费量统计原则:

  1.谁使用、谁统计;

  2.何时投入使用,何时计算消费量。

  3.消费量只能计算一次。对于反复循环使用的能源,消费量不得重复计算,如余热、余能的回收利用。

  4.耗能工质(如水、氧气、压缩空气等),不论是外购的还是自产自用的,均不统计在能源消费量中。

  5.企业自产能源,凡作为企业生产另一种产品的原材料、燃料,又分别计算产量的,消费量要统计。如煤矿用原煤生产洗煤,炼焦厂用焦炭生产煤气,炼油厂用燃料油发电等。但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费的半成品和中间产品,不统计消费量中,如炼油厂用原油生产出燃料油后,又用燃料油生产其他产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燃料油不计算产量,那么作为中间产品的油也不计算消费量。(如果燃料油计算产量,那么也要计算消费量)

  工业企业能源消费具体指:

  1.用于本企业产品生产、工业性作业和其他生产性活动的能源;

  2.用于技术更新改造措施、新技术研究和新产品试制以及科学试验等方面的能源;

  3.用于经营维修、建筑及设备大修理、机电设备和交通运输工具等方面的能源;

  4.用于劳动保护的能源;

  5.其他非生产消费的能源。

  不包括:

  1.由仓库发到车间,但在报告期最后一天没有消费的有源。这部分能源应在办理假退料手续后计入库存量。

  2.回收利用的余热、余能;

  3.拨到外单位,委托外单位加工用的能源;

  4.调出本单位或借给外单位的能源。

  工业生产能源消费包括:

  1.用于本企业产品生产、工业性作业的能源,包括用作原料、材料、燃料、动力;作为能源加工转换企业,还包括用作加工转换的能源。

  2.产品生产过程中作为辅助材料使用的能源;

  3.生产工艺过程使用的能源;

  4.新技术研究、新产品试制、科学试验使用的能源;

  5.为了工业生产活动而在进行的各种修理过程中使用的能源;

  6.生产区内的劳动保护用能等。

  车辆用油:如果工业企业所属的车队是独立核算的企业,其消费的成品油即不能包括在“工业企业能源消费”中,亦不能包括在“车辆用油”中,它的消费应为交通运输业企业消费。

  能源加工转换产出的各种二次能源产品:如火力发电产出的电力,热电联产同时产出的电力、蒸汽、热水,洗煤产出的洗精煤、洗中煤、煤泥等;炼焦产出的焦炭、焦炉煤气和其他焦化产品;炼油产出的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液化油气、炼厂干气和其他石油制品(石脑油、各种原材料、溶剂油、石蜡、润滑油、石油沥青等);制气产出的是焦炉煤气、其他煤气、焦炭和其他焦化产品(煤焦油、精苯等)。

  能源库存量: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性质,分为生产企业产成品库存、经销企业(批发、零售企业)用于经营销售的库存、使用企业用于消费的库存。P147-148:包括和不包括范围。

  库存量的核算应遵循的原则:

  1.时点性原则。

  2.实际数量原则。

  3.库存量的核算,以验收合格、办理完入库手续为准,未经验收或不合格的,不能计入库存。

  4.能源生产企业产成品库存和能源经销企业(批发、零售企业)用于经营销售的库存按照能源的所有权原则统计,能源使用企业用于消费的库存按照能源的使用权原则统计(建筑企业库存按照“谁管理、谁统计”的原则统计)。

  能源统计的主要分析指标:

  能源生产弹性系数=能源生产总量年平均增长速度/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

  电力生产弹性系数=电力生产量年平均增长速度/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

  一般来说,电力的发展应当快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就是说电力应超前发展.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用国内生产总值指标计算.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能源消费量年平均增长速度/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

  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电力消费量年平均增长速度/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

  能源加工转换效率=能源加工转换产出量/能源加工转换投入量*100%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能源消费总量/国内生产总值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电耗=全社会用电量/国内生产总值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工业能源消费量/工业增加值

  二、财务统计:

  根据会计制度的不同,分为企业财务统计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统计

  企业财务统计包括企业资产负债财务统计、企业损益财务统计以及企业工资、福利增值税财务统计等三方面内容。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按其流动性(即资产的变现能力和支付能力)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资产和递延税项。

  流动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待摊费用、存货等。

  短期投资:包括股票、债券、基金等;

  存货:包括原材料、周转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自制半成品、产成品等;

  流动资产年平均余额=1至12各月月初、月末流动资产余额之和/12

  固定资产: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2年的,应作为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1至12各月月初、月末固定资产净值余额之和/24

  无形资产:分为可辨认的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本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不可辨认的无形资产是指商誉。

  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和预收款项、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付股利、应交税金等。

  长期负债: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者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

  实收资本按投资主体分为国家资本、集体资本、法人资本、个人资本、港澳台资本和外商资本。

  企业损益财务统计:收入-费用=利润(亏损)

  营业税金及附加:包括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附加。

  营业费用:指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和广告费,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职工工资及福利费、业务费等经营费用。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增值税:税率为6%、13%、17%

  经营税金包括: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等。

  三、对外经济贸易统计

  对外贸易统计对象包括中国对外贸易实际进出口货物,通过中国关境的转口贸易货物,加工贸易进出口货物,租赁期一年及以上的租赁贸易货物,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贸易,国家间和国际组织无偿援助的物资以及华侨、港澳台同胞和外籍华人的捐赠品。不包括未通过中国关境的转口贸易,租赁期一年以下的进出境货物,暂时进出口尚需复运出进口的货物,进出境运输工具添装的燃料和食品以及经过中国领土的的直接过境货物。

  进出口统计价格:进口货物按到岸价格统计,出口货物按离岸价格统计。到岸价格包括货价和货物运抵中国关境输入地点起卸前的包装费、运费、保险费和其他劳务费等费用。离岸价格不包括货物离开中国关境后运费、保险费和其他费用。

  进口货物统计原产国,出口货物统计最终目的地国。

  利用外资统计对象是指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在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利用外资的单位和部门。具体包括:经批准设立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外商投资股份制企业、合作开发项目等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核算企业(包括港澳台投资企业),在华从事经营活动的外国及港澳台地区企业及外国公司在中国境内独立的分支机构。

  利用外交统计方法为全面调查。

  对外经济任凭包括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对外设计咨询等三个方面。

  对外直接投资统计的对象是指我国境内各种类型投资主体通过直接投资在境外设立的各类公司型企业和非公司型企业,或控制10%或以上投票权(对公司型企业)或其他等价利益的境外企业。包括子公司、联营和分支机构。

  四、财务统计

  财政收支差额=财政收入-财政支出

  财政收支差率=财政收支差额/财务收入

  国家财力集中程度=财政收支总额/国内生产总值

  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财政支出额/国内生产总值

  财政收入弹性系数=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

  财政支出弹性系数=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

  财政收入边际倾向=财政收入增加额/国内生产总值增加额

  财政支出边际倾向=财政支出增加额/国内生产总值增加额

  五、金融统计

  按照不同的统计范围和不同的统计口径,将货币供应分为四个层次加以统计:

  1.M0—通货净额或现金,指流通中以现金形式存在的货币。它是最具流动性,最活跃的。

  2.M1—M0+居民及企事业单位的活期存款,被称为狭义的货币供应量(简称货币)。

  3.M2—M1+准货币。在准货币中包括居民、企事业单位及财政的各种储蓄、定期存款以及其他存款(如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是较广义的货币。

  4.M3—M2+各类银行机构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各种存款的总和。是广义的货币的供应量。

  期末市场货币流通量=期初市场货币流通量+本期现金投放总额—本期现金回笼总额

  现金归行次数=当期银行现金收入合计额/期内货币平均流通量

  现金归行天数=当期货币平均流通量×当期日历天数/当期银行现金收入总额

  六、劳动统计

  1.从业人员包括在岗职工、单位其他从业人员、私营业主、个体户主、私营企业雇工和个体户帮工、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农村从业人员等。

  单位从业人员包括在岗职工、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民办教师以及在各单位中工作的外方人员和港澳台方人员、兼职人员、借用的外单位人员和第二职业者。不包括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

  2.各单位在计算从业人员时按“谁支付劳动报酬谁统计”原则进行统计。只要是本单位支付劳动报酬的人员,都应统计为本单位的从业人员。

  对于新招收的人员,从其报到参加工作之日起,不论是否发放当月工资或劳动报酬,即应统计为本单位人员;对于自然减员、参军、不带工资上学等人员,从其离开单位之日起,即不再统计为本单位从业人员;对于调往其他单位工作的人员,如已经在本单位领取当月工资,则其人数应该由原所在单位进行统计,调入单位从发工资之日起统计。

  月平均人数=报告月每天实有人数之和/报告月日历天数(对于变动较小的单位,月平均人数可以简便计算为:月初人数与月末人数之各除以2)

  季平均人数=报告季内各月平均人数之和/3

  年平均人数=报告年内各月平均人数之和/12或=全年4个季度的平均人数之和/4

  上期末人数+本期增加人数-本期减少人数=本期人数

  3.就业人员:在城镇劳动力调查中对城镇16岁及以上,具有劳动能力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人员列为就业人员:

  一是为取得报酬或经营利润,调查周内从事了1小时以上(含1小时)的劳动;二是由于学习、休假等原因在调查周内暂时处于未工作状态,但有工作单位或场所。

  失业人员:在城镇劳动力调查中对城镇16岁及以上,具有劳动能力并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人员列为失业人员:

  一是在调查周内未从事为取得报酬或经营利润的劳动,也没有处于就业定义中的暂时未工作状态;二是在某一特定期间内采取了某种方式寻找工作;三是当前如有工作机会可以在一个特定期间内应聘就业或从事自营职业.

  失业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并列为反映市场经济运行的三大指标.

  城镇失业率=城镇失业人员/(城镇就业人员+城镇失业人员)*100%

  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城镇从业人数+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00%

  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指非农业户口,在一定的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

  工资总额构成: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其他工资。

  平均工资=报告期工资总额/报告期平均人数

  平均实际工资=报告期平均工资/报告期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平均实际工资指数=报告期平均工资指数/报告期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劳动统计报表采用的是全面调查的方法,<劳动力调查>是以居民户为统计调查单位的抽样调查制度.

  七、固定资产投资统计

  企业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期限超过两年的也作为固定资产。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为5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设备和物品。

  农村集体经济单位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两年以上,单位价值200元以上的物品。

  农村住户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两年以上,单位价值50元以上的物品。

  1.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完成额的计算方法:用已经完成的实物工作量*预算单价。实际工作中主要彩单价法和部位进度法。按预算价格计算。

  2.设备、工具器具购置投资按实际价格。

  3.其他费用一律按财务部门实际支付的金额计算。

  本年施工规模包括报告期以前已开工跨入本年继续施工的单项工程的设计能力和报告期新开工工程的设计能力.也包括报告期内建成投入生产的或报告期施工后又停缓建的单项工程设计能力.在报告期以前形式并已投产的或已停\缓建的工程,以及报告期内尚未正式形式的单项工程的设计能力不应计算在内.

  竣工房屋价值一般按结算价格计算.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除农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彩抽样调查方法外,均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通过布置基层表收集资料.

  八.人口统计

  1.人口统计调查指标:与户主的关系、出生年月/年龄、出生地、户口登记状况、是否识字、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初婚年月、生育子女数、迁移时间、迁移原因、是否有工作、工作时间、精选、职业、未工作者状况、未工作者主要生活来源、死亡时间。

  常住人口:指居住本地时间超过半年以上的人口。包括居住本地暂时外出的人口,不包括外地人暂时居住的人口。

  现有人口:指在一定时点上的住于该地域范围内的全部人口。包括外来暂住人口,不包括本地暂时外出的人口。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加数/当期平均人口数(人口自然增加数=当期的出生人口-死亡人口),用‰表示。

  人口年发展速度=年末人口/年初人口

  人口年平均发展速度=各年人口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

  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人口年平均发展速度-1

  平均年龄=∑(各年龄组的级中值*各年龄级人口数)/总人口

  老年人口系数=老年人口数/总人口数*100%

  少年儿童系数=少年儿童人口数/总人口数*100%

  总负担系数=总被抚养人口/(15-64岁)人口

  负担老年系数=老年人口/(15-64岁)人口

  负担少年系数=少年儿童人口/(15-64岁)人口

  成人文盲率=15岁及15岁以上文盲和半文盲人口/15岁及15岁以上人口

  总迁移率=(一定时期的迁入人口+迁出人口)/该时期的平均人口*1000‰

  净迁移率=一定时期的迁入迁出人口差额/该时期的平均人口*1000‰

  出生率=年内出生人数/年平均人口数*1000‰

  死亡率=年内死亡人数/年平均人口数*1000‰

  婴儿死亡率=0~12个月的婴儿死亡数/(2/3本年度出生婴儿数+1/3上年度出生婴儿数)*1000‰

  结婚(离婚)率=一年内结婚(离婚)人数/年平均人口数*1000‰

  平均初婚年龄=期内初次结婚的男(女)性年龄总和/期内初次结婚的男(女)性人数

  育龄妇女生育率=出生人数/15-49岁育龄妇女人数

  九、科技统计:研究与发展(R﹠D)活动、科学技术教育和培训活动、与R﹠D密切相关的科技服务活动。

  专门从事科技活动人员:累计从事科技活动的实际工作时间占全年制度工作时间的10%以下(不包括10%)的人员不统计。不包括保卫、医疗保健人员、司机、食堂人员、茶炉工、水暖工、清洁工等为科技活动提供间接服务的人员。

  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中的全时人员,指在报告年度从事R﹠D活动的工作时间占全年工作时间的90%以上(含90%)的专职人员。

  十、社会统计

  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普通中学初中毕业数+职业中学初中毕业数)/9年前小学一年级招生数*100%

  传染病发病率=26种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例数/同时期的平均人口数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指7-69周岁,每周参加体育活动不少于3次,每次活动时间30分钟以上。

  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家庭总收入-交纳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记账补贴

  农民家庭纯收入=家庭总收入-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税费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赠送农村内部亲友支出

  城镇(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家庭消费支出总额*100%

  恩格尔定律公式:

  食物支出对总支出(或收入)的比率=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总支出(或收入)变动百分比

  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金额/总支出金额

  划分贫困和富裕的参考标准:

  恩格尔系数大于59%为绝对贫困,50%-59%为勉强度日,40%-50%为小康水平,30%-40%为富裕,30%以下为最富裕。

  基尼系数是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指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最大为“1”,最小等于“0”.“1”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即100%的收入被一个单位的人全部占有了,“0”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即人与人之间的收入完全平等,没有任何差异。但在实际生活中一般不会出现。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0-1之间。

  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居民之间收入分配“高度平均”,0.2-0.3之间表示“相对平均”,在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国际上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0.4-0.6为“差距偏大”,0.6以上为“高度不平均”。

  享受低保的人数占救济总人数的比例=(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社会救济总人数*100%

责编:liujianting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职业资格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